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昔江(中)向刘玉辉(右)了解脱贫后的生产生活情况 2017年,威远县龙会镇五皇村党支部书记陈昔江被市委、市政府表扬为2016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对比过去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100户贫困户脱贫无望、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如今的五皇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水泥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每家每户都安上了自来水,村民不再出行难用水难,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333名贫困人口也摆脱了贫困。这一切变化的背后,离不开陈昔江的默默付出。
修路建渠,基础设施大变样
3月6日,记者沿着宽畅的村道进入五皇村,只见村办公室前的活动广场周边,有不少村民或谈天说地,或结伴散步,个个脸上都挂着舒坦安逸的笑容,使得沐浴着大好春光的村子,颇有幸福农家的味道。
“五皇村是龙会镇的偏远山村,因为地形的原因,以前最难的就是交通和水利。”看着脚下新修不久的水泥路,村支书陈昔江感慨道,村里没有水泥路之前,村民出行不便,农产品销售是个大难题,而水利方面,天干时,部分村民小组连饮用水都成了问题。
五皇村距离龙会镇政府约9公里,下辖19个村民小组,共有625户2018人。虽已于2016年底退出贫困,但除去自然增减人员,全村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00户333人。
“那时候我们村之所以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村,主要就是基础设施较差,老百姓种养生产成本较高,又缺乏优势产业,老百姓增收难,加之留村劳动力不足和村集体经济缺乏,全村发展滞后。”要如何改善现状,带领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便成为了压在陈昔江心里的一块巨石。
“不管如何,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重中之重,必须要先修路和改善水利设施。”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陈昔江联合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整合各级扶贫专项资金、幸福美丽新村项目资金,以及争取到的上级部门扶持资金,自2015年起,新建水泥路10公里,惠及3、7、10、11、15、17共计6个村民小组,新修生产便道1000余米,将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
“今年还即将开工修建2公里水泥路,将再惠及4个村民小组,未来,我们村内的交通环境会越来越好。”陈昔江笑道,不仅如此,这两年在水利方面,五皇村还新建了囤水田1729米、整治山坪塘5口、新建蓄水池3口,解决了村民们的灌溉水源难题,“至于饮用水,去年,我们村内较为缺水的村民小组都安装了自来水,老百姓不用再担心喝水难题了。”
公路和饮水问题得到了大改善,陈昔江的心也放下了一半,“人不可能一口气吃成胖子,做事也要一步一步来,我们村已经慢慢在改变,而这些改变,也让老百姓的生活一点一点地好了起来。”
张玉良:建立完善工作体制机制营造灵活开放人才环
市工商局对市区大中型超市开展专项整治
建设淮海经济区“首信之城”
左手卷进压面机 消防员急救女工
绿色出行
精准脱贫,让每一名贫困人口都得到切实帮扶
武陵源推进“雪亮工程”为乡村安慧眼保平安
“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提升晋中开发区吸引力
2018年上半年汕头经济运行情况
蔬菜猪肉鸡蛋涨价
泰安二中科技活动节开幕
文登组织收看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视频会议
将湘桥湖美景亮出来 把“生态+”效益加进去 檀云坤刘远到龙文区调研
重拳出击!隆林警方启动扫黑除恶、扫黄打非专项行动
重庆煤科院研发瓦斯测定技术 助煤气开采高效安全
晋城市委召开常委会议
【珠城评论】让银滩“歇歇”是一种美丽的等待
泰国普吉游船倾覆事故幸存者向市委、市政府及市外事侨务局赠送牌匾致谢
强化实体经济支撑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寮步镇举行单身青年大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