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文广新〔2018〕1号
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关于
印发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现将《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2018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年3月26日
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2018年工作要点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湖州市加快赶超、实现“两高”、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实践之年。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实现“两高”、文化先行,生态湖州、文化引领为理念,牢固树立文化振兴、责任、引领三种意识,做好文化传承、创新、融合三篇文章,开展“不忘初心,担当文化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抓紧机遇、振奋精神、主动作为、提高实效,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文化底蕴深、文明程度高、文化氛围浓、文化创造强、文化渗透广的湖州先进文化新高地,让文化成为推动湖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提升湖州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二、工作目标
围绕践行“两山”理念的工作大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保护特色生态文化为基础,建设更具精神力量、更富内涵魅力的文化湖州,打造开放自信的文化生态新样本。
一是建立全域均享的生态文化体系。统筹规划,市县联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数字化发展。按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标准和《湖州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对标对表,查漏补缺,以城乡均衡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体目标,依托设施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保障标准,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按照公共文化服务“全域·融媒·共享”的理念,建设“智慧文化云”,推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单位贴近群众需求,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绩效,使居民便捷享受文化产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
二是构建底蕴深厚的生态文化传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文化遗产和经济发展的融合度。充分利用湖州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挖掘丝绸、湖笔、书画、茶、瓷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丝绸之源、太湖溇港、桑基鱼塘、大运河等生态文化品牌。深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以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积极配合省市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服务城市有机更新和乡村振兴战略。创作一批体现“两山”理念的优秀作品,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参与科技经贸交流活动,丰富湖州生态文化精神,打造具有时代特征、湖州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是打造绿色时尚的生态文化产业。落实《湖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突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培育影视演艺旅游、创意设计服务、动漫游戏电竞、传统文化产业振兴升级四大产业板块。系统梳理全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档立库,抓紧建成太湖龙之梦等一批产业业态优、投资规模大、投资主体强的航母级项目,加快建设小西街文创街区等一批文化消费拉动型项目,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众创空间”建设,启动长 田漾湖州·传家小镇文化项目建设。重点培育特色影视文化园区,推动湖州影视城、浙广(安吉)影视产业园、德清莫干山影视基地等园区平台建设。加快文化与旅游、科技、制造、教育等行业的融合,完善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机制,优化政策、人才等资源配置,进一步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三、重要任务
(一)以城乡均衡发展为目标,高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在全市布局并完善文化阵地网络设施,加快湖州美术馆建设,启动湖州非遗馆、文物标本库房等设施建设,建成“城市书房”7个。推进吴兴区文体中心、南浔区文化馆、德清大剧院、长兴太湖博物馆、安吉图书馆等一批高水准的县(区)级文化设施建设和启用。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与利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广场、非国有博物馆与非遗展示馆等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效能提升计划,结合省“十百千”工程,重点提升5个乡镇、64个行政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是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力度。全面推进“驻馆作家”“驻馆院士”“美的教育”“城市阳台”等项目,组织举办“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做好高品质交流展览的引进和原创展览的策划,推出一批陈列展览精品项目。创新拓展社会教育活动,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打响“美的教育”“菰城文化种校园”品牌,不断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做好大剧院“春之声”等演出季演出活动,全年引进不少于40场精品演出。争当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以各类节庆为契机,开展“湖城春晓”“南太湖艺术节”“农民文化节”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全年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不少于1200场,送书不少于7万册,送电影不少于13000场,文化走亲200场。完善“湖上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积极整合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资源,创新运行模式,丰富产品供给,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公平便利。深化广电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
三是健全完善高效的运行机制。提升现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城市客厅”的运行水平。加强指导,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加大文化辅导、文艺创作、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免费培训力度,全年培训达1万人次。建立阅读推广人培育和管理机制,扩大馆际互借、快递借书等服务,营造书香湖州氛围。充分发挥博物馆联盟指导帮扶、合作共享的功能,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指导扶持。创新文化设施、文化院团等运行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在吴兴区探索镇街专职文化员、村级兼职文化员制度。
