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全球洗手日专家教你“七步洗手法”


  虽然我们每天都洗手,但是许多人却不知如何正确洗手,甚至“越洗越脏”。有些人会觉得,“洗手哪有那么多讲究,直接放在水龙头下面冲冲就好了。”昨日是“全球洗手日”,目的是呼吁全民特别是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专家提醒,保持双手清洁是预防感染和疾病传播的最好方法之一,怎样洗手也有讲究。
手是细菌的传播媒介
据了解,自然界中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致病性细菌和病毒。有调查显示,一部用了一段时间的手机,每平方厘米就“驻扎”了12万个细菌,按照这样推算,整部手机的细菌可以达到上百万个。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用到手,因此人的双手本来就带有一定的细菌,不过细菌太多的话容易成为致病高危因素。”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刘芳介绍,手接触到这些细菌之后,如果不注意清洁,就可能造成细菌随着食物而进入身体,导致疾病的发生。
据了解,在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经常会有因不注意手的卫生导致的消化道传染儿童患者,询问其家长,都回答不知道孩子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不注意手卫生,容易增加孩子们患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几率。往往这些看似普通的事情,很多家长却未引起重视。”刘芳说。
刘芳介绍,由于儿童免疫力低,往往类似病例多过成人,“比如得了流感,手是容易被忽视的传播途径,如果手接触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再抠鼻子或者揉眼睛,被细菌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大。”所以说,手是致病菌的主要携带者,正确洗手是最价廉、最简单的健康干预。
这些情况下应该洗手
刘芳介绍,正确洗手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秋冬季节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通过加强手部卫生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
吃东西前:不论是否使用餐具,吃东西前都要洗手。因为生活环境中,存在许多看不见的细菌、病毒,双手在不知不觉中会接触、沾染,吃东西时双手难免接触到食物,容易由手将病菌带入口中。
照顾小孩前:碰触、逗弄、照顾婴幼儿前,应先洗手。因为婴幼童免疫系统尚未发展成熟,容易因感染病菌而生病,且大多是家人由外带回家的病菌传染。因此回家后应洗手,在搂抱、亲吻或喂食婴幼儿前,也应洗手。
探视病人前后:进入医院前,应先洗手;看病结束离开医院前,也应洗手。无论是病患或陪同家属,进入医院前应洗手,避免将病菌带入医院,以保护医院内其他抵抗力弱的病患;在医院的就诊环境中(桌椅、门把等),容易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病菌,故看病后、离开医院前也要洗手,洗掉手上看不见的病菌,保护自己,也避免把病菌带回家中。
如厕后:不论是大便或小便,如厕后都应该洗手。如厕过程中,双手难免会接触到尿液或粪便,甚至在翻马桶盖、开关门、冲水等动作时也可能沾染到病菌,因此上厕所后应洗手。
如何正确清洗双手
洗手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上还有很多讲究。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正确洗手,来看看这个“七步洗手法”。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洗手尽量揉搓双手15秒以上,并用流动的水洗手。如去过医院、公共汽车等场所,洗手尽量坚持一分钟以上。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记者 韩玉砚)

第九届中韩社区治理 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仙来办开展消防安全普法宣传
村民带板凳听“有料儿”安全课
草后街拉闸门加工器械成了人行道上“拦路虎”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收到革命后代捐赠文物史料
昨日是全球洗手日专家教你“七步洗手法”
凤岗黄洞麒麟迎新春 传承客家文化
深圳所有受台风影响停电的客户 已全部恢复正常供电
安乡官垱中学:弘慧奖学金资助走访,助寒门学子圆梦
重庆创客们看过来 创客邦芯动空间在南岸投运 更多优惠政策了解一下
银灿灿速来尝鲜!青岛进入面条鱼汛期一船载两千余斤
私自徒步玉龙雪山涉险 警方7年共出动1200余人次救援
申嘉湖高速公路湖州鹿山至安吉孝源段长安隧道右洞贯通
全身骨痛的元凶居然是甲旁亢 慢性肾病患者需警惕
向不文明行为说“不”:衡阳城管劝导处罚两手抓
“章公祖师”肉身坐佛追索案第二次开庭审理
民警巧用视频监控找到孩子
《媒体调查行动2018重逢》圆满落幕
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全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
铁腕出击 全面整治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