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葛洋 )“以前山大沟深,摩托车晴天蹦着走,雨天滑着跑。现在,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新房子真气派,水、电、网络户户通,拎包就能住。”1月18日,在卢氏县西城区易地搬迁安置点,该县汤河乡河口村高坡组贫困户王中国激动地说。
在卢氏县,从县城到乡镇,像王中国这样的故事发生在每一个搬迁安置点。
卢氏县山多地少,人口居住分散,行路难、就医难、入学难等问题困扰着深山区的老百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实问题十分突出。怎么办?摘穷帽、拔穷根、改穷业、换新颜……出路只有一条——搬迁!实施易地搬迁,成为深山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近年,卢氏县克服搬迁任务重、资金需求大、时间节点紧等诸多困难,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建立健全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快速有序推进。目前,该县2016年度计划搬迁的2306户9268人已全部入住新居;2017年度计划搬迁的4423户16201人已全部分房到户,“十三五”整个扶贫搬迁工程2018年上半年具备入住条件,可提前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我家以前住在山上的泥坯房,在扶贫部门的扶持下搬到了山下。现在住的房子水、电一应俱全,还能做点农产品生意,生活不愁还过得舒心,简直像做梦一样。”瓦窑沟乡高河村马家庄组张文学说出了自己的搬迁体会。
易地搬迁只是其中一方面。老百姓致富,必须依靠产业。卢氏县坚持易地搬迁与发展产业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落实,结合不同安置区域资源条件、搬迁家庭情况因点施策、因户施策,精准规划并实施后续产业,做到安置点有配套产业、搬迁户有增收渠道。
在朱阳关镇朝阳社区,易地搬迁户王武章承包了两个搬迁配套产业大棚,发展了1万袋香菇,下一步准备发展到3万袋。“房子、生产场地的难题政府都给解决了,人家已经扶了你一把,自己不接着干今后咋行?
现在行情好,又有技术人员教,自己只要吃点苦、出把力,今年就可以打个翻身仗。”王武章说。
如今在官道口镇,千亩中药材种植、养牛场、雏鹰农牧基地等一套产业“组合拳”,让该镇479户移民搬迁户告别土地后仍有经济收入。
目前,在卢氏县56个搬迁安置点中,规划光伏扶贫项目10个,建设规模2485千瓦,项目实施后可使502户搬迁群众受益。同时,规划配套建设了以种植养殖、加工为主的48个扶贫产业基地和25个扶贫车间,春节后将全部投入使用,确保每个搬迁安置点至少配套1处产业基地或扶贫车间。
祥符区全面开展环保督察 “回头看”自查工作
我市将公开拍卖一批公车
濠江区区委召开常委会会议,部署近期相关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融入大连美丽乡村建设
荆州市“道德讲堂”总堂揭牌成立
“山民”到“城民”的华丽转身
[衡山县] 衡山县开展空闲土地核查及闲置土地处置工作
海口龙华区安全生产月咨询日举行 面对面解答市民生活难题
市安全监管局转发《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面落实工矿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创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实施意见
安政办〔2018〕46号
张志川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国际合作部总监座谈:深化双方合作 加快转型发展
【市残联】济宁市残联理事长张修占到金乡县调研残疾人工作
个体工商户如何换发“两证整合”的营业执照
南京成功创建首批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现代农业搭金桥 助力农户甩穷帽
开封市新闻发布与舆情处置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上海正式开课提升我市新闻发言人履职能力和综合媒介素养
长宁区新华街道文化中心举办道德讲堂活动
趟栊门前风清凉
激发活力 开创开平区人才工作发展新局面
军旅伉俪树楷模 燃尽生命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