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相关规定,现发布《2017年度无锡市环境状况公报》。
无锡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任栋
二○一八年六月五日
综 述
2017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环境质量改善的总基调,以“263”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环境质量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连续十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我市荣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但当前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不少压力与挑战,仍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需要继续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生态环境保障。
一、环境质量
(一)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1、无锡市区
2017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aqi)为67.7%,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1%,其余5项监测指标浓度同比均下降。市区酸雨频率24.1%,同比上升6.0个百分点。
2、江阴市
2017年,江阴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66.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2%,其余5项监测指标除臭氧浓度上升外同比均下降。江阴市酸雨频率55.3%,同比下降18.5个百分点。
3、宜兴市
2017年,宜兴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66.9%,同比上升10.1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其余5项监测指标除二氧化氮浓度上升外同比均下降。宜兴市酸雨频率71.2%,同比上升16.9个百分点。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7年,无锡市列入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的14个断面中,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的断面比例为64.3%,无劣ⅴ类断面,符合ⅲ类断面比例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列入江苏省“十三五”水环境质量目标考核的45个流域地表水断面中,水质符合ⅲ类的断面比例为57.8%,无劣ⅴ类断面,符合ⅲ类断面比例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
1、太湖无锡水域
2017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处于ⅳ类水平,定类指标总磷浓度为0.081毫克/升,同比上升15.7%;化学需氧量浓度为19毫克/升,符合ⅲ类标准,同比上升18.8%;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下降6.3%和上升2.4%;总氮作为单独评价指标,浓度为1.68毫克/升,同比下降7.7%,符合ⅴ类标准;叶绿素a浓度为0.020毫克/升,同比上升53.8%;综合营养状态指数57.3,同比上升1.8,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全市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为太湖的沙渚、锡东水源地,长江的小湾、肖山湾和窑港水源地,宜兴市的横山水库和油车水库水源地。2017年,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3、河流
河流水质状况主要分为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质、区域内主要河流水质及行政交界断面水质等。
(1)主要出入湖河流
2017年,全市13条主要出入湖河流中,水质符合ⅱ~ⅲ类标准的有10条,同比增加4条,10条河流分别为太滆南运河、官渎港、大浦港、乌溪港、大港河、洪巷港、陈东港、梁溪河、小溪港和望虞河,其中太滆南运河、官渎港、洪巷港、梁溪河、小溪港水质同比好转1个级别,望虞河水质同比变差1个级别,其余4条河流水质同比持平;符合ⅳ类标准的有3条,同比减少4条,3条河流分别为漕桥河、社渎港、直湖港,水质同比均持平。
(2)区域内主要河流
2017年,全市区域内34条主要河流中水质符合ⅱ~ⅲ类的河流有18条,同比增加8条;水质符合ⅳ类的河流有12条,同比减少6条;水质符合ⅴ类的河流有2条,同比减少2条;水质劣于ⅴ类的河流有2条(古运河、北兴塘河),同比持平,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
(3)行政交界断面
2017年,区域补偿监测断面水质有所改善,监测的38个断面中达到考核要求的断面有24个,占比63.2%,同比上升14.8个百分点。从区域上看,市区京杭运河、伯渎港、新兴塘九里河等河流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有所改善,锡北运河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持平;江阴市张家港河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持平;宜兴市漕桥河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持平,太滆南运河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有所变差。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7年,全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为56.5分贝,处于三级,评价水平为一般,较2016年上升了0.3分贝;其中无锡市区、江阴、宜兴区域昼间环境噪声分别为56.8分贝、54.9分贝、57.0分贝,市区和宜兴处于三级,评价水平为一般,江阴处于二级,评价水平为较好。
2017年,全市昼间道路交通环境噪声均值为68.5分贝,同比下降了0.3分贝;市区、江阴、宜兴的昼间道路交通环境噪声均值分别为67.1分贝、69.1分贝、70.2分贝,市区、宜兴同比分别上升0.7分贝和0.1分贝,江阴下降2.0分贝。全市昼间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二级,评价水平为较好。
(四)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017年,无锡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9.53,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其中无锡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7.16,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江阴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1.15,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宜兴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4.88,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
二、措施与行动
