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自编春联送乡邻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2月17日,农历正月初二,位于东明县城北10公里的菜园集镇井庄村,笼罩在浓浓的春节气氛中,大年初二是“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的好日子,在此起彼伏的鸣笛声中,一辆辆小汽车、电三轮踩着节日的喜庆,来到了这个不太起眼的小村庄。“舅舅新年好”、“姑父,狗年大吉”……村子里的热闹在春节期间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迎客人的、串门的、拜年的,一见面即抱拳拜年,村头街口尽是聊天、唠嗑的人儿。
   68岁的井洪昌和村里人一样,揣着祝福出了门,除了给邻里拜年,他要迎接前来走亲戚的妹妹一家。“舅舅,听说您自己编的春联都被书画院收录了?都贴进咱村子里的千家万户了?”打一见面,外甥王亚伟就打听起舅舅的“光荣事”,能给村里人写春联,还被书画院的书画家们撰写,在不起眼的小村子里,这绝对是大荣耀,何况,这些对联除了书写新春祝福外,字里行间还涌动着百姓对党和政府浓浓的感激。
   “我也没写几副,主要是写了关于扶贫、小康等一些宣扬国家政策的对联,都贴近邻居家,你二舅家就挂着呢。”井洪昌掰着手指头乐呵呵地说。眼看众人好奇于哥哥的对联,王亚伟的二舅井吉雷立刻领着大家到家中去参观。推门而入,干净的院落,宽敞的房屋,白刷刷的墙壁,还有漂亮的装修吊顶,家电也一应俱全,看得出,井家兄弟的生活过得不差。热情的井吉雷已把瓜子、花生、香蕉、苹果摆上了茶几,一边指着门框说,“这几副都是俺哥的大作。”
   上联:“实行计划生育好”,下联:“科学发展比人强。”横批:优生跟党。语言朴实,却写出了计划生育政策落地生根得人心。“党的政策确实是好啊,让农村发展了,农业增效了,农民富裕了。尤其是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很感慨,所以门前贴的对联都是真情实感而不是买的千篇一律。”井洪昌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个记录本,“这些是我自编的春联原稿,写完以后都被县书画院的书法家们去撰写了,免费送到了附近村镇的村民家中。”
   “全国人民齐欢唱,主席指向新太阳。幸福路上奔小康,人人享福足安康……”井洪昌一边吟读,一边展示。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68岁的井洪昌只有初中文凭,虽然没有接受过高学历教育,但喜爱写作,自1975年开始,他便开始坚持创作,经常书写、记录一些生活中的事件,如《计划生育之路》、《亲爷俩挣儿子》,期间撰写的文章既有村里的故事,也涉及社会政策,虽然没有发表,但陆陆续续也多达20余万字,这次感慨于党的好政策,才有感而发写下10余副春联赠人。

我市档案目标管理认定工作上台阶
聚焦园区经济发展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南充新闻网频道代理公告
甜瓜飘香季农民笑开颜
市国地税部门联合召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座谈会
七旬老人自编春联送乡邻
芜湖旧事|贞洁堂记:封建妇女的血泪史
三亚惊现史前巨兽"巨齿鲨"?杰森-斯坦森、李冰冰都来了!
43天,嘉祥光大能源发电项目顺利开工
休渔宣传进市场
小店区刘家堡乡人大召开辖区区人大代表座谈会
“阳明在绍兴”史料展馆将开放
泰州市人大常委会来通 考察城建交通工作
中残联来连调研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
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留守一族”不孤单
1000万补助离你有多近?不看根本想不到!
车站迎来节前最后一波客流高峰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特色种植助力乡邻脱贫致富
义写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