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门峡的发展史上,创新成为与时俱进的主旋律。
1957年前后,在以大坝建设为标志的“一次创业”阶段,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在新中国水电史上创造的“第一”数不胜数:我国在黄河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第一个采用机械化施工,第一个在大江大河上进行立堵进占截流,第一个安装14.5万千瓦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第一个混凝土年浇筑量超过100万立方米,首创“蓄清排浑,调水调沙”的水库运行方式……
“鬼斧神工作天险,人工民斧险为夷。”大坝建设中创新性、创造性的壮举,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足以令三门峡人永远骄傲。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1957年4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的社论《大家来支援三门峡啊!》中写道:“这个工程要在一条以险恶著称的河流上,建成一座长达八百四十公尺、高约一百一十公尺的拦洪发电大坝,把凶猛的黄河拦腰切断,可想而知,它的施工技术多么复杂……”
这样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大坝建设者是凭借怎样的精神完成的?创业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担当精神……其中创新精神不可或缺,而且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坝建设者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论断,不断进行发明创造、改革创新,这种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使他们得以在奔腾汹涌的黄河上“开天辟地”,成为征服黄河的英雄。
创新是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表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生机,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有活力。在以矿产开发为标志的“二次创业”阶段,全市立足“黄”“白”“黑”等优势资源和比较扎实的工业基础,突出工业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主要经济指标一度在全省名列前茅,进一步确立了工业强市的地位,谱写了“二次创业”的崭新篇章。
作为全国第一家量仪企业,三门峡中原量仪厂建成投产,填补了中国不能生产气动量仪和电动量仪的历史空白,并逐渐形成了支撑中国制造崛起、托举中国制造跻身世界强国的根基。中原量仪厂的成长壮大,正是三门峡人民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继承和弘扬创新精神的生动实践。
唯创新方能进取。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决定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创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源泉。
经济进入新常态,三门峡面临资源困境,转型发展刻不容缓。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根本的动力在于改革创新。有改革才有动力,有创新才有出路。
从戴卡轮毂等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到速达电动汽车取得生产牌照,产业集群培育有了新突破,再到义腾新能源、承明光电打造完整产业链,发展充满新动能……全市各地以创新为突破口,在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机制和发展体制上狠下功夫,努力实现以“黄”“白”“黑”著称的资源型城市到打造“黄”“白”“黑”“红”“绿”“五彩三门峡”的华丽转身。
2008年8月3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暨“义马经验”高层研讨会在义马市隆重举行。与会人员就进一步总结、深化和推广“义马经验”达成了共识。义马市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经验,在全国首创“群众工作局”和“群众工作部”,受到广泛关注。
2017年11月16日,全国金融扶贫现场观摩会在我市召开,通过听取汇报和现场观摩,与会人员对我市及卢氏县在金融扶贫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给予充分肯定。我市在金融扶贫方面探索出的“卢氏经验”,为金融扶贫工作探索了路子、提供了示范,为全国、全省脱贫攻坚大决战贡献了强劲的三门峡力量。
60年来,三门峡人民一以贯之地秉承着创新精神,一次又一次地站在新的起点上。目前,三门峡进入到了以转型创新发展为标志的“三次创业”时期,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立足更高目标和更大追求,今天的三门峡更需要不断弘扬创新精神,坚持改革创新,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作为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改革创新中集聚动能、释放活力。
面对永无止境的实践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精神,勇于开拓创新,拒绝因循守旧。只有这样,才能在挑战中找到机遇、在攻坚中拓展空间、在深化改革中理清思路。
要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理念。全市上下要把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创新发展上,形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中,把科技创新等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优先考虑,用创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问题、挖掘发展潜力、培植发展优势、开拓发展境界。
要保持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目前,三门峡处于稳增长、保态势的关键时期,突出“三量并举”,坚持“三管齐下”,加强“三农统筹”,注重“三力联动”,急需创新驱动和创新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想为、敢为、勤为、善为”,持续以改革的推动力破解新难题、以开放的带动力增创新优势、以创新的驱动力打造新动能,打造我市转型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要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宏伟事业。全市上下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地释放创新潜力,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60年来,创新精神早已植根于崤函大地,融入三门峡人民的血脉之中。当前和今后,我们要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锐意进取,砥砺奋进,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书写三门峡转型创新发展的新篇章。(本报评论员)
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福州市工业设计中心的通知
温州市3.3%儿童患有哮喘 不少与尘螨有关
杨智崔永辉调研荆州党校等四校迁建和改扩建等工作
与多个单位村居调研座谈 张耀洪:创新实干共谋发展
淄博市在全省首推 盲人数字阅读工程
弘扬创新精神 助推转型发展
廉江市:省办公厅领导到我市调研“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
市交警支队对一中新校区高考考点进行现场勘察
城市里流浪的小动物该如何管?
鸡西市图书馆开展文化进万家 送书进军营活动
烟台今年接待游客要突破8000万人次 将引入主题游船
网传阆中某村支书挪用扶贫款 镇政府:已介入调查
省县联合“校园科普巡展” 给孩子的“科技梦”插上翅膀
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顺利通过第六次国家实验室认可评审
南阳市卧龙岗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 棚改项目启动
市供热办下发供热调度令 以稳供热“迎战”大降温
保定无线电管理局查获2起“黑广播”
合肥法律顾问制度年底实现社区乡村全覆盖
美丽乡村处处好景致
贵阳退休老人想上班 希望发挥余热还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