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海安向全县近千家规模以上企业发出动员令,启动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年目标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00个以上,围绕特色产业,引导企业每年实施60个以上成果转化项目,到2020年,全县拥有全国细分行业前三强企业50家以上。
据介绍,从2015年在全市第一个实现工业应税销售超千亿,到去年全县实现工业应税销售1330亿元,增长17.5%,总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海安的法宝就是引领企业用创新永葆“芳华”。去年,净增工业应税销售的47.5%来自于近三年来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作为省级县域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海安以组织为抓手、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支撑、人才为保障,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成果迭出。去年,该县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近200场次,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20个,引进成果转化项目60个,支付合作经费1.1亿元。企业研发费用省级财政奖励企业达到102家,占全市1/3。现在,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30件。江苏金晟元特种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本来是一家生产传统机械的企业,“个子”总是长不大。近年来,该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联合实施纳米复合陶瓷涂层项目研发生产,成功开发出在酸、碱、盐等水基腐蚀性流体介质中具有良好耐磨性能的涂层材料,显著提高了特种阀门硬密封面的可靠性和耐磨性。“我们研发生产的涂层材料可以使阀门使用寿命提升5倍。这一技术已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两项,目前正在应用于与江苏大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智能监控波纹管氯气专用阀上。”公司总工程师陈善俊介绍。新产品为企业赢得新生,去年,金晟元新产品销售超亿元。
海安通过采取专题培训后备企业、开展“一对一”辅导服务等措施,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目前,该县已培育金牌企业37家、银牌企业109家。有两个项目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数占全市1/2,获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两项,3家企业在省级以上重点企业研发机构绩效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占全市1/4。美亚药业海安有限公司与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合作,共同进行新型核苷酸类饲料添加剂项目的研发。目前,已有3个产品获原料药批件并通过了药品GMP认证,并获得发明专利7项,因为出色的研发能力,美亚药业被纳入全球核苷酸系列产品研发体系。“进入这个体系,意味着共享和分享,会使企业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飞跃。”公司总经理傅得响说,“美亚药业正在进行地夸磷索核苷酸的研发,这是滴眼液的重要成分,对眼睛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一旦研发成功投入生产,将填补市场空白。”
海安去年人才综合竞争力全省第7位,这是保持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的核心要素。海安不断用暖心政策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加盟发展。去年,全县招引国家级顶尖人才10人,上海高层次领军人才15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52人。8人获评省“双创人才”,全省唯一的现代农业“双创团队”落户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