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南京GDP同比增长8%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68元

 (记者 翟玥)8月2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8年上半年南京市经济发展情况。 2018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经济运行实现了运行平稳、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质效提升的“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仲玉琪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01.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18.62亿元,同比下降0.2%;第二产业增加值2336.56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3745.90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1.9:37.7:60.4。
一、农业生产基本稳定,种植结构优化
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86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较一季度、去年同期分别提升0.4个、0.2个百分点。夏粮获得较好收成,夏粮总产量26.33 万吨,增长11.8%。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同比增长0.2%;瓜果类播种面积增长8.5%。畜禽禁养政策成效明显。
二、工业生产增速回升,供给结构明显改善
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1.16亿元,同比实际增长8.1%,增速较一季度、去年同期分别提升0.6个、2.3个百分点,增速达到近两年来新高。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增速列省内市首位。分企业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5%、6.4%、6.9%和9.8%。分行业看,全市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70.3%,其中汽车制造、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分别增长13.6%、14.0%和15.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均增长8.5%。分产品看,全市列统的22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17种同比增长,增长面达到52.7%,较一季度扩大4.5个百分点,其中钢材、轿车、手机、集成电路、发电机组等对工业经济影响较大的重点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0.7%、40.6%、46.9%、56.2%和34.7%;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645.2%、83.8%、45.7%,城市轨道车辆净增24辆,集成电路圆片生产达到万片。从工业景气看,2018年二季度工业企业景气状况调查显示,二季度全市工业景气指数达135.7,连续两个季度保持在130以上的景气区间。调查还显示,反映工业企业家对三季度企业经营状况预测的预期指数为136.7,比反映二季度企业经营状况的即期指数高2.4点,表明企业家对后期行业生产持乐观态度。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重点行业增势良好
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745.90亿元,可比增长9.4%,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增速在省内十三个设区市中排在首位,分别快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9.6个和3.0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69.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6个百分点。从主要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共实现增加值808.36亿元,增长20.9%,高于全市gdp增速12.9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共完成增加值687.97亿元,增长10.0%,高于全市gdp增速2.0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重点服务业看,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45.8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规模以上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稳定,有效投入不断扩大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3.76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一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增速创今年来新高。全市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305.99亿元,同比增长7.1%,占项目投资总额比重高达91.2%。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控股企业投资694.32亿元,同比下降0.5%;外资企业投资214.48亿元,增长10.7%;私营企业投资206.29亿元,增长9.6%。从主要领域看,工业投资602.97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完成407.39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7.6%,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5.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33.44亿元,增长11.0%,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5.3%,较去年同期提升7.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2067.87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63.55亿元,增长12.0%。民间投资1299.5亿元,增幅由去年同期下降6.2%转为增长17.8%。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48.2%,比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消费升级领域投资增长快。上半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88.4%、教育投资增长67%、居民服务修理和其它服务业投资增长17.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4.2%。
五、市场零售额平稳增长,消费升级步伐加快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0.5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对全省社零增长贡献率17.8%,位居全省第一。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682.74亿元,同比增长8.2%。从限额以上单位销售商品类别看,粮油食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保持平稳增长,分别增长6.2%、3.8%、7.2%;汽车、通讯器材、金银珠宝、家具等消费升级类相关商品增长加快,分别增长7.0%、64.4%、22.9%、21.9%,同比分别加快8.3、21.5、19.4和6.2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较快增长,增幅分别达到10.6%和11.8%。
六、进出口平稳增长,贸易结构继续改善
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320.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6%,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5.63亿美元,增长8.7%,增幅比一季度提升1.3个百分点;进口144.93亿美元,增长20.2%,比一季度回落4.8个百分点。全市对欧盟、日本、韩国、东盟等传统市场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9.8%、4.3%、19.2%、21.9%。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22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占进出口总额69.8%,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8.1%和9.6%,占进出口总额的53.7%和29.0%。分企业类型看,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6.0%、10.6%和33.6%。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761.09亿元,同比增长10.3%。
七、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68元,同比增长9.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72元,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90元,增长9.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26,比去年同期缩小0.02。居民消费支出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396元,同比增长7.5%。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135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002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7个百分点。
八、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领域价格稳中略涨
消费领域价格温和上涨。上半年,全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消费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食品烟酒类上涨3.1%,衣着类上涨0.7%,居住类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4.0%,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6%,医疗保健类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0%。生产领域价格稳中略涨。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九、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发展质量效益提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民用钢质船舶、水泥产品产量同比下降45.7%、13.6%。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利用率77.0%,大、中型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1.2%、79.8%。规模以上工业资产负债率52.9%,比一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成本为79.97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05元。财政支出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节能环保、教育、住房保障财政支出分别增长131.3%、23.0%和19.2%。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绿色智能汽车、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型电子信息行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3.6%、11.6%和10.3%。绿色智能汽车、新型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行业投资增势强劲,增速分别达到85.7%、26.4%和16.9%。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60%,达到60.4%,高居省内设区市首位,较今年一季度、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5个和1.6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效益提升。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4.86亿元,同比增长20.4%,剔除省下放金融保险业税收净增因素后的同口径增长12.1%,增幅列全省第一。其中税收收入为714.97亿元,同比增长25.6%,税比86.7%,较去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3.3%,比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85.66亿元,同比增长13.0%,实现利润总额432.25亿元,同比增长5.5%,较一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6%,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8.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
十、创新驱动成效突出,新经济加快成长
创新驱动成效突出。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0.51万户,新增注册资本总额同比增长56.2%。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上半年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14.8%。25家重点监测工业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企业内部日常研发经费支出,委托外单位开展研发的经费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0.1%、34.1%,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同比增长11.7%。新经济加快成长。新技术行业比重提升,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275.59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市工业比重18.0%,占比较一季度提升2个百分点。新产品增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13.2%,较一季度、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6个、0.1个百分点。新业态发展迅速,上半年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为245.92亿元,同比增长44.5%,占限上社零比重14.6%,比去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新服务较快增长,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高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7%、19.5%和18%。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下阶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持续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汽车零部件,何时该更换?
南浔部署2018年残疾人工作
全省多地有强降雨
10月1日起全市个体工商户可用手机“云窗办照”
11省植保专家观摩洞口县稻水象甲防控示范区
2018上半年南京GDP同比增长8%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68元
做好“五个表率” 贡献更大力量
春意盎然古村韵 不负春光不负你
浚县公安局三项措施加强队伍管理
智能装备产业带动长沙工业抢占先机
河北区着力抓好网络运营安全工作
武夷山市5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148030万元
2017年全市查处侵权假冒案件244件涉案金额近60万元
京东双十一优惠券
德技兼备的“刀尖舞者”
全国社工考试将于6月举行 报名截止时间为4月16日
广东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449箱问题啤酒被销毁涉案货物价值19152元
阳山花苑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月底竣工
节前工作莫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