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种菇不靠天气靠科技

金秋行系列报道⑤
金秋十月,空气中悄然泛起丝丝凉意。10月10日一早,凤城市边门镇食用菌种植户李强便来到自家种植杏鲍菇的大棚里。“这两天降温,这一茬菇估计没什么长头儿。”在菌架间来回穿梭了几趟,杏鲍菇大大小小,长势不尽如人意。李强摇了摇头,表情略有些失望:“我家这种结构的大棚容易受天气影响,菇的品质也没法保证。”
而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城南产业园区某菌业公司的食用菌生产工厂内,却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推开出菇房大门,只见一排排顶着褐色“帽子”的杏鲍菇,个个菇体圆润饱满,场面十分壮观。“传统大棚一般适合在每年的4月至10月间种植杏鲍菇,而我们的工厂化生产是在恒温车间进行种植,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等设备创造适宜菌类生长的环境,可以保证全年生产。”车间负责人魏丽莉说,目前该企业日产杏鲍菇鲜品20余吨,畅销东三省及北京等地,在东三省杏鲍菇生产商中名列前茅。
“工厂化农业不受或少受季节和天气影响,种植周期更短,产量更高,质量和安全更好控制。”从事食用菌生产十多年的王明清介绍,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更离不开绿色发展理念引领。
建设有机肥生产线,设立禽粪发酵区,专门开辟爱尔兰式示范出菇房,严格执行出口食品卫生标准的菌菇加工车间……在杏鲍菇生产厂区附近,二期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便是现代农业理念的积极探索。“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东北第一条食用菌生态循环产业链。”王明清表示,选择杏鲍菇、双孢菇开展工厂化循环种植,是结合丹东地区资源条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一次尝试。以往被农民视为垃圾的作物秸秆、废弃木屑、菌渣、畜肥等,都可以作为种植原料开展循环利用。这一新的生产方式,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拉长和拓宽产业链,增加从业者收入,还能有效减轻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多赢。
“以前摘完杏鲍菇的菌棒利用率不高,往往用完就扔掉了。现在用过的菌棒加入鸡粪、秸秆进行再加工,产出的菌棒可以用于种植双孢菇。最后,将产过菇的菌棒再加工成有机肥,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魏丽莉介绍,该公司二期项目已正式投产,达产后,年可消减排入水体的家禽粪便3万吨,生产菌菇基质4万吨、有机肥2万吨、双孢菇3000吨,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解决就业300人。
魏丽莉坦言,虽然目前企业可以保证全年生产,但价格却只能被动地跟从市场波动。“今年淡季和旺季的价格,每公斤最多相差近3元。”魏丽莉表示,该企业即将开工建设的三期项目就是要对食用菌鲜品进行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的食用菌罐头、饮品、休闲食品等,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从研发、种植、推广到加工、销售形成全产业链,打造地方品牌,为调整地区农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贡献出一份力量。”王明清信心满满。
记者 张丽娴

中央编办负责人就《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答记者问
燕园社区“岗位银行”作用凸显
华老蚕“打草龙”
自来水终“敢”往高处流
玉环187家餐饮企业签订废弃食用油脂回收协议
工厂化种菇不靠天气靠科技
放不下群众的文艺事业 湘潭87岁老艺术家坚持开班教学
找准目标 精准发力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安乡县北河口中学:情系学校,尊师重教
高栏港区最大石化码头开建 北方石油化工投资20多亿元,建设15万吨级和5万吨级油气泊位
全市宣传系统比学赶超活动走进平阳苍南
【平安桂林】闻所未闻,桂林两个“警察”出示了警官证竟然敲诈勒索吸毒仔
广州市协助生态环境部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环境保护政策机制研究调研
阜阳市将组建市场化平台综合开发“一湖两河”旅游
邮储银行滁州市分行加强员工行为管理规范作风建设促合规经营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4月学考选考1月29日起网上报名
“农技培训”不妨多用“土话”
2018“泰安银行杯” 泰安市第二届企业运动会今日开幕
吸引品牌商家跨界合作 小黄车未来将免费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