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溪川——创新创业者的造梦空间


在陶溪川创意市集上,青年创业者正在展示和售卖自己的作品。
  景德镇新闻网讯(记者 吴立群 文/图)日前,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江西省分会场在陶溪川文创街区举行启动仪式。随后的几天,24项活动以主题论坛、专业展会、摊位集市、动手体验、项目路演等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丰富内涵和丰硕成果。
  在全省风起云涌的创业创新浪潮中,陶溪川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突破口,积极为青年创客和创意企业搭建良好平台,有力推动了我市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陶溪川文创街区是江西省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街区内设立的“陶溪川邑空间”,为广大景漂及创业青年们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陶溪川邑空间已经累积汇聚了8435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景漂”创业青年,带动就业25600人。
  据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陶溪川双创平台是由国营企业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景漂青年创业平台和创意孵化器,实行的是免费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发展,该平台现已涵盖“陶溪川创意集市”、“邑空间商城”、“邑讲堂”和“线上陶溪川”四大板块,汇聚6000余名景漂创业青年,且申请人数在不断增长中,构建了一条陶瓷创意、青年双创、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的生态链,成为景漂、景归双创的报到处。陶溪川不断延伸双创平台的产业链条,完善配套服务,在为景漂青年们打造一个涵盖“销售渠道”+“人才培养”+“超级生产供应链”+“金融扶持”的新型创业平台道路上不断做出有益尝试。其推出的“邑客先锋”计划,逐批为选中的邑客提供全媒体支持、销售渠道扶持、人才专项辅导、资金及产业链扶持、大客户资源导入等全方位政策倾斜、重点扶持等福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陶溪川邑空间双创平台正在向政府扶持、市场运作、青年热衷、示范性强、国内知名的新型创业平台发展,推动景漂青年创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陶溪川创意集市每月从提交申请的景漂创业青年中筛选300余人入驻,给创业青年搭建了一个免费的优质的展示销售平台。自2016年3月19日启动以来,该集市每周六下午至晚上在街区广场及主干道开市,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其展示销售的品类丰富,有创意和传统陶瓷、手工皮具、木雕根艺、铁器铜壶、剪纸艺术、布艺制品、手工食品等,来此的游人不仅可以参观游览、购物消费,还能亲身体验,比如集市中设立的陶艺拉坯、铁艺现场制作、乐烧体验等等,成为许多创业青年展示创意的梦想家园。
  陶溪川邑空间商城正式设立于2016年9月28日,位于街区内c11栋,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商城定期从国内外双创青年和陶溪川创意集市中精选有代表性、创意设计及生产能力强的创业者近百人入驻,免费为其提供展示和销售平台。邑空间商城根据入驻者的经营业绩情况定期进行动态管理,对入驻者实行淘汰、晋级制,不仅保障了商城的长久活力,而且拓展了对创业者的扶持范围,使更多景漂创业青年受益。
  景德镇青花故事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蔡文娟,从2006年开始专心从事专业元青花陶瓷的研究与绘制,她在旅游过程中发现许多景区缺乏具有当地人文内涵的纪念品,于是,有了开发一系列陶瓷文化旅游纪念品的想法,并因此创立了“青花故事”,立足从传统陶瓷文化符号中提取素材,将青花文化特质注入到文化产品中,从而让更多人去关注、了解、熟悉景德镇陶瓷文化,此举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目前,其公司已经开发出了文创抱枕、旅行茶具、女士包、雨伞等青花文创产品,在陶溪川拥有不错的口碑。蔡文娟表示,青花故事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陶瓷川创业园的帮助和政府的政策扶持,良好的创业环境使她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的开发中去,并取得现有的成绩。
  来自河北的封学芳本硕连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景德镇创业,创立了橘子家软装设计工作室。她表示,国家对青年创业提供了许多扶持与帮扶措施,陶溪川创意集市就是她们享受国家扶持政策的开端。陶溪川对青年创客提供了一整套完善的扶持政策,比如以创意市集为基础,选拔优秀创业者进入邑空间,提供免租金的店铺,再选拔优秀者为其争取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助等多方面的扶持,陶溪川为其个人创业之路提供了捷径,她因此号召更多的青年创客汇聚景德镇、汇聚陶溪川。(来源:景德镇日报)
抓党建聚民心 兴产业促脱贫
——浮梁县江村乡“党建+产业扶贫”工作纪略
景德镇新闻网讯(黄湘国 特约通讯员 汪圣林)自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浮梁县江村乡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担当实干,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扶贫”的新途径,在脱贫攻坚一线让党旗飘起来、党组织牌子挂起来、党员干部干起来,为带领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增添了生机活力。
