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脱贫给贫困户带来幸福


  “以前我只会种地,农闲就在家带孩子,现在可不一样,能在家做些小加工赚钱了!”家住桐城市金神镇孙桥村的贫困户李海霞靠着勤劳的双手在家就能加工无纺布袋,一年为家庭增收1万多元。
因地制宜拓宽就业渠道
在金神镇,和李海霞一样,不少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因身体、劳动技能等原因无法外出务工,不能改变贫困的现状。
金神镇立足于自身塑料包装的主导产业优势,打造的“家庭加工厂”,拓展了留守妇女、老人、残疾人的就业渠道,让贫困人口找到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同时,有效地拉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截至2018年5月,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带动,金神镇已培育了7800多个家庭手工业专业户,预计产业奖扶28万元,实现年经济效益近127万元。
“搭台唱戏”选准产业模式
金神镇作为桐城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工业经济起步早、基础好,已形成机械制造、汽车配件、塑料包装、新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
立足于该特点,金神镇深入调查,探索“企业+贫困户+企业用工”合作模式,选择塑料加工、无纺布加工等技术含量不太高的工种,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居家就业的机会。
通过村两委联系推荐、企业派员上门等方式,把镇域塑料袋、无纺布袋加工业,一次性雨衣、手套、鞋套包装等适合家庭操作的项目宣传到户,激发贫困户的就业热情。
“送岗进家”企业和农户双赢
引导企业进村入户,对有意愿发展家庭手工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企业免费提供缝纫机、塑料热合机等设备和原材料、回收产品,免费开展技术培训,特别是对少数腿脚不方便或培训不合格的贫困户,企业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深入农户家中“手把手”教技术。
“家庭加工厂”送岗进家,人工成本、土地租金、管理成本大幅减少,加上各项政策红利,也让企业生产在“居家脱贫”模式中尝到甜头。
“家庭工厂”精准解决脱贫难题
帮助贫困户家开办“家庭加工厂”,农户利用空闲时间在家加工产品,实现了“接单搞加工、挣钱顾老小”,企业对农户提供的合格产品照单全收,按件发放手工费,让贫困户不出家门实现就业,实现了“加工惠民生、用工助脱贫”。
目前,金神镇“居家脱贫”模式,已覆盖了全镇18个村164户贫困户带动了500多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大庆油田天然气产销双增长
市工商联赴“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示范村调研
农发行蕲春县支行积极开展征信宣传活动
泰山区清理涉企收费项目
苏州市实小学生走进吴中法院 零距离感受司法正义
居家脱贫给贫困户带来幸福
长春树勋小学“艺体信科”节 2000余师生现场观展才艺
我市住房公积金出新政 可按月对冲还贷
紧急通知!合肥一大波道路即将封闭半年!不想被堵,速看!| 合肥早新闻
市教育局机关党委各支部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家廉访渝 双方将加强清洁能源领域合作
泸州鱼塘出现“天坑”? 水与鱼突然消失(图)
50余党政机关开放“共享停车场” 共3000余车位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
湖南省长许达哲率团访非 你想知道的细节都在这里
公安局:召开城市交通畅行工程推进会暨公安交管工作重点任务部署会
市委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让金融服务覆盖每个角落抚州农商银行开展“深度四扫”工作见成效
小孩偷钱买手机 家长退货遭拒工商部门成功调解纠纷
4名大学生与东营残疾人体验无障碍设施 提出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