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内江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精神,坚定攻坚重点难点,2018年突出抓好“十二件事”,打好“4+5+3”组合拳,构建牵引力、打造支撑力、增强后劲力,积极探索走出具有内江特点的乡村振兴路子。
一、实施“四轮驱动”,构建乡村振兴牵引
以党建和规划为前驱动力,以人才和改革为后驱动力,四力齐发助推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实施“千名第一书记”选派计划,全部覆盖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非贫困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积极推进“党建+”,开展“党建+产业”“党建+人才”“党建+环保”等,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科学制定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由市发改牵头编制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城乡规划、文广新、环保、旅游、水利等部门着手编制专项规划,各县(市、区)编制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完善镇村规划。多规合一,描绘乡村振兴蓝图。三是建强人才队伍。组织实施“136”干部提能培训,落实好“百名干部挂职甜城”等计划,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全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5万人,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深入实施返乡创业“回家工程”,培训农民工返乡创业1500人次。实施“农村家庭能人”培养计划,确保有能人的农村家庭达到75%。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坚持主攻方向不动摇,全年规范发展龙头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50个,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5个,统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推进市中区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形成更多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二、围绕“五项重点”,打造乡村振兴支撑力
围绕“产业、新村、文明、治理、增收”五项重点,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稳步实施、整体提升,力争2018年全市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一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提升“甜城味·大千故里优质农产品”市域公用品牌,提升“内江黑猪”“威远无花果”“资中血橙”等特色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4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提升功能,增强带动辐射能力。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建设10万亩稻渔种养产业带;深入实施100万头“内江黑猪”产业化项目,建设内江黑猪家庭农场单元100个;加快培育百里休闲农业产业带,申报农业主题公园5个、创意农业功能区5个。规划建设优质粮油、精品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功能区19个;继续推进5个万亩以上产业示范片建设,力争建成全产业链集中发展区。二是打造生态宜居“甜城新村”。深入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改革创新等六大行动,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丽新村200个。围绕“四好”标准,创建省级、市级“四好村”分别达到90个、255个。三是重塑乡风文明新形象。在农村深入开展“践行十爱·德耀甜城”主题活动,把“十爱”融入农村居民生活,形成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评选一批“好媳妇”“好公婆”“好邻里”,表扬一批“最美家庭”“文明家庭”,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四是提升乡村治理新水平。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启动34个村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健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深入推进依法治村,深化平安乡村建设,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成498个村的“雪亮工程”建设。探索农村德治体系,建设农村道德讲堂173个,在344个村中成立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黄赌毒禁委会,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五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落实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通过降成本、调结构、提质量、树品牌,提高农业经营收入;加大对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的支持力度,稳定务工农民规模;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拓宽财产性增收途径;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增进农民福祉。
三、打好“三场战役”,增强乡村振兴后劲力
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生态环境保卫战、基础设施配套战“三大战役”,促进乡村振兴协调整体发展。一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推进“3+10+n”政策落地见效,全面启动实施22个扶贫专项2018年实施方案,强化“清单制+责任制”管理,用好“四个走”工作方法,全面完成25349名贫困人口脱贫、88个贫困村退出的年度脱贫退出任务。全面启动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让监督无处不在,让问题无处遁形。集中开展“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确保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问题。二是打好生态环境保卫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全面落实河(库)长制,继续开展清河、清渠、清沟、清路、清院“五清行动”和村民院落“摆顺、扫干净”行动,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增加0.22个百分点,打造农村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宜居环境。三是打好基础设施配套战。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四好农村路”200公里、高标准农田16.42万亩,打通路网、水网、渠网、管网,补齐基础设施这块“短板”。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新改扩建农村校舍3.8万平方米,建设卫生室88个。建设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8个,完善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拉长农村公共服务这条“短腿”。

董巍一行赴苏州考察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
淮北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10日举行大比武
青川县三措施推进旅游项目建设
高考临近 黄岩考生家长有了暖心陪考假
请注意 冷空气也“开学”啦
打好“组合拳”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多管齐下 简政放权 强化服务——矿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市领导赴宜黄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恩施州举行科技成果大转化新闻发布会
高要区妇联携手检察院为儿童送温暖
收土特产也是腐败!阳光征兵工作需要您的监督
全市农村土坯房、危房改造工作有序推进
滁州市审计局来我局交流审计工作
民进市委会召开参政议政工作会议
赵江涛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调研
体验美丽新农村的变化 感受乡村旅游的无限活力
张叶飞赴丹阳调研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山西省夯实基层组织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土壤
我市“三会合开”部署当前农业工作
拼字当头写好金华高质量发展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