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俞施 实习生 周之思 报道组 柳婧
【题诗】
《衢州近城果园》
【宋】 杨万里
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
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
注解:衢州种植柑橘历史悠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根据《衢县县志》记载,湖仁村的柑橘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
从衢州市区出发,沿着衢龙公路一路向东,便到了与龙游县接壤的衢江区高家镇湖仁村。村口的荷塘,还有几支残荷在风中摇曳,青青的柑橘果早已“跃”上枝头,煞是可爱。再有几个月,柑橘由绿转红,诗人笔下“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的场景就将映入眼帘。8月初,记者二访湖仁村,再遇村支书汪水荣。
位于衢江南畔的湖仁村,最先是写作“湖堘村”,意为湖边的土埂、小堤。湖仁村本是远近闻名的“浆糊村”,近年来在汪水荣的带领下,湖仁村启动了村庄整治,实施了“全民保洁、全员分类、全民包干”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经过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生猪整规、厕所革命等一系列的工作,湖仁村的村庄环境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浆糊村”一去不复返。
绿水青山恢复了底色,水还是那方水,山还是那片山,乡亲仍然是那群乡亲。如何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撬动财富的杠杆?当时,汪水荣经营了一家彩印厂,同时又利用他筹办镇彩印包装厂积累的经验,办起了村里第一家私营企业,从事纸箱制品生产。“开企办厂只能给一小部分人带来收入,而柑橘种植是湖仁的传统产业,柑橘品种改良能带动全村的村民致富。”汪水荣告诉记者,尽管知道种植柑橘出效益慢,当时的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走下去。
按照《衢县县志》记载,湖仁村柑橘种植面积达两千多亩。“当地百姓种植水稻只提供一家人的口粮,柑橘才是主要的经济来源。”汪水荣相告,百姓世代以种植柑橘为生,然而一直以来采取的是粗放型种植模式,品种单一,销售每况愈下, 渐渐被四川、重庆等地出产的优质柑橘远远地甩在后头。“看到一筐一筐的柑橘倒入田间地头,看着心疼。”汪水荣回忆起来,仍心痛不已。
柑橘转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2002年,汪水荣自掏腰包先后投入六十多万元,由他带队到重庆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了20多个品种的柑橘在湖仁村试种。“柑橘种下去,要等第三年结果,第六年才开始定性。”汪水荣告诉记者,最终剔除掉口感差,成熟期迟,不适合当地气候的品种,只留下8个柑橘品种。通过不断对比试验,培育出了新品种椪柑“湖仁红”。待到10月底,漫山遍野的“湖仁红”由绿转红,红艳艳的柑橘压弯了枝头。
培育柑橘新品种,前前后后花了近10年时间。2012年,汪水荣开始在湖仁村推广种植柑橘新品种。“湖仁红”一经推出就深受市场欢迎,每公斤售价高达40元,且供不应求。目前在汪水荣的带领下,湖仁村80余户农户种植了新品种柑橘,种植面积达400多亩,预计将为村民增收500多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汪水荣心中还有一幅宏图:正在谋划中的湖仁村百果园计划种植上百种水果,让湖仁村的生态效益进一步彰显,让乡村振兴的“湖仁模式”越走越远。
---后记---
“八八”战略提出15周年,各地都在认真探索如何打通“两山”转化的通道。衢州拥有绿水青山,空气质量上乘,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如何打通“两山”转化通道,高家镇湖仁村是衢州的一个缩影。衢州在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时,注重因地制宜,既淘汰老旧产业,又培育新兴产业。特别是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既改造现有行业,又要引进新兴产业。脚踏实地、因地制宜走出了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提升产业竞争力 调动科创积极性
市工商局对商贸企业进行“双随机”抽查
苏州市“331”专项行动第二批集中督察启动 五个督察组分别进驻
完善工作报告推动城市发展
节前海鲜“涨”声响起来
“湖仁红”红满衢江畔——“八八战略”衢州画卷系列报道(9)
闻过则喜是一种境界
12345市民热线平台上周接群众反映线索2.4万多件
华强北地铁商业街18日开街 将成深圳潮人打卡新地标
市法治政府建设督导组到市食药监局督导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洈水旅游快速通道开建将打造成荆州最美旅游公路
枣强法院公开审理首起涉嫌恶势力犯罪案件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面谋划2018年重点工作
如皋摧毁一网络交友诈骗团伙 成员男扮女装组团行骗
松江区“云栖·创峰会”在阿里巴巴松江基地举行
惠济区区长马军带队组织开展联合夜查行动
紧盯脱贫目标 推动务实合作
【我奋斗 我幸福】田亚莉:剪纸是一生的事业
小区的硬化地面与车库的地面相差50厘米,车辆无法进入车库
市督导组来碣督导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