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胶州秧歌表演的孩子们。
粉白色的演出服,上下翻飞的扇子,当胶州秧歌扭起来时,孩子们的身影是那么活泼俏丽。在昨晚的演出中,68个来自胶州市和城阳区的小姑娘向全世界展示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惊艳全场。
通过三轮选拔才上台
“这次北京的导演能够直接找到我们学校,是看中了学校的艺术底蕴。”在68个小演员中,有26个来自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该校校长万莉说,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曾先后十余次登上央视舞台,他们有一定的参加大型演出的经验。
“北京的两位导演进行了三轮筛选,才确定下这26个孩子。”城阳区第二实验小学艺术团教研组长、此次演出的带队老师王钰告诉记者,第一轮是从学校艺术团舞蹈队的200个孩子中筛选,主要是看形象和气质,要求身高在1.4米以下。第二轮是考查动作模仿能力,导演做出几个动作,看孩子能否快速模仿出来,身体是否协调。第三轮则是考查舞台表现力,包括孩子的精气神如何,够不够聪明伶俐等。
参加演出的另外42个孩子来自于胶州市。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主任刘宗涛告诉记者:“近年来胶州开展‘秧歌进校园’活动,胶州市126所中小学开设了秧歌或茂腔基础或选修课,成立了200多支学生秧歌队。参加演出的孩子就是从1000余名小学生中精选出来的。”
最小演员年仅7岁
令刘宗涛意外的是,张艺谋对胶州秧歌情有独钟,并且对于胶州秧歌“三弯九动十八态”的特征了如指掌。他现场为编导和孩子们做示范。刘宗涛告诉记者,张艺谋之所以选用小孩子来展现胶州秧歌,而非职业演员,看重的是他们质纯天真的精神面貌,他所追求的并不是舞台上的专业感,而是用质朴纯粹的演绎,展现人们的一种情绪和态度。
张导的意图如何让68个小学生演绎出来,难度的确不小。
胶州秧歌是比较成人化的舞蹈,舞蹈动作中的“三道弯”究竟怎么扭,脚部、腰部、手腕要怎么扭才能配合好,手上的动作是握扇、抓扇还是三指夹扇……对于这些灵活多变的动作,孩子拿捏起来都有很大难度。“孩子使用的扇子都是10寸的,一年级的孩子拿扇子有难度,他们的小手都磨出水泡来了,但是她们都一声不吭地坚持,如果不是老师发现了,都不知道有这种情况。”王钰说,“每次扇面甩出去都要整齐划一,但海上风大,这就增加了扇面压力,增加了孩子表演难度。”
凌晨到家继续练
每天排练结束之后,孩子到家已是凌晨时分,但很多孩子在家接着练习,还让父母拍成视频发给老师,请老师予以远程指导。有些孩子感冒了,但没有一个孩子请假。
“一场排练下来,会有导演说;‘那边的孩子,你先在旁边练好了再上台。’孩子听了这种话,一边眼泪打着转儿,一边刻苦练习。”王钰说,能够在全世界面前展示家乡的非遗文化,这是莫大的光荣,每个孩子都非常珍惜,没有一个孩子掉队。(青报全媒体记者 王沐源 李魏)
第五届台湾大学生中原文化之旅活动安阳站侧记
海口龙华区检查国庆假期保障工作 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天大研制成功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计
全国“放鱼日”四川分会场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在我市石棉县举行
巴东10万亩柑橘示范园提档升级
“胶州秧歌”幕后侧记:青岛小姑娘向世界展示非遗
市委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第二次会议
政协双鸭山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主席会议
成都到2022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将达600亿以上
5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认定
我市今年新增学区12个
聊城市肿瘤医院举行医师宣誓仪式
青岛伊甸园今年开建 东方影都将于4月开业
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今日启幕
唐建云:用心书写城市之美
市政协视察我市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把人社服务“搬”到群众身边——市人社局自助服务一体机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
河西城乡农耕文化亮点多
淇滨区举办教学教研观摩会
我市积极迎战第10号台风“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