  党建引领谋发展
  精准脱贫,不落一户一人。该乡紧紧围绕“兴产业、促脱贫、富百姓”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加强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及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第一书记的驻村帮扶作用,关心群众冷暖,倾听群众呼声,实现财力下移、重心前移,运用好“会议培训法”、“现场推进法”、“试点示范法”等务实管用的办法,每半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联席会议,每两月召开一次产业扶贫现场会,实行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办、年终结总账。
  该乡同时出台了《精准扶贫实绩考核办法》,加大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力度,对政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该乡在全县率先成立了生态经济发展办公室,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多方争取财政资金和单位帮扶资金,采取“党建+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的运营模式,建立了多个产业扶贫示范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精心打造美丽乡村,从而形成了变“输血”为“造血”的扶贫新格局。
  产业扶贫奔富路
  严台村塔里组是该乡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山高路远,经济相对落后,出门就是一条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道路。全组24户83人,有贫困户3户12人。该村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年轻人多在外务工,常年在家的多数是老弱病残。
  2017年3月,该乡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联系,引进浙江火石集团在该村建设精品民宿项目,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使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整个民宿项目已现雏形,游客接待中心、高端会议室、游泳池、精品民宿、卫生公厕及基础设施建设相继竣工,已开始试运营。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第一期投资1000万元,直接为塔里村民带来收益,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阵地。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江顺盛一家五口人,三个智障儿子,自己已经87岁高龄,因患病导致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一个外甥女和他相依为命24年。一家人就住在一栋四面透风的破房子里,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建设民宿村后,江顺盛一次性拿到了开发商支付的4万元房租款,两个儿子还被安排到工地干活,每天每人也可以拿到120元工资,外甥女也被安排到政府公益性岗位上班。乡政府还为他家新建了一栋125平米的住房,解决了困扰他多年的安居问题。江顺盛十分感激,称赞党和政府是贫困群众值得信赖的“靠山”。
  像江顺盛家这样的脱贫致富的故事,在该乡还有很多。
  产业扶贫,增收致富,惠及千家万户。该乡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过去的“空壳村”发展成了现在的“富裕村”,全乡共有147户623人成功脱贫。一个生态、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江村正展现在人们面前。(来源:景德镇日报)

王益区召开“三防”工作联席协调会议
37.3℃!十堰昨日最高温创今年来气温新高
本地游周边游人气火爆!国庆黄金周象山吸金15.13亿元
市人大调研我市《城乡规划法》贯彻实施和
观山湖区第五届青少年科技文化艺术节戏曲类比赛活动举行
景德镇陶溪川——创新创业者的造梦空间
[汽开区]同一汽大众新能源部门对接探索下一步招商方向
长乐东区水厂扩建工程开工 预计在2019年6月供水
以案为鉴 深刻开展政治性警示教育
苏仙区领导督查文物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
规范市场秩序倡导文明诚信确保2018年“五一”假日旅游市场文明有序
融入“一带一路”西柳在乌兰巴托建分市场
自如甲醛房事件 牵出多个家居污染认知误区
“90后”备婚族热衷线上“微定制” 逛淘宝、刷朋友圈就可买回“克拉钻”
世界最大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投产
激活农业一池“春水”——随县探索农村发展新模式
全市旅游系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召开 李瑞峰出席并讲话
崇左市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18年第一次学习(扩大)会议召开
春节长假期间我市消费者咨询多、投诉少
驻市政府办纪检监察组到市政府机关幼儿园走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