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温井然)从凌源六届市委第77次常委会议获悉:三季度凌源市市属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96.12亿元,同比增长6%,总体经济运行实现稳中有进。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9亿元,同比增长1.2%。蔬菜种植面积4542公顷,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310公顷,设施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实现56万吨;鲜切花种植面积416.7公顷,产量实现1.3亿枝;猪、牛、羊、禽等肉类总产量实现8.1万吨,禽蛋产量实现1.98万吨。
二产对gdp贡献稳步提升。二产增加值增速实现10%增长,较二季度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同时占gdp比重也从二季度的14.9%提高到1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37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64亿元,增速6.5%。各项存款余额289.5亿元,同比增长7.45%。
投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2.35亿元,同比增长20.7%,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项目建设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截至目前,共实施重点项目130个,总投资191.54亿元。其中,新建项目68个,续建项目62个;10亿元(含)以上项目3个,亿元(含)以上项目48个,5000万元(含)以上项目71个。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依托蔬菜、花卉、畜牧、林果等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在乡镇规划建设3个农业示范园,在村屯规划建设16个标准化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深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进特色种植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新建、改造设施农业8000亩,共组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128个;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6个试点村4个已经完成清产核资。
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税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86%,同比增长10.5%,总量及增幅在朝阳5个县市中分列第1位和第5位;财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非税收入同比减收3219万元,下降14%;税收收入同比增收10658万元,增长22%;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占比保持在75:25的合理区间。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22个乡镇国库全部建成且运行良好。
招商引资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全市共签约项目58个,落地43个,出动招商人员129批次,对接洽谈项目278个。30个乡镇街重点围绕京津冀地区洽谈引进飞地项目66个,引进的飞地项目投资总额38.48亿元。
巴南"60后农民"石崇伦的多彩人生:弃百万生意返乡创业 举债千万守护青山
本报“高考直通车”免费接送考生超1700人次
共享单车被“私享” 志愿者剪私锁引争议
央视《地理中国》栏目组走进双明
截至12日20时 滨海大道贵族游艇会东往西方向拥堵
凌源市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践行“八八战略” 建设“六个浙江”》新书首发
仙游紧盯薄弱环节深化专项整治
姑塘镇扎实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七个强化”严查涉黑涉恶腐败问题
颍东区多所医院计划今年开建
淮安区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枫溪警方捣毁2个涉黄赌窝点 10名违法人员被拘留
百名80岁以上老人欢聚一堂
2018杭州夏季人才招聘大会将于周六举行
涪陵打造油茶果农业基地 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
中共上海市委印发《决定》追授钟扬同志“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市纪委监委召开青年干部座谈会
徽州区开展食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会
市商务局:124届广交会一期我市实现出口成交11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