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可)这几天,苏城气温明显攀升,让不少人直呼“热煞”。一些传统的“消暑利器”也悄然“出山”:木盆洗澡、老井冰镇、蒲扇驱蚊,这些老物件是否让你找回儿时记忆?
夏季,木盆洗澡一直是老苏州的一种习惯。如今,木盆渐渐被大家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家里的浴缸和淋浴房。家住姑苏区平江街道玄妙观社区的蔡玲珠,却始终传承着老苏州的这一习俗,坚持用木盆给家里的小孙子洗澡。
木盆、老井、蒲扇是蔡玲珠的夏日“消暑三宝”。即便家里有了淋浴房,如今的她还是喜欢用木盆给孙子洗澡,然后吃上一块自家井里冰镇的大西瓜,手里拿着老苏州的蒲扇给孙儿摇摇扇、驱驱蚊,坐在自个儿院子里“乘风凉”,举手投足间有着说不出的惬意和悠然。“洗澡前,我会在木盆里撒上几滴花露水,驱蚊又清凉,孙儿爱坐在木盆里戏水,这成了他夏日放学后的标配。”此外,蔡玲珠还会在孙子放学前,拿出网兜和绳子,把西瓜吊到井里冰镇。她说,带着井水天然的凉气,混着瓜果的清爽味,一家人饱啖一顿,暑气全消了。
在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东升里6号门前有一口双井,90岁的何林娣已经在这口双井旁生活了六十多年。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家门口的这口井,饮水、淘米、洗菜、洗衣全都靠它。1970年后,虽然用上了自来水,但周围居民对这口井仍旧怀揣着特殊的情感。到了夏季,附近居民就利用这口老井来消暑,“井水的温度有时要比外面的温度低上十几度,老苏州们都喜欢在井里冰点消暑的水果。”何林娣说,很多居民还会打一桶井水来冰镇饮料,过一段时间取出,喝起来感觉凉爽,口感要比放冰箱里效果温和,“冰”得自然,对肠胃不会造成负担。
从物理灭蚊到自然消暑,远离空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老法头”的朴素纳凉方式。业内人士称,这种传统方式的回归,也是人们对健康、生态、环保追求的结果。
桂阳:县领导检查指导乡镇“三大”攻坚行动
市、区两级应急部门快速抽排积水
丰都:多数农民工过年后选择就近就业
一旅客酒后在合肥机场“撒野”被行拘
旅游包车市场专项整治见成效
老苏州夏日消暑神器重出江湖
椒江法院雷霆风暴剿“顽赖”
我市举办中小学教育机器人竞赛
落细落小 创新提质 宜昌市“双千”服务活动着力向纵深推进
古都文化旅游新定位 寻求文旅产品营销新思路
打好“组合拳”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多管齐下 简政放权 强化服务——矿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市领导赴宜黄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恩施州举行科技成果大转化新闻发布会
高要区妇联携手检察院为儿童送温暖
民警擒获蒙面抢匪 破梅陇四宗抢夺案
唐河县城郊乡刘庄小学少先队入队活动
桂阳:我县省级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唐山市丰南“移动图书馆”领读智能新模式
开对“扶贫配方” 贫困户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