——我市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纪实
经过上百道工序的组装,一辆十多米长的陕汽重卡,在强大机械力的牵引下,缓缓地从工位驶向落车台位……
从淮南出发,这一辆辆重卡将驶向全国各地。
从淮南出发,2万余台“新能源智能旅游房车”驰骋在大江南北的旅游线上。
从淮南出发,中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驶出了国门,成为“中国制造”一张亮丽的名片。
淮南制造,同样是安徽制造业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门类全。涵盖煤机装备、石化装备、工程机械、印后设备、电子信息、机械基础件、船舶修造、军工等。其中:煤机、印后设备、石化机械等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发展快。2017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4.6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92.2亿元,同比增长9.3%。
装备强则国强。古往今来,大国博弈,博的是重器。抚今追昔,淮南制造,造的是淮南工业的筋骨和脊梁。
沿着淮南制造的主轴线,近日记者从老城区到高新区,从经开区到各产业园区,从车间到研发基地,马不停蹄地采访,虽只是管中窥豹,然而,作为淮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淮南制造业向“智造”迈进,向“高端”升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承接产业转型的思路清晰呈现。
出“奇”制胜,向“高端”迈进
煤机装备是旗帜,轨道交通装备就是淮南制造的尖兵。
日前,记者来到淮南经开区,眼前的凯盛重工看上去平凡朴实,走进去,却光彩夺目。
宽大的生产车间里,同时生产着系列掘进机、带式输送机、大倾角可弯曲管状带式输送机、绞车、电动机、矿用天轮、减速器等设备。
这些装备有多牛?答案让记者眼前一亮:am-50型掘进机荣获国家质量金奖;sdj-150型带式输送机获国家质量银奖;ebz-160型掘进机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自主开发的ebh-120型掘进机获得了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引进日本专利技术,国内独家生产的大倾角可弯曲圆管带式输送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具有国内领先地位。
装备制造核心技术是王道。手中只有握有这张王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才有讨价还价的资格,才能与国外大企业分庭抗礼。
作为“煤机装备制造”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我市加快凯盛重工装备制造、比塞洛斯煤机、舜立机械等项目实施进度,推进淮南东华欧科与三一重工合作进行采煤机整机制造及进口采煤机配件国产化生产项目在2018年初建成投产。
“地上跑的”淮南制造令人瞩目,其实,“天上飞的”淮南制造也亮点闪现。
十多名技术工人、数台数控机床,车间里一派忙碌。正在生产的军工光缆,是给航空飞行器配套的部件。淮南光华光神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是印后装订机械和军工光缆、线缆的高新技术企业。虽是多品种、小批量,然而,带着“科技创新”的基因,跟军工“沾亲带故”,使得每个零部件都显得庄严而神秘。公司各类产品已先后通过机械、电子两个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也通过了国家军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讯器材军网入网证。
引进、消化、吸收,在实现赶超的征程中,淮南的装备企业笃定“创新”理念,默默坚守,向“智造”转型,向“高端”升级,一步步缩短着从淮南大制造到淮南强制造的距离。
先发“制”人,向“集群”发力
虽是生产车间,却纤尘不染,绿色通道上连个脚印都看不见。关键工序实名制操作,整个流程采取标准化生产,工人们正在台位上忙碌着,井然有序。记者走进中志轨道公司车间,放眼望去,一条条轨枕,把偌大的组装车间挤得满满当当。
依托中志轨道,我市大力引进轨道交通产业相关项目,引导有能力的企业积极向轨道交通设备领域拓展,打造轨道交通产业走廊及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力争促成整车生产企业入驻。
60多年砥砺前行。而今,淮南制造业形成了以煤机装备制造为核心,以石化装备、工程机械、印后设备、专用机械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产业结构。尤其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成为行业的旗手,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高地。
其中,淮南煤机装备基地已初步形成煤矿采掘装备、煤矿支护装备、煤矿提升运输装备、煤矿救护和安全装备、煤炭运输机械、煤矿机电控制设备等六大煤机产业链条,配套建设基础材料和基础零部件产业,成为全国煤机行业产品最为配套齐全的地区。
为了壮大产业集群,我市将着力培育“四个一批”,即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基地,力挺高端制造和五大制造,推进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创新能力、信息化水平、生产效率以及节能减排大幅提高,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智”者千里,向“高新”迅跑
早在2016年10月,凤台县首台智能工业机器人焊接系统在淮南三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制成功,开创了该县域的“机器换人”先例,标志着淮南制造业初步实现了由“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除了这台耳熟能详的智能工业机器人,淮南“智能制造”名单数不胜数。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淮南“智能制造”蹄疾步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目前,我市申报认定“智能制造”项目有:安徽恒远电子称重设备有限公司的物联网/互联网无人值守汽车衡、安徽四德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叶滤机、淮南万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软起控制等智能化产品20余件;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的冻干三线生产线、安徽纪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套涂装生产流水线、安徽乐欢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型灌装自动生产线等数字化生产线30余条。
“智造”的不仅是产品,“智造”的更多是精彩。
目前全市拥有6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如: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研发机构,如:安徽煤矿机械研发中心、安徽省煤矿掘进与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煤矿监管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数量和级别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在‘中国制造2025’旗帜的指引下,淮南制造要瞄准产业链高端环节,向高端转型升级,打造淮南制造新形象。”市经信委负责人如是说。
淮南制造业发展规划目标锁定——打造千亿级产业,即到2021年,全市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0亿元,企业户数达到1000家。
号角再次吹响,目标催人奋进。
无论岁月怎样更迭,淮南制造矢志不渝:制造强市,强势制造!
胸怀“制造2025”,淮南制造心存高远:以我为主,装备世界!
(记者 周 玲 编辑 汤宁)
营商环境升维百强榜德州列地级市第48位
潍坊市2018年高中招生政策出台
把握仨环节下足仨功夫红岗区法院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深圳2.3万人报名参加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 本周末开考
珙县农业局积极开展联系村贫困户帮扶工作
制造强市 强势制造
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
春天的脚步
让青春的子弹出膛——罗山县硕士新兵陈新携笔从戎记
成都地铁5号线车辆昨日启动车辆异地调试
永定区参与首届世界竹藤大会
[党旗飘扬党徽闪耀]展威海警察风采保一方百姓平安
番禺区开展2018年食品安全“你送我检”活动 确保辖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12345政府综合服务热线周报(2018)第27期
化妆品广告也有紧箍咒 宣传不能虚假任性
王巍院士常州工作站正式揭牌
如何教育内向孩子
清镇市百花社区“三措”提高平安建设工作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双桥区卫计局开展健康扶贫冬季暖心行
省防总召开防御台风“贝碧嘉”相关工作视频会商会,随后我市召开专题会议落实省防总会议工作部署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