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人生百味,感悟生活真谛。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寻常人物不寻常的心路历程,发掘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一面;在这里,你能走进不同人的生活故事,细细品味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这里,你能触摸到每个人最柔软的内心,为心灵拂去烦躁社会的尘埃……
如果你有很多话一言难尽,有很多话想要一吐为快,都可以联系我们。
讲述信箱:
864162608@qq.com
讲述热线:3012762
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资料图片
记录:张金华
1938年2月至3月,陈毅在开化华埠集结组编新四军。如今80年过去了,当地的人们仍在口口相传当年的故事,回忆那段红色往事。
我的外公张思泮当年曾经参加过革命。由于形势突变,组织命令他原地待命,后来,能够证明他真实身份的同志都牺牲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外公的身份终于被组织认可,享受了优抚政策,村里因此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村。
一个命令,将近半个世纪的等候。在开化这片红色热土上,相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用赤胆忠心诠释了坚定的信念和不变的初心。
而早年与组织失联,未能继续参加革命,这是外公一生中最遗憾的事。外公生前经常给我讲过去的事情,并常常对我说:“三营一百多号人呐,就我一人还活着;活着,就要好好珍惜、好好努力。”今天的我们,应当传承红色基因,铭记祖辈的嘱托,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外公为红军筹集经费采办物资
民国三年(1914),外公出生在开化三十四都厚坂村(即后畈村,今为城畈村),童年时读过几年私塾。13岁时,他那常年在杭州做裁缝的父亲英年早逝。那年农历十月,北洋军溃败途中洗劫了厚坂村。外公的母亲忧郁成疾,第二年便离世,留下两个无依无靠的子女。外公16岁那年,迫于生计,把妹妹托付给邻村一个小伙子,独自外出做长工。
民国二十四年,是改变外公命运的一年。外公得知十五都西畈村有方志敏的部队后,于当年正月离开了东家。在西畈村的老佛殿里,外公见到了领头的红军排长宋泉清,报上了自己名字。见宋泉清一下没写出来,他便用手蘸了蘸碗里的水,在桌上端端正正写下“张思泮”三个字,又口头报了自己的乳名“观水”和籍贯,随后参加了军事训练。
外公很快就跟宋泉清熟络起来,跟其他战士一样称呼宋排长的外号“金牙齿”。外公从宋泉清那儿了解到,这年1月,在皖南接连失利的红十军团退入开化,在九都大龙山再次遭遇国民党重兵袭击,方志敏命令军团侦察连掩护主力撤退。由于敌众我寡,侦察连被打散,无法跟上军团主力部队,分散在开化境内坚持游击斗争。作为侦察排长的宋泉清,伤愈后带领一支20多人的红军队伍,驻扎在大山深处、丛林茫茫的西畈村,派人四处打听方志敏和大部队的行踪。
当时,这支部队经费极其短缺,物资极其匮乏,宋泉清和他们基本是江西人,不会讲本地话,外出极易暴露身份。他见外公身体健壮、处事机敏、略通笔墨,既会讲官话,又会讲本地话,无疑是筹集款项、采购物资的最佳人选,便让外公负责此事。
解决经费主要是靠打土豪。一般是让外公带两个侦察员实地侦察后,由宋泉清带队伍夜里去突袭,抓捕土豪劣绅。宋泉清极善于攀援和翻墙,身手敏捷。然后,由外公第二天单独去土豪家取赎金,装在褡裢里,刚开始送到西畈交给宋泉清,后来送到道源村高山宿营地交给小李(姓名不详)。外公常到县城采办布匹、棉花、食盐和药品等物资,从厚坂经叶坑翻山到张村,等到傍晚,穿过罗盘山(今树范村)、茅岗,返回西畈宿营地。这条红色贸易线,后来成为红军作战的行军路线。
几个月下来,红军丰衣足食,他们对外公的工作颇为满意。
把情报送到
游击队负责人手中
1935年5月起,宋泉清开始安排外公传递情报。第一次是去十七都库坑,宋泉清要求情报必须交给游击队负责人邱老金或赵礼生本人,当晚必须赶回西畈。
天刚蒙蒙亮,外公便从西畈出发了。中午时分到达库坑,将情报交给邱老金,返回西畈时已是晚上六七点。宋泉清非常机警,让交通员跟自己保持单线联系,交通员必须安全回来才肯第二天出兵。
由于情报直接送达对方主要负责人,外公结识了赵礼生、邱老金、汪老五等游击队负责人,还跟汪老五比过掰手腕。
有一次,外公跟宋泉清一起去福岭山。途中,宋泉清对外公说,方志敏被捕了,老连长(指军团侦察连连长刘智先)叫他一起去九都,他觉得还是在西畈发展更好。下半年,部队发展到七八十人,有红军帽的是原侦察排战士,没有的是新入伍的战士。当年年底,从六都、八都过来五六位红十军团战士,与宋泉清部队会合。宋泉清部队战斗力较强,经常去攻打乡公所和土豪劣绅,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保安队和地主豪绅武装。
民国二十五年初,宋泉清得知方志敏和军团长(指刘畴西)遇害的消息,悲痛不已。他也打听到参谋长(指红十军团参谋长粟裕)在浙南坚持游击斗争。
4月,宋泉清部队组编为皖浙赣军区独立团三营,宋泉清任营长。外公还是习惯称呼宋泉清外号“金牙齿”。6月,西畈村祠堂内济济一堂,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皖浙赣军区独立团和开化各路游击队负责人在此召开军事会议,商讨攻打开化县城,并进行整编。会后,宋泉清带兵去婺源,外公去德兴采购食盐。
