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供销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供销综合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供销社系统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加快经营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
(一)创新为农服务体系取得新突破。一是积极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强化基层为农服务能力,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3个,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9个。其中,富县供销社领办的富健养殖专业合作社、绿园果业专业合作社两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高塬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十佳专业合作社,富县供销社还同农民合作组建生态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河西生态田园综合体,积极发展乡村生态采摘、垂钓等生态观光业,打造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新体验。延川、志丹、黄龙、宜川等县供销社组建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参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挥聚合优势拓展新型业务。志丹县供销社创办百川中药材供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采取“供销社+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种植黄芪7407亩,积极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二是坚持改造与恢复并重,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基层社发展。宝塔区蟠龙供销社把年长体弱、不能干事的老职工进行剥离,进行资产重组,吸收村干部参与,组建一个无遗留问题、债务负担、适应现代农业需求、为农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的新型基层社——米粮川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同蟠龙供销合作社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并投资200万元,新建营业面积290平米的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和农资、日用消费品供应、电信代理等多方面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的赞誉。三是吸收社会能人加入基层社,发挥能人带动作用,壮大基层社实力。宜川供销社吸收当地经济能人,引进社会资本20万元改造壶口供销社,建成了3间营业用房、5间冷库、5间库房,同时注册成立了宜川县忠辉果业专业合作社,依托壶口瀑布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和壶口基层社地理位置优势,营销苹果、酥梨等农特产品,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壮大了自身。四是吸收农民入股,增强基层社群众性,搞活基层社经营。志丹县旦八供销合作社吸收农民入股,以股份制的形式组建“志丹县连国农资配送中心”,开启区域性农资连锁配送营销服务的路子,从事农资商品和农副产品的营销工作,并购置农用车一辆提供全程服务,服务范围辐射西川四个乡镇。五是以资产资本为纽带,走联合发展的路子。延川县张家河基层社以资产入股,联合延安映山红工贸有限公司建立起年产2000吨的红枣醋饮品加工厂。安塞区供销社12个基层社全体200多名职工入股,和安赛区社在县城一起修建起了地下2层地上6层约11000平方米的商贸大楼。
(二)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土地托管为重点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主渠道。开工实施农村综合服务中心2个、农村综合服务社5个、物流配送中心1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个。组织开展“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和“基层社标杆社”创建活动,集中创建65个农村综合服务社星级社和3个基层社标杆社,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系统加快发展。市、县区供销社发动社属企业、社领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全市已落实土地托管面积累计达到2万多亩。延安供销集团公司通过采取保姆式“全程托管”一条龙服务,在宝塔区蟠龙镇及安塞区建华镇托管种植优质谷子5045亩,将农民弃耕多年的撂荒地、水毁农田托管起来,进行了田间土地整理、田间道路修复,采取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机械化耕作,购置大型拖拉机3台、旋耕机3台、播种机4台、覆膜播种机3台、还田机1台、收割机3台及其他辅助设备,并同延安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合作,将托管的土地列为实验田,派出农业专家实地跟踪指导,选用良种,精耕细作,发展有机生态农业,每亩施用两千斤羊粪、牛粪等农家肥,有效破解了土地经营散、农技推广难、种粮效益低等难题,走出了一条分户承包与现代农业有效对接的规模经营之路。集团公司还投资200多万元,建设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1处,占地面积3亩,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改造、建设粮库、农资库、农机具库900平米,库房场地硬化3064平米,道路硬化402平米;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包装中心和特色农产品销售中心,走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延川供销合作社采取农民出地、联合社出资、统一管理、按股分红的办法,托管土地10865亩,主要包括3000亩小杂粮(谷子)生产基地;3000亩竹柳基地;2000亩红枣基地;2000亩苹果基地;865亩大棚和种苗基地。农民将自己的土地托付给供销合作社打理,收获按毛收入的4:6比例进行分成。供销社按川地每亩400元,沟坝地每亩200元,山坮地每亩100元,经济林每亩500元支付给农户作为保底费用,两种分配形式取其一。黄陵县完成隆坊星星沟、太贤、仓村、双龙村级星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工作。
(三)加快推进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201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市社积极引进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来延投资建设农产品物流园,经过大量的协调工作,项目于2017年3月份正式开工,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2800万元,一期工程水果交易区和干调交易区已封顶。我们已与中国农批公司达成共识,努力建成辐射陕甘宁蒙晋的中心批发市场,并且以此为龙头,逐步向下延伸改建新建农贸市场,最终将形成覆盖全市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引导县区供销社充分利用基层社场地开展市场建设。近年来,黄陵、甘泉、安塞、富县、吴起等县区供销社改造、兴建了一批农贸市场、超市,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基层社自身收入。富县供销社组建了集团公司,对供销集团公司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改造整修,硬化地面2000平方米,新修仓库2座,修缮库房29个,修缮商住楼43间,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并同陕果集团签订了农资销售协议,利用陕果集团的资金优势和供销社的销售渠道开展农资销售合作经营。
(四)探索农村流通服务网络新模式。市供销社高度重视“互联网+”,主动探索建立新型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引导推动全市各级供销合作社和社有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为百姓提供便利。市县采取广泛合作,目前已建立区域性电商运营中心5个,电商服务社14个,延安供销集团公司围绕为农服务宗旨,把重点放在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电子商务上,着力走一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之路,建设了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平台,开通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并结合土地种植托管,积极推进农产品中心建设的筹划,将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销售融为一体、同步推进,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黄陵县供销社积极开展合作,组建易佳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了线下体验店3家,汇集县内各类名优农特产品。吴起县供销社组建了吴起县华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设了11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1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展示和体验区,建设200余平方米体验店1个,100余平方米配套仓库1个,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和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志丹县供销社通过吸纳社会能人和闲散资金,由社属供销总公司以参股的方式,注册成立了志丹县绿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我市将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创新商业模式,在进一步完善县域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网络资源,进一步抓好平台建设,在保障农业生产、畅通农产品流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对于活跃农村流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上下贯通、横向联合、遍布乡村”的综合经营服务体系。

临邑县“四项机制”助推安全生产工作
秦皇岛开发区2018年第2次工委会议强调 努力增强“八种本领”狠抓重点工作落实
贵阳市开展“汽车维修质量月”活动
新时代新风采 传递榜样力量——兴宁区举办“讲好兴宁故事”先进事迹典型人物宣讲活动
高考进入冲刺阶段 卫生专家给考生及家长支支招
延安市供销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初显成效
合阳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我市交通、铁路等部门全力做好春运保障工作
江习高速预计6月30日通车 主城至四面山1.5小时可到
市领导督办重点提案
三亚首届“候鸟型”人才对接洽谈会29日上午举行
吉林石化两年三项目问鼎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
市财政全力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区闲置农房激活 与金融合作正式启动
市统计局“三举措”高质量完成2017年乡卡联网直报工作
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全州特色产业托起乡村振兴新希望
怀化市前10月到位资金520亿元
全市公务接待工作会议召开
当初相亲因看对方顺眼 成了 如今互看52年不厌 依旧甜蜜
[武侯区]武侯区组织收看消防安全相关视频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