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发系列评论解析公园体系建设扬州样本


    编者按
“谈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江苏省无疑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而扬州的公园体系建设更显得独树一帜。”5月7日至9日,《人民日报》连续刊发系列评论,以扬州为样本深入解析公园体系建设,认为“舍得拿出最好的地块、匹配最好的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实质上等同于抓住了体育公共服务长期缺失的关键点,就一定会让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点赞“能以如此科学、严谨的态度建构公园 体系,扬州公园‘建一个、成一个’也就势成必然”。本报今全文转发三篇评论,以飨读者。
以好资源服务全民健身
——关于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之一
舍得拿出最好的地块、匹配最好的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实质上等同于抓住了体育公共服务长期缺失的关键点,就一定会让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谈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江苏省无疑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而扬州的公园体系建设更显得独树一帜。
扬州公园体系建设的发端,源于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的从无到有。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紧邻大名鼎鼎的瘦西湖公园,这个公园建设之初,这个地块最有可能的用途应该是商业开发。一边是延续传统套路进行商业开发,一边是创新思路建设公园造福群众,扬州选择了后者,这也成就了日后深受群众喜爱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的应运而生。
舍得拿出最好的地块、匹配最好的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就一定会让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而下决心拿出最好的地块、最好的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的过程,既是深化以人民为中心办体育这一理念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城市发展路径、引领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以好资源服务全民健身的决心之所以难下,更多在于一些地方还没有把服务全民健身放到应有的位置进行考量,当然也还与一些固有的操作模式更容易带来短期效益直接相关。
舍得拿出最好的地块、匹配最好的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实质上等同于抓住了体育公共服务长期缺失的关键点,不但可以缓解公共体育服务缺失问题,还可以起到引领全民健身深度推进的示范作用。因为越是好的地段,越是城市中心区域,往往越容易成为商业地产的固有领地,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自然也就难寻宝贵空间。事实上,城市中心区域公共体育服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持续推进全民健身的难点与痛点。当然,越是公共体育服务问题突出、越是开展难度大,一旦打破旧格局、打开新局面,自然也就可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将以人民为中心办体育的思想落到实处,就是要在一些影响全民健身深度推进的老大难问题上形成突破。以此为参照,一些城市尝试将中央商务区转变为中央活动区的做法,就值得其他城市因地制宜借鉴;而过去行之多年的办一次大型运动会建一批偏远大型场馆的做法,则有必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
以人为本方能赢得人心
——关于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之二
只有多从群众视角考虑问题、带着感情为群众健身服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健身所用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源于实地调研的科学设计,离不开凝聚各方智慧的务实推动,更离不开以人为本开展工作的不懈追求。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是一项需要带着感情去推动的有温度的工作。作为一项实打实的民生工程,最忌讳的就是脱离群众需求以应付了事的态度去做这项工作。换个角度说,但凡没有得到群众认可的公共体育服务,最终也注定会被群众用脚投票将其淘汰。
早些年,用健身器材组合而成的健身路径曾成为一些居民区房前屋后的“标配”。因为不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健身需求及噪音扰民,类似的健身路径已经较少出现在新建小区里。健身设施如何设计才更加实用,健身设施如何组合才更为合理,选择什么样的场地安放健身设施才更受欢迎,如何做好维护工作才能使健身设施长期为民所用,其实都大有学问。如果好不容易配备起来的健身设施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则这样的服务供给既浪费了宝贵资源,也拉低了人们的观感。
扬州这几年新建了不少公园,这些公园大小结合、布局均衡,基本可以保证群众就近健身。不仅如此,扬州新建公园服务群众健身可谓细而又细,细致到健身步道的标识如何美观实用、公园长椅的数量设置多少才算合理、健身区域设立的篮球架如何保障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都有较为科学的考量。能以如此科学、严谨的态度建构公园体系,扬州公园“建一个、成一个”也就势成必然。
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看似简单,想要真正赢得赞誉并不容易。如果说下决心拿出最好资源筹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多体现的是政府机构的视野与魄力,那么在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更多体现的则是相关参与者的品格与担当。只有多从群众视角考虑问题、带着感情为群众健身服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为群众健身所用。
重新认识体育的价值
——关于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思考之三
不管具体做了哪些事,只要对体育价值有了正确认知,则一切行动和努力都会为体育发展、社会进步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政府部门肯下决心拿出黄金地块为群众提供健身空间,有识之士肯为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供精细服务,大抵是建立在对体育价值认同的基础上。
体育的价值是什么?那些挂在胸前的奖牌只是表象,健康的体魄、自由的灵魂,以及从运动中体味到的愉悦,才真正值得珍惜。将全面健康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是社会发展的深情呼唤,当然也是社会各界的基本共识。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使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
得益于公园体系越来越完善的扬州市民,这几年常常感叹:“孩子们在公园里跑着跑着就长大了。”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慨,就是扬州市民为公园体系建设自发献上的口碑、金牌。而尝到了公园体系建设的甜头之后,扬州市又以地方法规的方式对公园体系建设的既有成果进行了保护,当然也对公园使用者及管理者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规范。这样一种实践探索,已经显现良性循环的态势。
体育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气神,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也足以改变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气韵与内涵。改变始自人们开始热爱体育、热爱健身,愿意在体育运动中感悟人生、喜欢在健身实践中沟通交流。体育的价值此刻已经超越强身健体,从事体育运动的好处自然也就可以惠及远超我们想象的更多人。这就是体育价值的奇妙之处,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润物无声。由此观之,肯于拿出最好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甘于兢兢业业为构建公共体育体系倾情付出,表面上看好像吃了亏,实际上体现的是大气魄、大智慧。
重新认识体育的价值,其发力点可以放到着力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上,也可以放到开展健身活动、弘扬体育精神上。因为不管具体做了哪些事,只要对体育价值有了正确认知,则一切行动和努力都会为体育发展、社会进步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人民日报》钟文

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校闫辰:把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九项要求推动珠海“二次创业”
荆州市书法家协会对外学习交流书法汇报展开展
全市政协工作交流会:宣传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推动全市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朔城、平鲁交警进校园上好寒假前“最后一课”
洪峰过境,资阳城区西门市场部分商铺被淹
人民日报刊发系列评论解析公园体系建设扬州样本
38.3℃ 周三是杭州入夏以来最热一天
芦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建华主持召开芦山县第二季度项目工作会第四次例会
惠州提前淘汰老旧车拟最高补贴2万 公开征求您的意见
嘉兴队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八八战略”
给力!莱芜大班额消控任务基本完成
全市教育系统师德教育报告团巡回报告会首场圆满举行
“小喇叭”倡导文明行为 银发老人乐当文明传递者
宁波城市供水将变“富足”
邹文辉在中方县脱贫攻坚会商会上要求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确保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
隆昌年产20000条硅钢柱生产线项目:瞄准海外发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高档健身房突然闭店 会员数百万健身费打水漂?
蹇彪会见赤峰市党政考察团成员
饶平集中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
冲刺公安监所安全“零事故” ——巨野县拘留所创新监管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