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煎茶镇“茶花微党校”。
开栏语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详尽指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
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四川48.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时,四川人是如何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作为一个有着金字招牌的农业大省,迸发着怎样的乡村振兴新动力?从今天起,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将推出“擦亮四川乡村金字招牌”大型系列报道,为您讲述四川乡村振兴的好故事。
3月,春风浩荡。天府新区煎茶镇青松村,徐曼丽家的5亩地里全部种上了煎茶竹丝茄。两个月以后,茄苗上将挂满长长的、弯弯的、紫色的茄果,一直持续到11月。她可以摘下新鲜的茄子烹饪美食,其余的拿去销售,盼望着能给家庭带来更多收入。
煎茶镇竹丝茄基地。
在徐曼丽的家乡天府新区煎茶镇,和她一样,种植竹丝茄的家庭越来越多了。当地通过党建引领,把种植技术、农业品牌和更高的收益带给农民,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闪亮的“茄元素”。
一株株科技含量高的竹丝茄,带给乡亲们一个产业,也带来了从小康走向富裕的希望。乡村振兴战略,正在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轻人留了下来,高级知识分子从都市返乡,人才、资本渐次回流,一起推动宏大的乡村振兴战略从蓝图变为现实。
去年夏天,当地的茄子丰收了。(煎茶镇供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煎茶镇样本
天府新区煎茶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流的煎茶竹丝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基地,通过党建引领,把种植技术、农业品牌和更高收益带给农民。
产业振兴
村民买茄苗有补贴
还有保险公司托底
鹿溪小渔村田园综合体三面环水,被碧波荡漾的鹿溪河环抱。3月的田园,垂柳依依,桃之夭夭。
沃野之上,生长着300亩煎茶竹丝茄。田野间,卡通茄像紫色精灵,睁着一双大眼睛,迎来送往从绿道走过的游客。基地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流的煎茶竹丝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基地”的字符,宣告着这里正在轰轰烈烈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记者到访时,“茶花微党校”里正在进行一堂微党课,竹丝茄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李德明负责讲解竹丝茄的栽种技术。台下,几十位村民认真听课,不时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李德明是高庙村人,他一步步见证了竹丝茄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种植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以前的竹丝茄个子小,到9月就结束挂果了。”他说,而今,竹丝茄的茄苗能长到1.6米,挂果时间可延长到11月底,一株茄苗可采摘八九十个茄子。与省农科院进行合作后,竹丝茄苗不仅个子长高了,就连以前的绵疫病、黄萎病和青枯病都少了。
煎茶镇扶持竹丝茄产业,对基地内农户给予每亩800元的茄苗补助和每亩500元的农田设施、物资肥料等补助。2013年,当地又探索保险机制,化解菜贱伤农的困境。以去年为例,村民花二十多元钱为每亩竹丝茄购买灾害险,一旦遭遇了自然灾害,保险公司就会按比例进行赔付;同时还引入了价格险,如果当年市场价低于每斤5毛钱,保险公司就会对其价格按5毛每斤进行兜底。
徐曼丽是前来听课的村民之一,回去后,她家栽下了5亩的竹丝茄。往年,她家种花菜、油菜和水稻,一年收入仅两三万元。今年,她盼望着能创下近十万元的收益。
徐曼丽生于1989年,高中文化,是村子的年轻人。“如果有可能,我还要多承包一些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她说,现在网络很发达,自己还畅想着“要不要在网上开个店”,把村里的茄子通过互联网卖向更广阔的市场。
最爱吃茄饼和鱼香茄子的徐曼丽,还梦想在村里开一家茄子主题餐厅,摆下一桌茄子宴,让城里人来体验田园生活的同时能吃到美味。
90后研究生毛志宏(左)正在查看茄苗长势。
人才振兴
90后研究生回家乡,
经手5亿元项目投资
2016年10月份,揣着一份农业情怀,受惠于天府新区的人才改革新政,生于1990年的毛志宏作别了都市的一个大型农业集团,回到生他养他的煎茶镇,在镇政府产业促进科负责招商工作。2017年春节前,他所在的办公室调整为乡村振兴办公室,他的职责新增了乡村产业规划、农业经营模式改革等内容。
“虽然收入少了一大截,但乡村是个大舞台,又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好时光,我所学的专业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28岁的毛志宏期待能与乡亲们一起在这块土地上大展拳脚,参与并见证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上,毛志宏到这里工作的一年半时间,已经感受到了改革的热浪正滚滚而来。“借着天府新区发展的市场红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红利,城市资本正涌向乡村。”他说,最初他经手的那些投资项目以纯农业为主,500亩的面积就算是比较大的,现在,已经有了单体两千亩的项目,在经营方向上,一三产业互动和农旅结合的占了近80%。
