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城市的独特文化印记——写在中国科幻文学四十年高峰研讨会在我市举行之际

  当中国科幻文学经历了40年的“奋斗史”,向着更高的目标走去时,10月10日,一场“中国科幻文学40年高峰研讨会”在我市举行。
  也在这一天,以我市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命名的刘慈欣创作研究工作室将正式揭牌成立。
时光拉回到2015年,厚积薄发的刘慈欣凭借他创作的《三体》,一举获得“雨果奖”,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至世界级水平,成为了40年来中国科幻文学的顶峰之作。
故,这场高峰研讨会与我市结下不解之缘。
自信的脚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推动城市进步的深层次力量。文化优势是最难以替代模仿的优势。我们阳泉人有理由为之由衷点赞。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发展,是最持久、更深沉的力量。
在筹备过程中,这次研讨会受到国内科幻界朋友的关注。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廖奔,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山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杜学文,《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科幻作家王晋康、赵华等专家学者将共聚一堂共话文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研讨会的举办无疑会给中国科幻创作以及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新活力。
这里,不妨将主办、承办方开列展示——
主办单位: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山西省作家协会、中共阳泉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阳泉市文联。以上各部门、单位,齐心协力,为会议准备做了大量工作。
10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市内外媒体的同仁普遍对这次研讨会和我市成立刘慈欣创作研究工作室给予高度关注,近乎一致地认为:“中国科幻第一人”刘慈欣是一张文化名片,在刘慈欣的家乡——阳泉市成立刘慈欣创作研究工作室,是阳泉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阳泉文艺事业乃至中国科幻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这样说:本次研讨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总结回顾中国科幻文学40年发展历程,共同探讨《三体》对中国科幻的重要影响与价值的盛会;是落实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战略,以文化产业带动阳泉经济转型,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全力打造阳泉文化名片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意义。
城市的骄傲
刘慈欣及其《三体》是阳泉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娘子关发电厂担任计算机工程师的刘慈欣,利用业余时间出版了13本小说集。主要作品包括7部长篇小说、16篇中篇小说、18篇短篇小说、9部作品集,以及部分评论文章。他的作品蝉联1999年—2006年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获得了2010年赵树理文学奖、2011年《当代》年度长篇小说五佳第三名、2011年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奖、2010年和2011年两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科幻作家奖、2012年人民文学柔石奖短篇小说金奖、2013年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奖金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015年,刘慈欣更是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当年2月,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美国星云奖提名。8月23日,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也是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9月,刘慈欣获第26届科幻银河奖特别功勋奖。10月,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该等级勋章只有获得国际最高科幻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作家有资格获取。
影响持续发力。2017年6月25日,刘慈欣凭借《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了世界级科幻奖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2018年7月12日,idg资本宣布正式聘请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担任“首席畅想官”。
一路走来,刘慈欣站到了世界科幻界的最前沿,让140万阳泉人为之自豪和骄傲。
如今,刘慈欣集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会员、阳泉市作协副主席、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等身份于一身。
对于刘慈欣创作研究工作室的成立,主办方介绍,工作室成立后,将建立和完善刘慈欣个人文字档案;支持和帮助刘慈欣进行作品创作,为其开展创作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帮助和支持开展对刘慈欣科幻文学的研究;协助和支持刘慈欣开展对我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公益文化活动以及投资兴业事宜等工作,把工作室真正打造成阳泉市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品牌。
期待中展望
文化产业在阳泉的土地上风生水起,既得益于悠久的文化积淀,更顺应着时代的发展潮流。
建市70多年来,阳泉吸吮着三晋文化的天然纯朴,浸润着文献名邦的灵气神采,融汇了四海八方的广博气概,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精神品质与文化神韵。不仅仅是科幻文学发展达到世界级水平。近年来,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植根阳泉生活,遵循艺术规律,提高原创能力,积极创作生产以“中国梦”为主题、葆有人民情怀的艺术作品,完成广播剧《刻花流年》录制、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共第一城》和晋剧《砂锅情》文本创作、广播剧《侯明华》剧本初稿以及廉政微电影《归》《秘密》剧本创作。《卫国岁月——娘子关1937》《保晋风云》《阳泉古风图说阳泉传统特色文化》《历代名人咏阳泉阳泉市书法作品集》《阳泉市文学作品精选》等一批图书出版发行。“2013~2015年度赵树理文学奖”中,史辉华、侯讵望的《伏击》获影视戏剧文学奖;贾彩青的《树世界》获中短篇报告文学奖。在山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奖中,市文联摄制的《狂飙为我从天落》获优秀纪录片奖等。
“文化发展”焕发勃勃生机,“文化+”多元融合发展态势强劲。201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4.15亿元。2014年,为4.28亿元。2015年,为5.09亿元。2016年,达到5.52亿元,呈逐年增长态势。到2017年底,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发展到1122家,呈现出体系不断完善、业态日益丰富、动力持续加强、市场有效拓展、主体更加多元的良好态势,为我市的转型发展大局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新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连续多年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山西省文博会后,主题为“文化引领、聚力转型”的阳泉市首届文化产业(产品)展示会于前不久在我市成功举行,为挖掘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新、引导文化消费、加速我市文化产业市场化进程搭建了广阔平台。
登高望远,放眼往来,正是本着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态度,通过加大政策落实、加强推介招商、强化服务企业、搭建文化产品展示平台等举措,阳泉初步形成了工艺美术业、网络文化业、歌舞娱乐业、演出业、艺术品经营业、印刷业、出版物发行业、广播影视业、文化创意服务业等多门类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谱写了回应时代要求的磅礴乐章。
长风破浪会有时,风物长宜放眼量,阳泉一定会在“文化+”融合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喜明 郁静)

市安监局节前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赏古城夜景 度欢乐中秋
【H5】宜宾最萌代言——“宜小竹”驾到
淮北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淮国土告字[2018] 08号
【思享家】金键:新时代更需突破互联网核心技术这个“命门”
标注城市的独特文化印记——写在中国科幻文学四十年高峰研讨会在我市举行之际
城区主要街道均配套充电桩
松滋法院:转变司法理念完善破产案件审判机制
海进江,稳稳地前行——舟山日报记者跟随“江海直达1”首航日记
春节期间岳阳电网最高负荷将达180.4万千瓦
《舌尖上的中国》推出第三季 延续中华美食文化热
白狐钻进体育馆 大大方方玩一圈
今年内城市五区各规划建设一个公益公墓
新邵县多举措力促义务教育大班额平稳“消肿瘦身”
方城县:县水利局: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保障脱贫攻坚战
蓝山县公路局:“千里眼”监测治超 超载车无处可逃
做好道路运输安全工作
贪小便宜吃大亏 十堰男子低价买游戏币被骗万余元
万江分队严抓文化市场安全工作
滁城一些老旧小区楼道“脏乱差”待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