(二)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高品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各级政府主体责任、文物部门监管责任和相关部门配合责任。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文物安全监管和法人违法治理,推进“天地一体”安防系统建设,着力确保文物安全。大力推进审批改革,扎实做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报备制工作。参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准备工作。大力开展文物宣传,逐步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做好钱山漾遗址等保护规划编制报批、第七批省保和第八批市保单位“四有”、有关文保单位和古桥修缮、馆藏文物研究等工作。
二是推进文物活化利用。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两手抓”。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编撰出版“丝、笔、茶”相关书籍。策划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物展览,展示文物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研究推出全市可利用文物建筑项目清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利用。加强对城乡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指导服务,主动参与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做好文物调查、考古发掘等工作。促进各级各类博物馆馆际交流,提高藏品利用率。推动文博单位挖掘馆藏资源,探索实施文创产品开发。创新文物标本库房建设模式,推进田野文物展示和利用。推进安吉古城、毘山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三是加大非遗项目提升力度。完善非遗项目、基地和传承人“三位一体”保护体系,推行常态普查、动态评估、即时扩充的保护举措。加大非遗技艺类项目提升力度,大力推动湖笔、羽毛扇、丝织技艺等特色项目发展,形成产业优势,扩大品牌影响。抓好地方特色艺术展演、手工技艺展示、民俗活动,指导非遗优质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继续推进湖州滩簧艺术保护和发展,做好湖剧、湖州三跳、琴书进校园、进礼堂、进社区工作。积极参与《中华古籍总目·浙江卷》和《湖州文献丛书》的编纂工作。
(三)以加快文创产业发展为重点,高水准推进文化产业提升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抓好工作思路谋划,研究制定《湖州市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施意见》,举办全市文化创意和文化遗产系列产业活动,推动湖州文创产品的开发利用,推进文物资源活化利用。配合市委宣传部修订完善全市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细化出台支持湖州影视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对产业投资的指导,形成具有政策优势的产业招商环境。对接全市人才新政,大力扶持影视、传媒、演艺、文化经营管理等重点领域人才,完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招引保障机制。
二是培育文创企业。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坚持市场主体,发挥引导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投资产业项目。推动旧厂房、旧仓库改造,招商选资,打造湖州文化创意园区。指导服务小西街文化创意街区的建设运营,争创省级文化创意示范街区。筹建文化创意产业“众创空间”,培育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等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发挥孵化器功能。运作好湖州文化创意联盟,定期举行文创市集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搭建产业上下链等资源合作平台。推动湖州影视产业发展,落实影视审批“最多跑一次”,搭建交流服务平台,争创省级、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区。
三是提供有效服务。建立文化产业项目推进任务清单,服务龙之梦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指导协助争取中央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等上级资源支持。多方募集资金,定期向湖州市民推行文化消费卡,在演艺、影视、阅读、旅游、娱乐等方面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消费体验。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融入特色小镇建设,启动“湖州·传家小镇”项目建设,推动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全程服务“丝绸小镇”“湖笔小镇”“演艺小镇”“影视小镇”等特色小镇,注入文化内涵,组织文化企业参展义乌文交会等全国展会,推进品牌推广和宣传。推动省级中心镇多厅数字影厅建设,引导城市影院合理布局,培育打造湖州自有电影发行院线。
(四)以讲好湖州故事为核心,高质量推进文艺精品创作
一是加大原创力度。进一步加强对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规划,突出创作生产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形成尊重文学艺术创作的良好氛围。以党的十九大和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为题材,创作原创文艺精品。筹划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举办第八届“南太湖艺术节”。创新体制机制,启动湖州市湖剧团(湖剧传承中心)建设,着力推进传统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文化礼堂。
二是坚持重点打造。以省“五个一工程”评选为标准,启动具有湖州特色的大型舞台剧目创作计划。创作完善话剧《那山那水》(暂用名)《小镇琴声》、灯舞《化龙灯》、诗歌剧《大哉,吴昌硕》等一批反映我市争当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模范生、样板地,探索生态文明建设 “湖州经验”的音乐舞蹈、书画摄影等精品。组织推动全市广播电视精品创优争先,唱响湖州好声音。
三是加大合作力度。加强与中国田汉研究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省职业艺术学院以及省级院团的战略合作。制定和实施湖州城市合唱团五年提升计划,承办合唱高峰论坛,创新开展合唱音乐会项目,举办迎新春合唱音乐会。积极争取承办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主办的“十九大”文艺创作系列采风活动。
(五)以创新监管模式为手段,高标准推进文化市场管理
一是推进“最多跑一次”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按照省“八统一”要求,规范审批权限、事项、流程。加快一窗受理、在线办理、权限下放、数据共享、标准化建设等工作落地,以“应减尽减、能减则减”的原则,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优化执法力量配置,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领导小组。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行政部门信息互联互通、诚信档案、“双随机一公开”“红黑名单”等工作机制。
二是提升文化市场监管能力。加强执法手段和执法能力建设,建成文化市场技术与服务监管平台,打造“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文化执法体系。加大大案要案查办力度, 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依法查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领域的违法行为。继续落实广播电视24小时监测制度,加强重保期保障力度,突出传输、播出和内容监测,确保全市广电播出安全。