(一)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突破“两减”难点。全市煤炭消费量同比削减109.1万吨;关停落后化工产能278家。“六治”取得积极进展。太湖治理,太湖无锡水域平均水质达到ⅳ类,全市41个重点断面达标率为90.2%;生活垃圾治理,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复工投运,完成25个示范小区垃圾分类;黑臭水体治理,整治10条黑臭河道,完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119.4公里;畜禽污染治理,关闭禁养区畜禽养殖场117个和非禁养区重点小型养殖场692个;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削减vocs排放量1.95万吨,较2015年减少12.9%;环境隐患治理,清理整治73个危化品码头,责令停产整顿危险化学品企业39家。“三提升”工作有序推进。太湖生态保护圈、长江生态安全带、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有序展开;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完善环境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实施联合惩戒,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成效突出。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行列。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工作,35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23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创建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村(社区)。完成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2017年公众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满意率为88.8%,较2016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
(二)大气污染防治
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2017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同比削减7.9%、4.41%,超过4.4%、4.4%的年度减排目标。其中,电力行业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1409吨、6560吨,非电行业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2238吨、1239吨,通过化解过剩产能、拆除燃煤小锅炉,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1890吨、740吨,但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1994吨。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完成23台燃煤机组(锅炉)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完成3家非电行业企业的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完成6个化工园区(集中区)、230个重点行业企业的vocs 整治,完成8个石化、化工企业的泄漏检测与修复项目。
推进车船污染防治。划定市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淘汰老旧汽车5576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605辆。严格落实船舶排放控制区要求,2017年9月1日起,所有港口船舶靠泊期间均使用低硫油或岸电,建成码头岸电系统6套。
推进面源污染治理。调整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完成堆场扬尘治理项目6个,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维持在85%以上。严格落实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六个不开工”“六个100%”。制定出台餐饮油烟和汽车维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案。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秸秆综合利用率维持在92%以上,卫星遥感监测到的秸秆火点数下降到零。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监控。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防控。组织开展全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和vocs源清单和源解析工作。圆满完成国家公祭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和江苏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三)水污染防治
推进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严格执行江苏省确定的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计划,突出氮磷管控。2017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排放量同比削减3.83%、3.96%、4.31%、4.89%,均完成年度减排任务。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订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完成了7大类162个重点工程项目。将断面长制从14个国考断面扩大到45个省考断面。每月通报不达标和劣v类断面水质状况。2017年,国省考断面水质符合ⅲ类比例和劣v类比例均达到年度国家、省考核要求。
深入推进太湖治理。全面完成209项太湖治理重点工程,投资完成率达到96%。加强太湖水质和藻情监测预警,开展水文水质监测、藻类巡测和湖泛巡查,严密监控饮用水源地水质。开展供水应急演练,坚持实施调水引流和生态清淤,加大蓝藻和水草打捞处置力度,圆满实现太湖第十年安全度夏和“两个确保”目标任务。
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推进水源地达标建设。开展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按照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要求,完成长江窑港口水源地取水口迁建工作。
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制定出台《无锡市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方案》,召开全市河长大会,全市5635条河道真正做到“河长制”全管理、“河长”全覆盖。全市161条环境综合整治河道中有125条开工整治。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完成太湖无锡水域、滆湖围网养殖和岸边带3公里缓冲区水产养殖现状调查,制定实施水产养殖生态整治方案。
(四)土壤污染防治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印发《无锡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制定出台《无锡市2017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农用地土壤详查流转中心建设。
