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被骗用花呗打“白条”瞬间损失5万元
检察官揭秘互联网消费信贷犯罪新特点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通讯员 马 强
“先买后付,甚至可以刷单返现,看似优惠多多,实则陷阱重重……”随着互联网消费的发展,以“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为代表的一批依托于网络电商平台提供的“先消费、后付款”新型支付服务方式,受到了年轻消费群体的欢迎,与之相关的新型犯罪也开始出现。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检察机关针对日益增多的互联网消费信贷领域犯罪专题发布《互联网消费信贷平台风险评估报告》,提醒消费者特别是大学生消费群体注重保护个人信用账户信息,防止上当受骗。
“刷单返现”被骗5.3万
小陈是江苏淮安人,平时热衷网络购物,有时也会帮人刷“信用”赚点外快。2017年3月,小陈在微信平台看到有个叫“诚信信息平台晓晓”的微信号发布一条关于“刷单”的信息:“诚邀您来做刷单员,每单5-15元,电脑手机均可做,多劳多得,上不封顶,保底一天也能挣100多,月收入5千以上很轻松,当天做满三个任务奖励66.66元。”
由于之前接触过一些“刷单”生意,小陈主动联系了对方。很快,一个名为“金牌客服——小琴”的微信加了她,并发来一个“刷单”链接。按照对方要求,小陈很快下单并给予好评。当天,在“金牌客服——小琴”指导下,她连续做了6单,顺利得到了126元“报酬”。
正当小陈准备休息一下时,“金牌客服”发来短信问其要不要继续?由于自己支付宝余额不多,估计做不来太多,小陈犹豫了。“你可以用‘花呗’和‘白条’支付,信用度好的可以申请到不少额度”,这几乎相当于网络消费信贷产品“空手套白狼”。
经不住诱惑的小陈先后在数个网络信用消费平台注册了用户,并按照对方要求刷了10个“大单”,花费24000余元。10个单子做完后,“金牌客服”忽然发来微信截图,显示小陈“刷单”超时,需要重新做单,为了拿到“报酬”,无奈之下小陈又重新刷了10个任务。
正当小陈等待对方返现的消息时,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意识到上当后,小陈第一时间报警。2017年12月,涉嫌诈骗的两名嫌疑人易某、陈某被警方抓获,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犯罪频现折射监管漏洞
前不久,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检察院也办理了一起与互联网消费信贷有关的案件。
陶女士在与前同事聚会中,被对方以借手机用一下的名义,盗取了支付宝账号信息,随后被偷偷登录至“蚂蚁花呗”账号,“借”走5000元。尽管案发后,涉嫌盗窃的吴某迫于压力归还了被盗资金,但是类似的犯罪却折射出互联网消费信贷领域的不规范。
市国土资源局督办开发区土地卫片整改工作
《市文广新局“百千万”调研蹲点札记》出版 记录百篇工作手札
殷平—巾帼不让须眉
新工人文化宫2019年下半年建成
我市召开旅游综合改革专项小组会议
大学生被骗用花呗打"白条"瞬间损失5万元
市农科院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按下“快进键” 我市居民健康管理将进入“APP时代”
看!全省首座工业固废焚烧发电厂在瑞安投运
孪生兄弟“定制”假烟倒卖被诉
浦江“文化走亲”让群众文化动起来
第二届“诗城坐标”城市定向挑战赛举行
螺洲召开换届选举纪律教育暨监察法学习宣讲大会
黑龙江省考察团到双汇集团参观考察
“新时代 新作为 新超越”主题报告走进安徽商会
临沂市强化落实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网格化管理工作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通知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开封片区第一批改革创新经验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当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
重庆新媒体产业园本月下旬开园
厉害!广州民警用双语讲解,把禁毒知识传递给外国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