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助企业增产又增效

从2014年的农产品滞销,到目前的产品会员定制订单供不应求。石家庄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养殖分公司,深切感受到了标准化的魅力。在承担国家柴鸡生态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过程中,企业也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
农业标准化工作建设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好出路。目前,全市通过地方标准的制订修订,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品种、多元化的农业标准体系,能够科学规范地指导主要农作物、养殖业、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循环养殖确保农产品质量
在赞皇县许亭乡幸福村国家柴鸡生态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放眼望去,示范区四面环山,绿意葱茏。看不到传统的笼养鸡舍,偌大的山坡上,成群的柴鸡在树下追逐嬉戏、觅食。山上植被可供鸡自由采食,鸡饮用的是山泉水,树杈可以供柴鸡休息,一栋栋大小统一的红顶小屋的鸡舍角落内,建有产蛋箱、移动饮水设施……生动地勾勒出一幅“以林养牧、以木促林”的立体、生态、可持续的标准化循环养殖画面。
太行柴鸡是我市培育的地方柴鸡品种,并列入河北省地方品种保护名录。该企业建立养殖基地的初衷,是为了从源头上提升产品品质,延伸产业链,做到全程可控、可监测。2017年,这个基地项目被国家标准委认定为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提升项目;当年年底,示范区建成标准化养殖鸡舍42栋,建设完成生态鸡舍2栋,养殖柴鸡9000余只,并研发了新型节约型适用于生态放养模式的饲喂设备。
“5:00开鸡舍门,放鸡,加水;9:30消毒,鸡舍内带鸡消毒……”在养殖基地办公室内,记者看到一张养殖基地日常工作流程,这张表格为每个养殖环节都制定了统一标准。
除了精细化的养殖管理,基地运营管理也有统一规范。基地不仅建立了日常管理计划、兽药使用规范、防疫程序表等制度,还制定了标准的养殖指导手册和管理文件;另外,基地管理人员还将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和抽查,保证标准程序得到执行,以此确保农产品的质量。
标准化减成本提质量 助力产品广开销路
“通过标准化生产,从最初的粗放式管理转变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这个养殖基地的鸡窝里真的飞出了‘金凤凰’。”养殖基地负责人张璇告诉记者,2014年基地生产的鸡蛋刚上市时,因为没有可控的生产标准,鸡蛋毫无市场竞争力可言,时常滞销。而2016年开始实施标准化后,产品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出厂的鸡蛋都附有质检报告,并且消费者也能通过颜色、口感等指标来辨识鸡蛋的质量,产品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短时间内迅速提升。
据悉,市场上普通的鸡蛋每斤4元,而洛杉奇公司养殖基地生产的鸡蛋,价格则是每个2.5元,高附加值的鸡蛋广受消费者欢迎。
与此同时,标准化的实施还降低了基地的生产成本。“以喂养环节为例,每次饲料的标准化补给量要精确到克。”张璇说,得益于标准化后的高效率运转,2017年基地的养殖规模一下子扩充到1万只柴鸡,而2014年时仅有2000只柴鸡。即使这样,基地生产的鸡蛋仍然供不应求,今年洛杉奇计划再度扩充平山养殖基地的规模,计划到明年年底,公司三个养殖基地的总规模达到5万只柴鸡。
市质监局标准化处负责人表示,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农业标准体系的保障。近年来,该示范区与质监部门联手,先后组织制定了《太行鸡生态养殖鸡舍建造技术规程》《太行鸡生态养殖放牧环境标准》等多项地方标准,形成了与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配套,融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于一体的标准体系。
标准贯穿全产业链 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条件。该示范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标准示范区”的方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通过执行农业生产标准规范生产行为。组建勤发农牧专业合作社,在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示范项目“引”、销售订单“导”、市场质量规格要求“拉”,通过公司带基地,基地联农户,集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于一体,把标准落实到农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
通过开展农业标准化,该基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当地农民积极参与养殖,示范区吸收农民就业,一户农民平均一年增收3000多元。标准化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整合了农业发展资源,推动了优质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同时,标准化还推动了产品加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该基地已经在石家庄周边又新增一个标准化养殖项目。
农业标准化工作建设对于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好出路。目前,全市通过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已经逐步形成了多品种、多元化的农业标准体系,能够科学规范地指导该市主要农作物、养殖业、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
新乐西瓜通过标准化种植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优势。近年来,该市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种植新乐西瓜,全市种植面积累计8万亩,产品远销黑龙江、山西、北京、天津等地,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晋州鸭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推广10多年时间,促使晋州鸭梨的生产销售步入了标准化管理轨道,进一步提高了晋州鸭梨的产量和质量,加快了鸭梨产业由增量向提质转变的进程,增强和提高了晋州鸭梨的品牌信誉和市场知名度,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统计,我市已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共1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9个,省级示范区5个,示范区建成总规模达到近7万公顷,示范户16.9万户,辐射带动了111.3万农民直接参与了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市质监局还将围绕“标准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积极创建省、市两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推动立项的“河北省无公害西甜瓜生产标准化示范区”“河北省樱桃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等4家示范区开展创建工作,进一步推进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2018年度市科技两委大调研区域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召开
武陵源区“爱心送考”温暖启航
七旬老人帮人买“抗癌药”入套 花了十万元换来五罐肉松
市自来水公司开通微信缴费服务
丹江口“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文艺演出受欢迎
农业标准化助企业增产又增效
中国医师节:看120急救女医生如何与生命赛跑
市环保局通报环境监察执法和环保黑名单
丰裕镇集合村:柑橘产业提质升级实现“弯道超车”
户分减组保洁村监管--咸安124个村实现保洁全覆盖
扬州300余名考生在宁参加省音乐统考面试 音乐面试考官“盲听”打分
市领导到梁园区检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
杭州市租赁房投资有限公司存款账户开立服务银行项目公开招标公告和文件
铁锋区监委夯实职务犯罪惩防体系
这里的护士全是“90后”
蕲春农商行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还鹿寨洁净蓝天
工业旅游景点!愉悦家纺居家世博馆二期10月底开放
压实责任合力攻坚确保完成主要经济指标任务
西乡塘区:玄武文化节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