强化土壤环境调查和风险防控。做好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空间位置遥感核实工作,开展关停搬迁化工、涉重企业遗留地块排查,完成造漆厂地块、光电园二期ab地块等治理与修复。
加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制定实施《无锡市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江阴市秦望山新建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宜兴市凌霞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危废焚烧扩建项目已建成,新吴区危险废物焚烧新技术试点项目已启动前期建设工作,桃花山垃圾填埋场内飞灰分库区在2017年9月初完工并投运。严格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核,全年共完成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变更66家(次),其中新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13家,新增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59.33万吨/年。
加强固体废物管理。深入推行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建立工业污泥管理长效机制,开展污泥双月报制度和定期函询制度。开展工业污泥专项检查,共检查工业污泥产生重点源企业199家。开展危险废物减存量控风险专项行动方案,2017年实现产废企业期末库存较期初量削减超过25%。
(五)项目管理
2017年,全市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数量2064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2985项,审批和备案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4913亿元。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保“三同时”验收1157项。
(六)环境执法监督管理
严格环境执法。以“绿刃2017”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7年全市做出行政处罚1798件,同比增长32.5%,处罚金额11870万元,同比增长35.5%。强化环保、公安执法联动和司法协作,全市共运用新环保法和司法联动手段办理环境违法案件503起,同比增长52.9%;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成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实现对水、气、生态等环境要素的全方位监控。
加强核与辐射管理。2017年,全市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261个,注销许可证30个。完成核技术应用项目审批111个,放射源转让审批51家103枚,核技术项目验收21家。完成现场监督检查2796厂次,收贮闲置放射源103枚。
加强环境应急管理。2017年,全市共接报13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均得到了及时有效处置。全年774家企业事业单位完成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工作,开展各种类型环境应急演练7次。
(七)环保制度改革
推进环保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厘清部门权责,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制定出台《无锡市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全面启动环保机构垂管改革;积极推进排污费改税,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取消危废转移审批。环评登记表项目实行备案管理,推进环评审批数据实现实时联网报送,推进环评审批事项划转工作。推进政务服务网建设,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
调整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修订《无锡市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方案》,补偿断面从31个增加到38个,总磷补偿标准提高到非太湖流域地区的2倍。实施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出台了考核办法和收取返还奖励办法,全市总上缴36973万元,返还23059万元;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全年完成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1526万元;继续做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全年参保企业1090家,承担责任限额89000万元。
推进环保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行环保信用评价及绿色金融制度,全市4878家企业参加环保信用评价,评价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环保局与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中国银监会无锡监管分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环保信息共享机制推进绿色金融工作的通知》,实现信息共享,对红黑企业进行联动惩戒。
(八)宣传教育
拓展新闻宣传途径。组织环保集中采访10余次,在各大主流媒体上的新闻报道数量超过220篇,自媒体平台从“双微互动”拓展为“六位一体”,“无锡环保”微信平台入围中国环境政务新媒体市级最具影响力机构。
加大宣传力度。成功举办第十个“环境月”暨“263”专项行动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无锡市实施<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办法》线上、线下全方面宣传。组织了绿色系列活动近150场,建立首批50余人的环境守护者队伍,与10个环保社团签订小额资助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协议,在地铁1号线打造了环保主题车站。
省食药监局、省教育厅领导莅嵩开展2018年春季学校及其周边食品安全检查
西樵部署整治印染行业违规行为
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开展职工乒乓球比赛活动
竹溪文化小康工程惠民生
十堰家装行业市场乱象亟需整治
2017年度无锡市环境状况公报
长沙2018年1-6月新签约投资额2亿元以上的产业链项目共计80个
雷健坤“四不两直”突查环保、创卫工作
港城警方抓获滨海“5.21”杀人案犯罪嫌疑人
五大连池市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
雨水和阳光本周循环上岗 今天多云转阴最高气温16℃
市统战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
打击犯罪零容忍!隆林6名嫌犯指认现场
永安陵园推出便民措施迎清明 “文明祭扫”已成主流
2018年上半年东营市价格形势分析
新化县移民局扎实推进财政存量资金清理工作
心肌缺血怎样调理
奋勇争先
立足定位,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石首市委书记刘忠诚到企业社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