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脱贫县区行千阳篇| “搭载式”扶贫 甩掉穷根奔小康

千阳县是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和我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脱贫攻坚中,没技术、没能力、没专长的贫困户如何脱贫成为难题。去年以来,千阳县立足县情,巧用扶贫资金,依托县上优势产业发展,把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捆绑”在一起,让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成为带动贫困户发展的载体,探索形成了“搭载式”产业扶贫模式,有效破解了扶贫资金投向不精准、产业扶贫机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益不明显的产业扶贫难题,实现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双赢”。
千阳绣女回乡创业 带动贫困户脱贫
千阳刺绣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渊源,有着“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之称,已建成刺绣工艺品专业合作社12个,从业艺人近万人。近年来,千阳各刺绣合作社积极吸收贫困户,大力开展刺绣技能培训活动,采取资金搭载、项目捆绑、制作刺绣产品等形式,让贫困户在刺绣合作社分享发展成果。
记者在千阳县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采访时,工人们正在细心缝制一件件民俗工艺制品,虽然工作忙碌,但说起收入,在合作社打工村民心里却美滋滋的。
在这里打工两年多的贫困户张丽霞对记者说:“在刺绣合作社干活每个月能挣1500多块钱,我们做的刺绣民俗工艺品很受欢迎。多亏了海燕创办的刺绣专业合作社,是刺绣合作社帮我走上了脱贫路,使我的孩子上学、生活有了保障。”
张丽霞家在千阳县南寨镇闫家庵村,儿子在西安上大学,女儿在县城上小学,丈夫在周边打零工,家庭十分困难。合作社负责人王海燕知道这个情况后,把她动员到合作社来,经过培训,张丽霞掌握了刺绣手工制作技艺,但收入不高,王海燕又教她学习电动缝纫机。现在,她逢人就说:“是刺绣合作社帮我走上了脱贫路。”
王海燕在上海服装企业打拼了15年,从一名电脑绣花工做到车间管理层,掌握了电脑绣花技术。2009年一心想要回报家乡的她回乡创业,决心用自己在上海打工学的技术在家乡闯出一方天地。如今,王海燕创办的千阳县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虎头帽、虎头披风、虎头鞋、虎头枕、小孩肚兜等刺绣产品远销杭州、北京、上海、台湾等地。2017年一年,合作社就招聘了35名贫困户妇女从事刺绣工艺品制作,同时带动周边300多农户和贫困户从事刺绣制作,使她们依靠刺绣制作走上脱贫之路。
现代农业园区搭载贫困户 实现脱贫致富
海升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出口商。2012年,海升集团进驻千阳,投资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苗木繁育、现代苹果种植、贮藏加工、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矮砧苹果种植园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海升集团将推动千阳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群众增收做为首要目标,探索形成了“搭载式”产业精准扶贫模式,通过土地入股、入园务工、带动建园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加收入。
千阳县南寨镇闫家村6组的李改平一家,为了给生病瘫痪在床的丈夫看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许多外债。2016年李改平的丈夫去世,全家的重担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李改平对记者说,“我家里流转了3亩地,每年都有土地流转费,同时在海升果业打工,一个月上26天班,每月能挣1500多块钱,家里还养了鸡和兔,生活过得比以前好多了,现在快过年了,就想给家里面多买点东西,让两个娃过个好年。”
近年来,千阳县在加快矮砧苹果产业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带着土地、资金、劳动力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合作关系,拿“租金”、赚“薪金”、领“股金”,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全县流转土地年租赁收入达6080万元,拉动农民增收553元;全县2500余名农村劳动力进入海升、华圣、大地丰泰、汇源果汁等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务工,人均年增收达到2万元;同时1.2万户农户自建果园,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此外,农民通过土地、自有资金、贴息贷款及产业扶持资金等参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每年还可以取得股金分红收入500万元以上。
搭载“项目超市”平台 破解“精准帮扶难题”
千阳县从脱贫攻坚伊始,针对贫困群众不知道怎么干、包扶干部不知道怎么扶、爱心人士不知道怎么帮、上级部门不知道怎么评的现实问题,采取“双向汇集建超市、四批认领促项目、责任到人保落实”的办法,创新建立县、镇、村三级脱贫攻坚“项目超市”,把针对贫困户的各项扶持办法项目化、条理化、可视化,精准发力,精准施策,让扶贫工作从“想办法”变为“选办法”,脱贫攻坚“项目超市”已经成为了贫困户的套餐、工作组的抓手、爱心人士的平台、考核评价者的依据。
在南寨镇闫家村,贫困户张金功常年患病,儿子因车祸受伤,孙女初中毕业在家待业,为帮助一家人早日脱贫,扶贫干部在项目超市为他家选择帮扶项目,落实小额贷款3万元,帮助张金功的儿子养了三头牛、十只羊,同时还帮助张金功的孙女找到一份外出打工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村支部书记王书贤说:“每家每户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爱好兴趣各不相同。发展脱贫产业不能千篇一律,我们结合村内实际,引进了许多办法,并配套资金、技术、帮扶人员和措施,总有一种办法行得通。”(宝鸡新闻网记者 马岚)

临泉县委书记邓真晓调研全县高中教育及幼儿园建设等情况
固镇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仲兴所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整治
用汗水为用电客户换来一片“清凉”
1400多家奶吧融入街头巷尾 浙江乳企“一鸣”发展奶业有高招
郭小力孝心感人爱心企业伸援手
产业脱贫县区行千阳篇| “搭载式”扶贫 甩掉穷根奔小康
林州市长王宝玉调研指导“两园”及道路建设
全市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大会召开周铁根讲话夏文达等出席
地铁现“读书快闪”
宁波部署专项行动 以文明助推乡村振兴
体育运动培训暑假里悄然升温
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台州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市场管理的通知
盐城市大丰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获批
郊区落实全会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深圳109幅少儿美术书法 优秀作品在河源展出
长岭项目建设“强、大、高、快”
湘潭高新区吉安路社区:免费夏令营成孩子好去处
全县植树总动员 让饶河绿起来美起来
好消息!九江市这2个项目入选PPP示范项目
杨旭东出席市经信委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