“借此机遇,我们也正在努力,把乡村资源变资产、变资本,把农民变工人、变股东、变房东、变老板,彻底地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已落地和正在洽谈的涉农项目有近20个。”毛志宏透露,落地的项目中,单个投资最大的达到5亿元。
最近,毛志宏还听说了一个好消息:他的一个师弟也准备投身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毛志宏说,师弟的行动,让他看到了同龄人中越来越多的人才正流向乡村,大家以青春之姿奋斗在田间地头,用青春与热血书写着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历史。
正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毛志宏笃定地望着前方,憧憬着:“乡村的人才多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也就更大了!”
组织振兴
创新模式“5个1+n”,
竹丝茄突破1000亩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把乡村资源挖掘好、把外部资源引入好、把群众利益保护好,关键还要想法设法把群众组织起来。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观察到,在煎茶镇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各级党员都发挥了模范带头和组织动员作用。
煎茶镇党委从2016年起,创新提出“5个1+n”(党委+支部+合作社+研究院+基地+n个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竹丝茄特色优势产业。平安村党委书记苏彪家80%的土地都是用来种竹丝茄,槐文村(现高庙村)前支部书记李德明成立起了竹丝茄协会,带领大家把竹丝茄卖向更远的地方。
煎茶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建在田园里的“茶花微党校”,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提升村党委领导发展能力,发挥优秀党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使党建围绕产业发展和群众需求服务,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实现党建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
“依托经济合作社,保障专业化运行。”这位负责人说,依托煎茶农艺竹丝茄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统一育苗、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指导、统一 销售,严格落实绿色生产要求,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测验溯源制度,确保产品达到免检标准,极大提高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通过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竹丝茄服务行业协会共同搭建竹丝茄研究院,从品种提纯、快育快繁、质量检测到技术服务,在示范基地内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扩散体系,助推竹丝茄产业快速发展。
“去年,煎茶竹丝茄种植核心区面积已突破1000亩。”这位负责人说,煎茶竹丝茄去年12月成功申报天府新区首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极大提升了竹丝茄的品牌知名度。
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家伙都憧憬着:“竹丝茄有了更高的附加值,如果,每亩地能创下4万元的收益,咱们乡村振兴就指日可待了!”
原标题:90后研究生回乡工作 经手5亿元项目投资
衡水火车站“五一”小长假加开旅客列车4对
弘扬沂蒙精神推动发展 思政宣讲走进临沂职业学院
2017年11月雨城区存量房交易面积同比增长129.17%
前进区开展肉类市场大检查
秋水争渡
90后研究生回乡工作 经手5亿元项目投资
禾城秋色之勺园荷色
李昊天开展国庆安全检查并调研乡镇工作
铅山着力发现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问题
周营镇:多举措扎实推进“六村共建”工作
长春公交驾驶员帮走丢儿童找到家人
王碧海率队到修文县督导检查2018年秋季开学工作
150人参加2018年迎新春羽毛球赛
市林业局 督查沁源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东城区多面出击推进乡村以案促改工作
我市警方严厉打击阻碍执行职务、暴力抗法行为
孙珅在富裕、甘南、克山、依安调研时强调
小河内倾倒10瓶“灭扫利” 来凤三男子因“贪吃”获刑
宿迁宿豫下相人:共赴文明的幸福之约
金洞多形式开展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