三是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战场、主阵地,紧守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底线,全面落实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形成分工落实、合力打击的工作格局。开展“清源”“净网”等五大专项行动,构建文化市场(“扫黄打非”)网格化监管体系,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突出打击网上网下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及信息。积极创建全国、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优秀示范点,提升综合治理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开展“不忘初心,担当文化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结合全党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大学习大调研大练兵活动和全市深化“四新”主题实践的要求,在全系统开展“不忘初心,担当湖州文化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大教育、大调研、大创新、大练兵、大落实和大比拼六大行动,打造一支有情怀、厚学养、争朝夕、敢担当、善创新、守纪律的文化工作队伍,大力营造崇尚学习、钻研业务、担当尽职的浓厚氛围,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提振精神状态、增强履职本领、改进工作作风,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二)加强清廉文化建设
持续加强廉政教育,推进“清廉文化”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执行党规党纪,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纪检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一岗双责”,层层落实。健全党风廉政机制,严格抓好各项廉政管理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党内监督体系,继续执行财务内审制度,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文物工作实际。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关于作风建设的一系列要求,小处着手,细处着眼,严字当头,杜绝各类违规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档案管理、政务公开、信访维稳、预算执行、建议提案办理等各项工作。
(三)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树牢政治理想,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进一步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文化领域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建立意识形态工作督查机制,强化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考核。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党建品牌”建设,推进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提高各级党组织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文化铁军。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建设。
(四)加强文化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统筹推进文化各领域人才引进培育工作。构建立体化引才渠道,加大文化创意人才、产业人才和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力度,全面配置各层次优秀人才。完善全方位培养体系,加强文化人才导师制、文化人才工作室、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发现推出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打造可持续人才供应链。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队伍建设,按照标准配备工作人员,做到“专人、专业、专职”。继续实施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分层分类开展全市基层文化骨干等培训教育,全年计划开办乡镇综合文化站长、农村“文化礼堂”管理员等各类培训班8个,培养文化人才400人次。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册机制,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附件:1.年度重点工作
2.重点课题
附件一
年 度 重 点 工 作
序号
重 点 工 作
牵 头
领 导
责 任
领 导
责任处室
(单位)
1
组织开展“不忘初心,担当湖州文化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大教育、大调研、大创新、大练兵、大落实和大比拼六大活动,打造一支有情怀、厚学养、争朝夕、敢担当、善创新、守纪律的文化工作队伍,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楼 婷
许建跃沈康民郜世通胡培强
机关各处室、局属各单位
2
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市美术馆基建设施,加快推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文物标本库房建设
楼 婷
郜世通胡培强
文艺处、文物处、市美术馆、市文化馆、市文保所
3
丰富文化设施与产品形式,建成7个城市书房建设,完善“湖上云”平台建设
楼 婷
郜世通胡培强
文艺处、办公室、市图书馆
4
组织开展湖州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湖州撤地建市3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
楼 婷
郜世通胡培强
文艺处、文物处、市文化馆、市博物馆
5
培育文化产业发展良好氛围,举办文创峰会、文遗论坛等系列活动,激励提升文化消费
许建跃
广电产业处
6
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健全网格化工作体系
沈康民
文市处、
执法支队
7
加大精品创作力度,推进话剧《那山那水》(暂定名)创作
郜世通
文艺处、
市文化馆
8
创新运行模式,筹建湖剧团,并启动演员招生
郜世通
文艺处、
市文化馆
9
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实施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工程
胡培强
文物处、
市文保所
10
讲好湖州故事,编辑出版《湖州之远》
胡培强
办公室、文艺处、文物处、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文保所
附件二
重 点 课 题
序号
重 点 课 题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
1
关于打造开放自信的湖州文化生态新样本,推动文化湖州建设的研究
楼 婷
办公室
2
关于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湖州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许建跃
广电产业处
3
关于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推动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研究
沈康民
文市处
4
关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有效供给的实践与思考
郜世通
文艺处
5
关于探索文物活化利用,助推我市生态发展的研究
胡培强
文物处
镇平县:镇平县启动中小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活动
碧阳镇“家庭医生”服务暖民心
怀化城事丨小男孩脚卡厕所便池 消防官兵紧急营救
“唱响白河”南阳工业学校专场今晚上演 匠心筑梦颂党恩
市局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教育+处罚”常态整治珠山中路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局)关于印发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开学了 市区哪些路段易堵
“我选湖北·梦圆黄冈”人才招引走进文华学院
濠城镇开展“单位包村”情况自查工作
新能源汽车号牌要如何申领?这份攻略请收好
[九台区]长春市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组到九台区考核
【榆树市】召开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专题会议
紫光集团拟在东莞投资千亿元项目 落户滨海湾新区
宿州市埇桥区召开2018年全区电梯维保单位负责人工作会议
睢县县委组织部召开基层党建重点业务工作加压促进会
市教育局领导走访慰问长虹小学优秀教师
怀化市2017年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公示(一)
北京首座公共藏书楼4月23日开放
国税、地税合并!今天,绵阳各地税务局统一挂牌
遏制“双超”大货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