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智慧气象”。3月24日,吉林省气象台预警中心、气象服务中心业务平台、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业务平台、长春市气象探测中心等多个单位统一开放,吸引众多气象迷们参观。
老人、孩子 一起感受“智慧气象”
移动气象站、气象应急车、人工增雨火箭发射器……各种“管天”的气象工具“亮相”在气象大厦院内,这些高科技设备的展出吸引了市民前来探寻“风雨的秘密”,大家纷纷上前近距离触摸感受,听专家讲解移动气象站怎样测量气压、温度、湿度、风和降水等。
在吉林省农业气象与遥感中心,“我们可以监测评估森林与草原火情、干旱、洪涝、牧草长势、积雪、秸秆焚烧等。”讲解员介绍,遥感卫星每天过境两次,每次雷达都会将监测信息接收回来,“你看这个画面显示的是玉米倒伏的情况。通过遥感卫星拍下的‘照片’,我们经过前后对比,再综合其他信息,就能做出判断。”
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讲解员介绍着借助遥感卫星,气象部门所能达到的神通。“我们是吉大附中力旺中学地理社团的学生,今天专门来参观的,我们都是气象迷,对天上的云,降下的雨,刮的风,都感兴趣。今天也特别想跟专家们讨教一下,多学点。”李同学说。
参观者里不光有学生,还有五六岁好奇心十足的孩子,更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几乎每年的气象开放日我都来,天气离人们生活多近啊,每天我们都听天气预报,但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可以多了解了解。尤其是这些年气象科技先进了,高科技参与到气象预测中来,人类对天的了解更多了,预测更精准了。”陈老先生说。
变暖背景下 暖冬多但也有冷冬
“我省2017-2018年冬季为冷冬。”在气象日座谈会上,吉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梁洪海说。从数据看,2017年12月1日~2018年2月28日全省平均气温-14.5℃,较常年偏低,全省各地区气温均低于常年。2017年12月1-20日和2018年1月21日-2月28日为低温段,两个时段全省平均气温分别较常年低2.8℃和3.9℃,尤其是2018年1月21日-2月28日为1980年以来历史同期低温第1位。全省50站有48站达到冷冬标准。
为什么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还会出现冷冬呢?专家介绍,一是从2017年秋季至今,赤道太平洋一直处于拉尼娜状态下,北极海冰异常偏少,这样的背景有利于冷冬出现;二是大气环流异常,冬季在欧亚中高纬500hpa环流整体上呈西高东低,以经向环流为主,西伯利亚高压偏强,东亚大槽偏强,我省处于槽区,有利于西伯利亚地区冷空气从西北路径入侵,ao(北极涛动)季内变化频繁但整体为弱的负相位,有利于阶段性极区冷气团南下,“也就是说,在变暖背景下,高纬度地区变暖的多,冷空气就会被挤压扩散出来到中纬度。这样总体上虽然暖冬多,但也会出现冷冬的情况。”
今年第一场透雨到来得会晚
3月以来,我省降水比较多。3月1-21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20.4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32%,西部多了70%-80%,东部山区多了1-3倍。3月是冬季末期,降雪多利于东部山区桃花水的增加,对西部农田水分增加也是有利的。
不过从3月21日到4月份,我省降水略少的概率比较大,东部略多,西部略少,第一场透雨中部地区大约出现在5月上旬后期,西部地区大约出现在5月中旬后期,比常年略晚的概率比较大。
未来一周回暖是主旋律
春季短,我省历来都是如此。在3月20日前气温一直都比较低,虽然3月下旬气温回升迅速,但后期还有下降的情况,所以,3月下旬的气温还达不到气象意义春天的标准。预计今年进入气象意义春天的时间将在4月下旬。
吉林省气象台台长刘海峰介绍,未来一周,我省天气回暖是主旋律,但降水比较少,在26-28日将有大风出现,瞬间风力可达到7-8级,将会有浮尘和扬沙出现,在此也提醒大家届时注意防风防沙尘。
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朱晓云 王振东
黄冈举办庆祝第28次全国助残日暨“寻找黄冈新时代保尔”活动揭晓演出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
交管支队“五针对”强势发起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新攻势
宁启铁路开行动车两周年 动车发送旅客1523万人占比超六成
6000多人周末奋战榕城内河治理一线 “铁军”攻坚忙 只为碧波荡
长春今年仍有春旱 第一场透雨出现在5月
双流实验幼儿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评选启动 获评可得5万元奖励
砍断“黑手” 让每分钱都用在扶贫上
市残联残疾人“温馨家园”创新模式得到自治区综治委肯定
市农业部门进乡村指导农民科学规范使用农资
校园“苏州日”将走进6所高校 深挖名校资源 加强校地合作
致福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一封信 榕建房〔2018〕40号
清镇市时光幼儿园弱电系统采购
市委书记王玉君:把琅琊新闻网打造成新型主流媒体
摇号前必须认真对比杭州二手房价 功课我们帮你做好了!超全!
李希参加广州代表团审议
市市场监管局赴德清督查地信大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临沂的新时代注入新内涵
杨市镇开展警示教育绷紧正风肃纪高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