7月初,宋泉清率侦察员分头进城侦察情况。攻克县城后,缴获了大量战利品,红军从红色贸易线返回西畈宿营地。此役是皖浙赣独立团组建以来的第一个大战,极大地鼓舞了皖浙赣三省边区军民的革命斗志。
由于红军队伍迅速壮大,开化游击根据地不断扩大,使国民党当局惊恐万分。民国二十五年11月,蒋介石调集10万大军,采取各种残酷手段在衢州进行“清剿”,革命形势十分严峻。
一个命令
近半个世纪的等候
民国二十六年2月,宋泉清率部随皖浙赣军区独立团参加军事行动,结果出师不利,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有几个新战士脱离了队伍。农历四月的一个夜晚,宋泉清在攻打中村乡公所时身先士卒,冲在最前。他往乡公所大院扔了一颗手榴弹,随即翻上了墙头。但手榴弹并未爆炸,国民党守兵从阁楼上开了一枪,宋泉清不幸中弹,当场牺牲。
由于营长牺牲,缺了主心骨,三营骨干大多是江西老表,他们无意再坚守开化,指导员(姓名不详)决定率部回赣东北发展,留下身份未暴露的本地战士,以图将来。
外公受命回乡潜伏、等候指令,并记住了联络方式。为便于掩护,外公回家不久即娶亲。
民国二十七年1月底,天空飘着小雪,两名头戴笠帽的陌生人找上门,要求外公数天后赶到华埠集结。当时,国民党实行“北和南剿”政策,不顾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大局,枪杀了赵礼生和邱老金,革命形势依然十分险恶。由于联络方式有较大出入,外公无法确定来人的真实身份,不敢贸然相认,委婉告知对方,自己妻子病入膏肓、奄奄一息。两个陌生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没有留下片言只语,迅速地离开了。
直至半年多后,外公才知道,陈毅曾于民国二十七年2月在华埠集结整编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外公依然遵照指导员命令,默默在家等候,不敢外出谋生,靠一点薄地和打短工养家糊口,日子过得非常窘迫。前两任妻子先后在贫困和疾病中撒手人寰,孩子也夭折。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国民党溃兵经常入村抢劫。外公便逐家逐户上门提醒藏好粮食和贵重物品,安排青壮年轮流放哨,一旦有警报,就组织村民迅速向后山转移。外公是个坚忍乐观的人,在风云突变的严重时刻,在多位亲人离他而去的日子里,在那段最艰难、最煎熬的岁月里,他都坚强地挺过来了,始终相信组织一定会找到他的。可是直到全国解放了,外公还是没有等到指导员的指令。
解放后,外公一直躬耕田亩之中,从没对人说起他过去的革命经历。村里样样活,他都是行家里手;村里人生病了,经常找他要草药;村民之间有纠纷,经常找他主持公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县里寻找失散的老红军、老战士。外公向组织报告了他的真实身份和革命经历,但能够证明外公真实身份的同志都已牺牲了,物证也没有。后来,费尽周折,外公的身份才被组织认可,享受了优抚政策,村里因此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村。那一刻,外公激动得热泪盈眶,一个命令,就是将近半个世纪的等候啊!
也是在那时,外公才知道,指导员离开开化不久就牺牲了,他所认识的三营战士大多牺牲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中,还有几位牺牲在抗日战场……
这个清远的老师上了热搜榜第一,只因收了家长发的微信红包
巧用隔断设计户型尽掌控
习水县第四届红军节开幕式暨清明祭红活动举行
1岁半女童玩耍打翻开水杯被严重烫伤 交警5分钟紧急送医
扬州画家打造高雅艺术空间 苏州画院文化产业园开工
半个世纪的等候——外公的红色往事
浚县交通运输局多措施做好客运治理工作
扬州试点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
高和平在全市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要求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岱西社区小志愿者走上街头 助力创城
时评:“好人园”为文明城市注入满满正能量
宜君县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暑期专项督查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咸阳专场在西安举行
前甸镇关岭村修砌关岭河河道消除安全隐患
永定城区8月份“门前三包”督查考核情况通报
安福再获建一项国家林业工程
【暖新闻·江西2018】农家父亲历尽千辛供孩子读书 九江聋哑少年十年苦读终圆大学梦
河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闭幕
赵江涛督办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环境信访举报件
市住建委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整治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潜在不良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