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忽冷忽热的天气,让很多心血管病患者无法适应,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易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心肌缺血往往见于中老年人,具有基础性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情况下,出现活动性胸闷胸痛症状。生活中要做好预防保健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那么,心肌缺血有什么症状?又有哪些保健方法呢?
心肌缺血的典型症状
1、 运动时或运动后出现与之有关的牙痛、头痛或腿痛等,并且疼痛部位没有器质性病变。
2、 进行适量体力活动时,会出现气短、心悸或胸闷等现象,稍微休息后可以自行缓解。
3、 看惊悚影视剧、感觉寒冷或饱餐时,出现心悸、胸痛症状的人应提高警惕。
4、 精神紧张或劳累时出现心前区或胸骨后闷痛,也可呈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和左上臂放射,疼痛持续3-5分钟,适当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5、 当听到噪声时,会感到胸闷或心慌,噪声消失后,不适感减轻。
6、 睡觉时枕头低会有胸闷憋气的感觉,需要调整枕头高度和卧位才感舒适;白天平卧或熟睡时突然心悸、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才能缓解。
7、 在不运动的情况下,多次出现脉搏不齐,有不明原因的心跳过缓或过速症状。
8、 用力排便或进行性生活时,常出现胸闷、心慌、气急或胸痛不适症状。
心肌缺血该怎样调理?
1、 调整日常饮食结构
提倡少盐、少油和少热量,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要吃得太咸、太油、太多,以免引起血压、血脂、血糖升高,损害血管造成心肌缺血,还要少吃甜食。
2、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烟酒无度、熬夜打牌、不爱运动等不良嗜好和习惯,是健康的死敌、冠状动脉硬化的帮凶。因此,改变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3、 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不要有过多的恐惧,要注意心态的调节,当人过分激动时,可使血压上升,心肌收缩增强,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市统战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人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
打击犯罪零容忍!隆林6名嫌犯指认现场
永安陵园推出便民措施迎清明 “文明祭扫”已成主流
2018年上半年东营市价格形势分析
新化县移民局扎实推进财政存量资金清理工作
心肌缺血怎样调理
奋勇争先
立足定位,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石首市委书记刘忠诚到企业社区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竹山贫困户史代聪:身残志坚巧致富
迪庆州通报4起省级环境保护督察责任追究情况
围绕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 提升经济活力 新城提前完成年度招商目标任务
我市规范殡葬用品市场
和春天约会!绵阳这条街红叶李花盛开惹人醉
市政协召开五届六次常委(扩大)会议
太原市局召开转型重点项目部署会议
税务机构合并凸显“集约效应”
区社区局组织召开2018年春节拥军座谈会
定海区启动“宪法主题宣传月”系列活动
我市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5.5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