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陈俐丽:让视障人士也能“看”电影


  ■文化志愿者陈俐丽给视障人士讲电影受访者供图
  电影开始了,没有熄灯。
  “这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电影。电影根据甘肃庆阳中学生李勇的真实事迹改编……(石娃)从小没有了妈妈……石娃为了既照顾好爸爸,又不耽误学习,决定背起爸爸上学。”这段话不是电影《背起爸爸上学》里的旁白,而是一位电影讲述人自己写的串词。
  一间明亮的办公室,没有大银幕,只有一个普通的led显示屏,来“看”电影的20多位观众,全都是视障人士。电影讲述人声音甜美,语气温和。他们聚精会神,侧耳倾听。
  讲电影的人名叫陈俐丽,一家私企老板,也是一位资深文化志愿者,现在是南城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的辅导员。去年10月,市残联、市文化馆联合启动“心目影院”项目,让东莞的视障人士也能“看”电影。喜欢挑战自我的陈俐丽毅然加入了“讲电影小组”,她也是第一个为视障人士讲电影的东莞文化志愿者。
  电影看了不下20遍
  心目影院,顾名思义,为视障人士开启“心目”,让他们也能享受电影艺术带来的乐趣。通过电影讲述人描述画面里的信息,配以电影的音效,视障人士可以深入了解画面内容,欣赏和感悟电影艺术的魅力。
  “看”电影过程中,视障人士获得信息的多少,与电影讲述人有很大的关系。“不是对着串词读就可以了,没那么简单”。为了讲《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陈俐丽看了不下20遍,直到对电影的情节、镜头、细节等了然于心。讲的时候哪里停顿,停顿多久,如何阐述,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如描述树有多大、河有多宽、楼有多高,不能用计量单位来形容,要用更形象化的语言,如“他们家外有一棵两人合抱粗的树”。
  采访当天,陈俐丽给记者看了她写的串词,a4纸打印,整整12页(小四号字),上面用红色的笔做了一些标记。“这是修改6次后的版本”。初稿成型后,陈俐丽就坐在电脑前,边看边念,一遍一遍地看,一遍一遍地改,反复推敲。

弘扬冰灯艺术 繁荣冰雪文化
苏州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实现从“有人管”向“管的好”转变
东港1—4 月财政收入逾14 亿元
万亩高丽参产业园项目签约
路怒症发作 苏州两车主一个被打一个被拘
文化志愿者陈俐丽:让视障人士也能“看”电影
全市项目投资工作现场会召开 刘超 付康出席 赖俊 瞿永安汇报北川有关工作
【我奋斗 我幸福】电商奇人刘久富
邱县行政审批变坐等上门办理为上门代办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李春奎:年底大家可以坐飞机去巫山看红叶
要求“护航”!保核协议 伊朗向欧洲提3条件
湘潭殡仪服务迈入崭新阶段
住新房,有产业,有存款,娃他舅日子越过越好咧
以“活动+展览”零距离接触三水非遗
2018南通市教育机器人竞赛昨开赛 2300多名选手现场角逐
营山县召开2018年法制工作会议
永定区南庄坪街道办事处毛坪村锌镉矿渣处理与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2018年济南市考试录用公务员面试启动 王桂英巡视考点
连夜施工工作人员熬红了眼 力争清明前完成万达路段管道修复
住宅区应配置 厨余垃圾收集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