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守文:写就山沟沟里的富民文章


□本报记者张宏宇
“长城旅游公路的修建,为咱村发展乡村旅游搭建了巨大舞台,要尽早谋划,利用好这个机遇,把乡村旅游发展好。”新年刚过,海港区驻操营镇龙泉庄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温守文,就和村“两委”成员坐在一起商量村庄发展事宜,他们决心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改变村里板栗种植一业独大的现状。对温守文来说,不管寒冬还是酷暑,永远没有闲着的时候,他只有一个心愿,带领村民更快富裕。
温守文现年65岁,年轻时在一次生产队劳动中因公致残,失去了左前臂。但是,凭着“一只手也要带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40多年来,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带领乡亲艰苦奋斗,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温守文也先后被评为市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等。
不辞人生多磨难,终将板栗栽满山。龙泉庄村目前是我市板栗种植示范区,全村栗树总量达45万株,人均1200株,板栗年产量42.5万公斤,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村里的支柱产业。而45万株板栗是温守文带领村民一棵棵栽植出来的,每一棵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1999年,温守文第三次当选龙泉庄村党支部书记,经过外出学习和充分调研,他开始在村里实施板栗致富计划。
温守文请来土壤专家对村里的土质进行试验,证明当地片麻岩土质特别适合板栗种植。他吃了定心丸,开始大力宣传推广板栗种植。然而,乡亲们并不认可。无奈之下,他决定自己首先在最偏僻、最贫瘠的地块选择100亩地试种板栗,给乡亲们做示范。
当年秋后,温守文带领家人和几位民工开始了艰难的创业。经过160多个昼夜的拼搏,片麻岩山坡被改造成道道梯田,投入几万元,栽下1万多棵栗树苗。然而,由于缺乏种植经验,没有做好水分保持,第二年春天,栗树苗绝大部分枯死了。
面对打击,温守文并不气馁。几经分析和咨询,2001年春天,找到原因和对策的温守文再次投入万余元,重新栽下一批栗树苗。半个月后,小树苗齐刷刷地抽出了新芽,百亩栗园一片生机。
看到希望的村民思想开始活络了。温守文趁热打铁,开口必念板栗经,逢人必算经济账,还自费租了三辆大巴车,带村民到迁安、迁西参观。从此,村民成群结队地走上荒山,掘石造田。全村人日日夜夜苦干两个冬春,到2004年底,龙泉庄4300多亩荒山的坡坡岭岭、沟沟坎坎,全部栽满了栗子树。这之后,村里板栗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到如今,全村栗树总量达45万株,人均1200株,板栗年产量42.5万公斤,仅板栗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超过万元。
板栗产业成为龙泉庄的支柱产业、村民的摇钱树,但不能忽视的是,一业独大的经营风险时刻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温守文未雨绸缪,带领村民尝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取得不错效果,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
去年,为了筹备省第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海港区修建了一条环长城旅游公路。这条路正好从龙泉庄村通过,以往交通不便的短板得到彻底改善。交通的便捷,让嗅觉灵敏的温守文又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依托村里的绿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逐渐在他的心里萌发。
温守文把他的想法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一起商议,经过推敲,乡村旅游规划逐渐成熟。看准时机、说干就干,村里首先投资在旅游公路旁新民居附近修建一处占地2000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由村里板栗专业合作社主导运作。温守文的想法得到了驻村帮扶单位的支持,项目推进很快,目前市场主体已经完工,为乡村旅游发展开了个好头。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完善各类接待设施,尽快将乡村游办得红红火火,成为村域经济又一增长点。

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精神
全市窗口行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部署推进会召开 何志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用相机记下成长足迹
厦门营商环境排名全球第38位
台山:以光伏扶贫助贫困户稳定脱贫
温守文:写就山沟沟里的富民文章
弘扬传统文化 千年古城迎来的特殊“成长礼”
60元送30元?南充网友举报超市误导消费者
我省24日发布高考成绩
桑葚的味道
“创业西安行”活动走进高新区 打造2.0版创业咖啡街区 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永康出席并讲话
恶劣天气拾金不昧 文明之城点滴可见
象山县出台“新八条”助推“科技争投”
创建就是要“跳起来摘桃子”
注意!怀化辖区部分高速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晋城:国税车购税分局优化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永兴县国税局开展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知识考试
南海实验小学开展创“全国文明城市”主题班队活动
食用蘑菇中毒患者尚未脱险
清朝传下来的火流星面临“熄火” 杭州三墩仅两个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