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创新措施与机制,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肥东县创新措施与机制,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今年以来,肥东县注重创新措施与机制,在提标扩面上下功夫、在准确识别上求绩效、在兜底扶贫上谋精准,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民生工程保障力度,真正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成果。
提高低保标准增长率。加大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增涨幅度,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力争年内实现城乡低保统筹。落实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确保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不低于当年的扶贫线。2017年,该县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4320元,增幅达20%;2018年,该县积极推进城乡低保统筹试点,拟将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提高到不低于当前城镇低保保障标准,增幅将达50%,真正实现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与操作规程一体化。
提高农村低保保障面。完善低保家庭贫困状况评估指标体系,探索推进将支出型贫困纳入统计范畴;该县在全省率先实行低收入家庭中的大病、重残人员及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中的病人,单独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截至目前,该县已扩面保障此类人员453人次115万元;适度扩大农村低保保障面,实行低保渐退政策。目前,该县在册农村低保人数15190户28194人,约占全县农村人口数3.06%, 力争年底前,稳步将农村低保覆盖面由原来的3%左右提高到3.5%以上,让更多的困难边缘群众得到实惠。
提高农村低保精准度。进一步完善与拓宽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实现对所有新申请低保家庭“有助必核”,提高低保对象认定的准确度。2017年来,该县实施12615户43572人次申请救助家庭成员经济状况及财产状况信息核对,发布预警信息14210条。今年底前,力争实现低保和医疗救助“一站式”、核对系统一体操作、互通共享,同时建立县和18个乡镇、331个村(社区)三级社会救助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资源一门受理、网上申报审核审批,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提高兜底扶贫衔接度。该县完善修订相关措施,进一步优化低保申请受理、入户调查、社区评议、张榜公示、审核审批等程序,实行定期复核、动态管理。2017年以来,该县累计新增审批农村低保1857户 3409人、核减2368户6560人,切实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按程序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低保对象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2016年以来,该县74名农村低保对象纳入贫困人口,160名建档立卡的扶贫对象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

息烽县城管局“三举措”积极备战城区防汛抗涝
宿迁一线路老化民房深夜着火 民警前往救火受伤
《农民日报》头版刊登:丽水唱好乡贤“回归歌”
市商务局林伟强局长率队到中山港客运口岸进行春节安全检查
我市开展餐饮和图书市场大检查
肥东县创新措施与机制,让困难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湖州交通建设“奋战300天”:第一季度完成投资7.2亿元实现“开门红”
市食药监局召开全市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工作会议
做大做强中职教育,还需转变观念
荷塘区召开“一门式”政务服务和“自治家园”工作考核讲评和调度会
吴韵古风再现惠山古镇 吸引无数市民游客
《心有琴弦》散文集获冰心散文奖
妇女节港城女代表履职不放假
郑州市国资委组织机关科级及科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及宪法知识讲座
市人大常委会“问自身履职能力水平”询问大会召开
2018年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拉开序幕
东兴区联合水库项目:投资4.12亿元解决9.1万人口饮用水问题
南湖美 烈日下的建设者更美
带芯片的“智慧井盖”被淹会报警 青山在全省首次尝试
谷文昌干部学院 获评“华东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