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传承人:“雕刻了的丝绸”如流淌的乡愁


新华社石家庄10月14日电(记者白明山)春意盎然的鹊闹枝头,国色天香的花开富贵图……在河北定州孟家庄缂丝传习基地,一幅幅图案逼真、色泽鲜艳、正反如一的缂丝作品让人流连忘返。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这个基地接待游客人数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我从小就喜欢缂丝。”45岁的基地负责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传承人程苗欣说,“小时候,奶奶做刺绣或是缂丝,我就坐在旁边看。”
程苗欣从屋内拿出一块布料,布料上的文案颜色明快,布面平整。“看,这就是我奶奶留下的,虽然年头久了,可这颜色、花纹,都跟新的一样。”
定州缂丝,被誉为“雕刻了的丝绸”,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代,孟家庄村成为缂丝贡品产地和丝织品交易地。
随着北宋与南宋更替,政治和经济中心南移临安,缂丝也由发源地定州迁移到了苏杭一带,缂丝有了“北有定州,南有松江”之说。
程苗欣说,传承这一古老技艺,既是对奶奶的纪念,也是骨子里对缂丝美妙技艺的喜爱,更是流淌在血液里那股魂牵梦萦的乡愁。
“起初只是觉得红红绿绿很好看,越钻研发现学问越多,再也撒不开手了。”
为此,她两次专程到苏州学艺。“我尝试着把千年以前失去的技艺拿回来。我从感兴趣的花鸟等简单图案学起,一点一滴的摸索积累。直到2005年,才尝试做大幅作品。”不知耗费了多少丝线,用坏了几架织机,程苗欣终于熟练掌握了缂丝这门古老的艺术。
程苗欣说,缂丝工艺费时费力,一天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甚至10来个小时,现在年轻人很少有能坐住的。现在国家特别重视传统文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学习、传承缂丝技艺。

龙岗区收听收看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工作会议
长春市计量检定测试技术研究院帮助企业发展 提供优良服务
500余名舞者共聚鼓乡 激情展演优美舞姿
猛犸象牙亮相哈洽
市委政法委召开2018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 闫五一主持会议并讲话
缂丝传承人:“雕刻了的丝绸”如流淌的乡愁
去哪儿网被取消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会员资格
镇运会社区少年男子组篮球比赛开赛
打出品质牌走出国际范
80后青年黄海声探索红木工艺品电商运营双模式
汤圆味美寓意好 但这8类人群吃了对身体健康不利
第七届山东文博会今日开展:逛展“攻略”在手 好看好玩的全都有
《“萌小包”廉洁自律微课堂》第二集 《校友会》
托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第十次调度会召开
我县举行9.30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
蓬溪县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日活动
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承德市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的通知
农科院推出蔬菜绿色生产新模式
湿雨伞弄湿地面造成安全隐患 下雨天请管好你的雨伞
青岛脸基尼大妈海水浴场扎堆游泳 成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