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培育地方产业做实做强英山品牌

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注重挖掘农耕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农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等创意和设计,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以“蚕吐丝、蜂酿蜜、树结油、山产栗”为主题,打造英山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重点围绕茶叶、药材、蚕丝、粮食、蔬菜、食用菌、花卉、林果、畜牧、水产等,培育一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知名农产品企业品牌。首当其冲就是要将“英山云雾茶”打造成为英山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采取吸引外资、抱团整合、融资入股等多种形式把“英山云雾茶”做大做强,要赶超五峰,立争成为湖北茶叶第一品牌;着力培养“大别茶访”“团黄贡茶”等英山云雾茶子龙头企业品牌;二是北部靠山乡镇要以“英山桔梗”为主,大力发展英山茯苓、英山天麻、英山苍术等优质药材产业,让药材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主产业;三是库区(张嘴、红花、占河、松山铺、白莲河库区)要以特色养殖为主培育一批优质水产品;四是要以英山特色种养业打造英山牌:如英山黑毛猪、英山黑山羊、英山茶乡鸡、英山猕猴桃、英山紫葡萄、英山菜苔、英山板栗以及以英山优质农副产品的加工产品如“英山腊八珍”、英山粉丝、英山油面、石镇千张、石镇麻花、英山糍耙等特色风味小吃品牌。实施“一企一标”“一社一标”工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个产业集群、特色精品农业发达乡村至少拥有1件自主商标,具有一定规模的出口型生产企业在主要出口国至少拥有1件境外注册商标。深入推进“商标富农”工程,推广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紧密结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建设。
着力提升制造业品牌。围绕转型升级重点行业,重点在装备制造、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加工和消费品生产等行业加快技术升级,提升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英山制造”业精品。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茶叶深加工、中药材深加工、丝绸服装加工、汽车配件、玻璃纤维、蚕丝制品、船舶配件、建筑建材、生态酿酒、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规模优势的新品牌。实施“专精特新”工程,培育“单项冠军”,打造一批行业领先的特色品牌。加快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专利提升工程和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为提升制造业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培育壮大服务业品牌。实施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工程,积极培育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技术队伍,树立服务业品牌。重点围绕金融、现代物流、商贸、科技、互联网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影响力大、质量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在旅游、养老、健康、家政、体育、大众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形成一批精品服务项目和服务品牌。如,加大英山职业教育特色,大力培养“英山缝纫妹”“英山家政”等外向型劳务输出品牌,提高英山知名度。推动工程建设领域产业化、标准化、集成化发展,提高建设技术水平和质量,以英山长安建筑获得鲁班奖为契机,打造英山长安建筑服务品牌,提高在建筑服务方面的影响力;支持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会展服务、信息传输、文化旅游等企业开发原创性文化产品,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扶持“英山黄梅戏”“英山采茶戏”骨干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以两届矛盾文学奖以及英山百余作家为主体打造“中国作家县”,使之成为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文化企业品牌。要以英山毕昇文化产业园、英山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漂流之乡、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森林氧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全省旅游强县等等国字号、省号金色招牌,提高“英山”总品牌的知名度。
创建做大旅游品牌。发挥英山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加强大别山地质公园、英山天堂寨、吴家山、桃花冲、天马寨、红叶谷、茶叶谷、童玩谷、楚江南温泉小镇、四季花海、丽景山庄、神峰山庄等景区、景点名称商标注册;充分利用发挥英山温泉量大水优温高矿物质多等优势打造“华中温泉之都;利用好英山山多水余沟深等优势,整合漂流产业打响“华中漂流谷”品牌;高标准建设以吴家山、桃花冲滑雪为项目的大别山高山滑雪品牌;支持企业创新旅游资产管理模式,推动旅游产品升级,大力开展宣传营销,打响“映山红 英山红”“中国好空气 英山森呼吸”生态旅游品牌。加大英山红色资源优势,以红25军、红28军创建地、陶河牛背脊骨红25军长征转移出发地、英山鸡鸣河会议、英山烈士陵园、英山黄埔军校学员第一县等红色优势打造英山红色旅游品牌。以英山名人毕昇、金光涕为主体打造英山毕昇故里、西河十八弯、东河百里秀等品牌建设;以办会办节塑品牌,通过办好中国英山茶文化旅游节,大别山主峰音乐篝火帐篷节、荷花节、红叶节、以及溯溪露营、乡村美食购物游、在华东地区合肥南京上海举办落地推介会等形式树立英山品牌。
做大做强区域品牌。围绕产业提升,开展产业集群、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创建和认定工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文化和产业优势,完善区域品牌培育机制,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质量强县示范城市、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知名品牌示范区、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创建工作。总结先进区域、行业、企业品牌建设典型经验,引导开展对标活动。支持重点企业瞄准国际标杆企业,创新产品设计,优化工艺流程,深入开展政府质量奖、质量标杆、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经验交流活动。开展质量强县区工作活动,策划举办区域品牌推介高端展会、论坛,推动名人、名企、名园、名基地、名社区、名城市发展,促进区域生产要素优化整合和产业结构调整,引领形成一批处于产业高端、掌握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区域品牌。如着力打造大别山名茶加工产业园、万吨出口茶叶深加工产业园、万亩药材生态园等。
(作者系英山县工商局局长和办公室主任)
( 责任编辑:张金霞 )

我市规划自行车主廊道265公里
盐城:村民扳罾捕获胭脂鱼 边警出手救助忙放生
我市举办2018年“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东莞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发展提速 瞄准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中国少年先锋队长治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挖掘培育地方产业做实做强英山品牌
邮储银行凤阳县支行为行动不便客户提供上门服务
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和降成本优环境工作韦萍深入广昌调研
一届区政府召开第10次常务会议
本科第二批开始征集志愿
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会议
【晋城报网互动】“晋城西北环及中原街禁行大货车”上了“今日头条”
区、市国土资源系统联合赴和林县督查不动产登记工作
松江区精细化实施通波路标线项目
腾讯与头条系正式交战 争夺新型社交流量入口
省运会赛艇比赛正式开赛
花山区政府召开第二届第三次全体会议
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2018年吉林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幕
我市积极做好农业防范工作 应对持续大风降温过程和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