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贞正在采摘草莓
烟台新闻网2月24日讯(ymg记者 姜乾 通讯员 李梦 摄影报道)一座草莓大棚的租金收益有多少?莱阳市古柳街道夏庄村给出响亮回答:可以帮助8个贫困群众脱贫。
昨天,走进夏庄村,家家户户张贴着喜庆对联,处处透着新春的气息。在位于村南的扶贫大棚内,村民陈贞穿着单衣,正沿着地垄采摘草莓,她时而抬头拂拭汗水,脸上洋溢着笑容。
这座大棚占地2亩,经营权归属村集体,但陈贞却依靠着劳务报酬,维持着一家4口人的生活。
“这一季种的是草莓,之后计划种植西红柿或者黄瓜等蔬菜,棚内一年到头不空闲。”陈贞说,她在此打工,一小时工钱为8元,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确保出‘全勤’,算下来月收入接近2000元,“有这一笔稳定收入,俺很知足,起码孩子的上学费和一家老少的吃饭问题有着落了。”
陈贞的命运颇为坎坷,她自己身体有恙,不能干重体力活,加之去年她的爱人去世,留下了她与两个孩子以及年老的公公相依为命。
“以前也曾到附近的工厂打过工,可是由于那时爱人生病、公公身体不好,我还要照顾家庭,时间不固定,人家不太愿意要。”陈贞说,正是因为家庭拖累、没有稳定经济来源,她们一家生活过得特别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现在,有了大棚劳务收入以及担当村庄保洁员工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夏庄村位于古柳街道办事处最西南的位置,不具备地理优势,加之早期这里曾是一条河道流经之处,土壤下沉淀着厚厚的沙子,地力贫瘠,无法发展优势产业,只能种植粮油作物,被认定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贫困户最多时达48户、贫困人口88人。
“村庄大部分地表土壤只有40公分左右厚度,下面就是沙子,种啥也不长,村民每年的收成都入不敷出。”夏庄村党支部书记鲁海达说。
决胜小康,不能让一人掉队。3年前该市委派“第一书记”程一耕驻村帮扶,帮助村庄先后争取扶贫资金120多万元。经过广泛征求意见、村“两委”商讨,村庄决定分两步规划蓝图,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继续从土里刨食,进而摘掉“穷帽子”:第一步,对村庄水库实行清淤扩容,即保障了灌溉水源,又得到肥沃土壤。第二步,对村南部分沙质土壤进行挖掘,并重新覆土。
“你看,那两座人造的山丘,就是我们挖出的沙子和淤泥。”鲁海达手指不远处说,两步规划完成后,村庄对新覆上的肥沃土壤进行平整,并大量施用土粪,再利用扶贫资金和自筹资金共计140万元,建成了总占地20亩的4个温室大棚和道路、滴灌等配套设施,由此贫困村有了支柱性优势产业,让村民看到了奔头。
4座大棚,尽管全部建在夏庄村,可是利益分配却不同:1号草莓大棚租金定为每年3万元,收入全部归夏庄村集体,用于扶贫事业支出。2、3、4号租金则由古柳街道办事处整体调配,夏庄村享有优先使用权。
草莓大棚建在村庄,却不愁销路。该村主打生态牌,依托电子商务,已经卖到莱阳各个社区,甚至有许多人慕名前来采摘。“电商帮我们拓宽了销路,而且这种方式不压资金,尤为契合村庄的实际。”鲁海达说。
规划建设草莓大棚,而且将它们“落户”在村南的位置,这是夏庄镇立足“远景”的超前谋划。根据介绍,莱阳闻名的旅游景区———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正在谋划综合开发,其规划的停车场区域离4个草莓大棚仅一河之隔,直线距离约400米。“一旦地质公园项目开发建成,肯定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届时我们便可以适时开展采摘游和农家乐,全力承接旅游人群,一方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拓宽致富门路,实现村庄经济的大幅迈进。”鲁海达满怀期待地说。
未来的“钱景”还未可知,但是草莓大棚这一甜蜜的产业已经让村庄尝到了甜头。今年,村庄计划在成立专业合作社,规范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再建设2个温室大棚,并发展露天草莓种植,全面叫响“生态草莓”招牌,让村民打个“翻身仗”,让村庄摘掉“穷帽子”。
“在政府的帮扶下,只要有一双手,只要有志气,就能脱贫致富。”鲁海达信心十足地说。
蚌埠市台办开展精准扶贫
吉林省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 推选巴音朝鲁为团长
下乡义诊
写雷歌唱雷歌 营造扫黑除恶浓厚氛围
广西首档创新创业真人秀全面启动
【新春走基层】扶贫大棚播下“致富种”
台吉管理区二工村社区开展党员分类管理工作
新余农商银行开展作风建设整顿
关于《本溪市早期棚改小区维修改造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13项具体标准,武汉物业行业优化小区环境迎军运
淮安首届公益养生养老博览会开幕
全省党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
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 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上来
宜宾缉查布控系统精确识别违法车
“亡羊补牢”, 须从中小学校园入手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组织收听收看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电视会议
朝天区三举措严打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厉害了我们的蜀黍!三天连抓三名逃犯!
唐湘林深入零陵双牌冷水滩调研乡村振兴等工作
南沙开发区与诺贝尔奖获得者 科学联盟开展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