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平:胡同之治重在宜居


“有小时候的感觉,但比那时候好多了!”面对整治一新的草厂地区胡同群,好几辈儿住在这的老街坊们连连称好。从私搭乱建、垃圾成堆、脏乱无序,到整洁大方、错落有致、安静闲适,居住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确让人无限感慨。
胡同是老北京生活的缩影,一个“老”字,决定了胡同整治不能脱离固有的历史风貌,不能撇下一砖一木里那些古风民俗、市井人情。这种基本机理,不是单纯的仿古做旧,而是既得其形,更蕴其神。从草厂地区的整治实践看,不仅恢复了这片京城唯一南北走向胡同群清末民国时期的风貌,而且坚持以各个院落能看得到的最早的历史痕迹为标准,保证“原汁原味”,老街坊们的“儿时记忆”又回来了。
对于居住其中的人们而言,胡同整治的意义在保护,更在宜居。“不方便”“不舒适”,曾是很多老街坊对胡同生活的共同记忆,共住大杂院、排队上厕所、违建随意搭、垃圾到处扔,这样的环境显然谈不上美好。因此,如今的胡同整治并不等于简单的风貌恢复,而是一场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生态重塑。
就拿草厂地区来说,这里的胡同构造大都狭窄曲折,平均宽度只有1.5米到4.5米,在这小小的螺蛳壳里兼顾保护与生活,只能在细节处多多用心。见缝插绿、立体播绿,实现胡同四季有绿;主食厨房、便利菜店,配建设施一应俱全;拆除违建、架空线入地,抬头仰望蓝天即现;雨污分流、消除异味,社区公厕华丽升级,冬天洗手也有热水……这些街头巷尾“细碎小事”的精雕细琢,不仅给了胡同光鲜亮丽的“面子”,更给了居民整洁舒适的“里子”。
今天,胡同街巷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难度很大,因为胡同之小在空间,胡同之大在生活,必须在原本有限的空间里做好减法、更做好加法,满足老百姓不断升级的生活诉求。在草厂地区这一轮整治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系统性谋划:引入顶级酒店管理集团,以先进理念提升整个地区的环境水平和品质。成立小院议事厅、养犬自律会、养鸽协会,让居民参与胡同治理共同巩固整治成果。这些都说明,只要找准方式做好加法,老胡同完全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更新。
风貌保护和环境改善是胡同之治的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让老城有传统的烟火味,又不失现代的便利度,才能让人们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满满。

关于《沈阳市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政策解读
我市金融系统扩大对外开放 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商务部印发通知推动高品位步行街建设
淮北市防空防震办及时排除烈山黄桥井仪器故障
太湖县召开党政正职综合考核领导干部会议
京平:胡同之治重在宜居
西安已有600万人通过12333服务热线解决问题
开发区:部门联动美化市容环境
江苏抽查车用汽油产品质量 3%不合格
湖州春季惠民房交会明天开幕21个楼盘等你挑
市河长制办公室主任于冀川赴名山区解放乡银木村检查河长制工作
宁德市专利权质押贷款专利评估费补贴开始申报
贵州日报评论:“千企改造”助力企业驶向广阔蓝海
《黄山风景区有偿救援实施办法》专家论证会召开
我省启动“四川扶贫”集体商标注册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任免刁勇等工作人员职务的通知
我市城市公园环境如何?市民纷纷点赞
澧县审计局三项措施确保节日风清气正
关于对部分单位办事事项进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试点的公告
管好流浪狗需要立法“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