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街】往事如昨:过年穿新

    我们家兄弟姊妹5个,一到过年,个个都盼一身新衣服,这可就愁坏了老母亲。那是上世纪60年代。离过年还有好几个月呢,母亲就开始盘算过年新衣的事儿了。通常,每年只能给几个大一点的姊妹,每人做一件上衣或裤子,更多的是大改小,或翻新、缝补后再染色。
母亲会买两包靛青染料,用做饭的大铁锅烧两锅开水,加入染料搅匀,分两次把已经翻新、改小或缝补的衣服放入锅里,用木棍不断地翻动20分钟,然后加入一把食盐固色,再继续翻动20分钟后,捞出衣服,清水漂净,晾干整理后,上身一瞅,还真有点新衣的样子。
家里做饭只有那一口铁锅,又没有自来水,铁锅很难刷干净,所以,染过衣服后,一连几天,我们家做的馒头、窝头或稀饭、炒菜都“自带颜色”。有时邻居来串门看到了,感觉好生奇怪。那时的人对污染没什么意识,毫不在意。
直到十一二岁时,我过年时才穿上新衣了。我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姐姐仅比我大1岁,上小学后,我的身量逐渐比姐姐大了,母亲只好也给我做新衣。而我穿过的裤子,母亲缝补、染色后,姐姐接茬穿。弟弟和妹妹不用说,自然是捡我们的旧衣再翻新。
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母亲郑重以待,准备为我做一件新上衣。那时流行黄军装,母亲就用布票买了一块黄军装色的布料,领着我到烟台华伦服装厂的门市部量体裁衣,按照黄军装的样式做了一件上衣。那天,我兴冲冲地赶到华伦服装厂门市部去取衣服,但拿到手上一看,顿感失望,兴奋的心情即刻凉了下来。原来,服装厂的师傅给配的纽扣不对路,虽然模样跟黄军装的纽扣差不多,但缺少那个“八一”的标志,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这事儿对我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打击,搞得我那几天上班时,情绪明显低落。班长赵玉香师傅看出来了,问我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得知原委后,她当即安抚我说:“这不算什么事,会有办法的。”过了两天,赵师傅递给我一个纸包,说:“你的新上衣需要的5个大纽扣和两个小纽扣,我从我老公的旧军装上给你拆下来了,你回家把新衣服上的扣子拆下来,再把这些纽扣钉上就好看了。”然后,她又嘱咐我:记得把拆下来的纽扣拿给她,她再钉到她老公的旧军装上,送给农村的亲戚过年穿。
那年过年,我如愿穿上了“黄军装”,下配蓝裤子,心情大好。这件新上衣我非常珍惜,平时很少穿,它陪我过了两个春节。

尊老爱幼作表率 助力民生献真情
八旬老人溜出养老院躺睡街头 特警将其送回
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
漳平市举办两岸农民共庆丰收节
市妇联扎实开展监察宣传教育“十进十建”活动
【烟台街】往事如昨:过年穿新
2018年1月17日南通市区部分市场肉蛋蔬菜价格
安陆“文化民生”和风吹
重磅!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人水和谐”的生动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治理纪实》
以“智慧+”打造生态示范盱眙样本
第二类疫苗接种服务20元/剂次 由公民自费自愿受种
衡阳金融行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签约授信6.9亿元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部分学员来肥调研
平和县五寨乡集镇供水扩建工程一期竣工
河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 牢牢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提高依法做好宗教工作的能力水平
游客超1.9万,丽江泸沽湖发布游客承载预警
多背一公斤志愿者巡湖宣传环保
市政协召开驻吕梁省政协委员座谈会 刘云晨主持
世界杯夜宵“油腻”唱主角 医生提醒别多吃
工友受伤急送医 警车开道解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