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讯(记者 黄洁) “僵尸车”是困扰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长期随意停放,不仅有碍观瞻,也是对公共权益和公共空间的侵占,甚至成为安全隐患。
近段时间,《衡阳晚报》热线电话8611110和“掌上衡阳”客户端接到不少市民关于“僵尸车”的报料,他们对于“僵尸车”占道现象可谓颇有意见。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小区,对“僵尸车”进行了调查,并采访了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综合执法警察支队相关负责人和湖南居安律师事务所律师,为解决“僵尸车”破题。
“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存安全隐患
蒸湘区大立小区23栋前坪停放着一辆废弃的机动车,车身积满灰尘,挡风玻璃上最新的年检标志为2014年。
家住该小区的居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这辆车停在这里快一年了,因为手续不全没办法年检,也没办法报废,所以就一直停在路边。
随后,记者围着该小区转了一圈,发现了3辆“僵尸车”。
“这辆小车停放在此近一个月了,怎么能将公共停车位占为私人停车位?”在常胜东路,附近居民陈女士指着路边的一辆“僵尸车”说。她希望车主能尽快将车开走,或者有关执法部门将车拖离。
市城管执法局法制科科长唐斌告诉记者,除了长期占用车道外,不少“僵尸车”也会带来安全隐患。比如,如果车辆长期不使用,会产生燃油泄露,而且车内的旧电瓶长期处于高温下可能会爆炸燃烧等,甚至危害到人身安全。
“因为报废汽车的价格太低,车主报废车辆的意愿不高,与其花精力去报废不如直接放那里不管了。这是僵尸车产生的原因之一。”“滴滴”司机梁师傅说。因跑车的缘故,他看到不少巷道和小区里停放着“僵尸车”。
记者了解到,“僵尸车”有些是手续不全无法报废;有些是车主在换新车时,旧车没有卖出理想价格,就一直闲置着;也有些是车辆需要去报废,但车主却嫌流程太过麻烦,且报废价格也不高,就弃之不理了
律师说法:可多措并举破解难题
《物权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僵尸车”长期对小区共有部分进行占有,对全体业主利益造成了损害。同时,若“僵尸车”还存在占道、滋生垃圾等情况,则对小区居民的相邻权也构成了损害。
但据《物权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汽车是私人财产,尽管长期停在那里已成为事实上的报废,但是一旦进行处理,车主找上门来就很难扯清楚。
因此,“僵尸车”处理一直是个两难问题。
谈到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湖南居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唐为认为,首先,要在立法上解决依法处置“僵尸车”问题。对于长期占用公共道路临时停车位的“僵尸车”,必须在立法上赋予相应的行政执法机关直接采取措施的权力。对于小区内出现的“僵尸车”,可通过物业或业委会向辖区派出所报案,请行政执法机关前来处理。小区和小区内居民切莫自行处理,以免车主上门找麻烦。其次,从目前情况来说,报废补贴不是太高,对车主缺乏吸引力。下一步还需要完善车辆报废、回收体系,简化车辆报废手续,提高报废补贴标准,提升车主对不用车辆进行报废的积极性。同时对随意扔弃车辆的行为进行追责。
交警建议:设立举报制度,完善追责体系
市公安局综合执法警察支队政秘科科长李家庆表示,在处理这类车辆时,职能部门也存在部分职权划分不清现象,往往面临无法可依、不敢处理的尴尬境地。解q“僵尸车”问题,需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车主要形成自觉报废的理念,车辆到报废时间主动报废。同时,相关部门可建立举报制度,设立举报栏,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居民举报,接受群众监督;完善追责体系,对随意遗弃车辆的车主追责。
李家庆认为,可由社区对疑似报废车辆进行统计,交警部门采集发动机号和车牌号,查询比对车辆检验、事故、涉案等相关信息,通过车辆登记信息联系车主,通知车主前来处理。如果车主在规定期限内不挪车辆,可授权回收企业拖走并拆解,由此产生的费用从车主的回收补偿费用中扣除,同时将此情况与车主个人信用挂钩。拆解回收企业应适当提高报废车回收价格,吸引车主积极报废车辆。(编辑:王丹 责编:雷欣 三审:李少华)
观澜迅速传达学习市、区系列重要会议精神
市中级人民法院:把学习成效体现在司法为民上
我省112万农民工 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明显
我市着力建设“生命征互联网视频传输系统”
广州市农业局党组领导班子召开巡视整改暨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专题民主生活会
僵尸车”霸位,如何破解“老大难”?
两城消防站投入执勤使用
凤台糯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黄山公交”微信公众号上线试运行
市交通等四部门共同推进广州市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
大庆推动农产品有机认证全市获认证证书48张
盐城一建设工地惊现迫击炮炮弹 民警紧急现场排险
“闺女”送来面包鱼 敬老院里一片欢声笑语
温州首部原创音乐剧《夕阳山外山》本周公演
市尊村引黄局:闻“汛”而动积极排险
市体育场馆管理中心召开2017年度总结会
我市24社区获评2017年“三星级宜居社区”
全市超三成社区建成宜居社区
省级机关配备更新公车全部采购新能源汽车
忠县居民意外身亡可获保险救助 保费由县财政全额买单
游客在广东海丝馆近距离观摩文物修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