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三甲乡墨溪村罗家组已成功脱贫的贫困户李谟生)
(每个月两三次的入户走访,结对帮扶责任人很难在李谟生家中找到他,一般只能去山上、鱼塘旁、田地里寻找他)
(56岁的李谟生一家世代务农,自己的田地从来没有荒芜,田里种植水稻,池塘养鱼,山上栽种果树)
(2018年2月,李谟生获得了涟源市委政府授予的“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强自立“移风易俗典型模范”称号)
“我应该是全村最勤快的人”。4月9日,站在自己房屋附近的鱼塘旁,涟源市三甲乡墨溪村罗家组已脱贫的贫困户李谟生笑着对记者说出了自信的“豪言壮语”。
对于李谟生的“勤快”,涟源市商务粮食局的结对帮扶责任人肖立芳是早有“领教”的。肖立芳2017年每个月两三次的入户走访,都是在李谟生家里找不到他人的。日后走访时,肖立芳都是先“预约”李谟生,要不一般只能去山上、鱼塘旁、田地里寻找他。
原马埠桥村李谟生2014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原马埠桥村与原墨溪村合并为墨溪村后,市商务粮食局李冠群担任驻村帮扶第一书记,肖立芳结对帮扶李谟生。
56岁的李谟生一家世代务农,自己的田地从来没有荒芜,田里种植水稻,池塘养鱼,山上栽种果树,偶尔在附近打点零工,日子每天确实够他和妻子肖称归忙的。肖立芳和李冠群多次到他家宣讲扶贫政策,鼓励他扩大种养规模,并积极帮助介绍李谟生的儿子李胜康到长沙学习理发技艺。
有了扶贫政策和帮扶干部的“撑腰”,李谟生把房屋附近邻居家的田地都租种下来,养殖面积达到10多亩,果树面积也增加了一两倍。妻子要帮忙带外孙,田地里的活几乎都是李谟生干起来。李谟生每天都是5点左右起床,首先帮鱼“弄好早餐”,然后有时抽空在附近打零工。没出门的时候,不是料理果树,就是在田地里耕作。打零工回来,他还要干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坐下吃饭。“忙并快乐着”,2017年,李谟生和妻子收入一万多元,儿子打工收入两万元,他家已于2017年底成功退出了“贫困户行列”。
李谟生是村里有名的孝子,也是移风易俗的典型。母亲瘫痪在床十多年,都是他和兄弟好好服侍母亲。几年前,老母亲去世了,他没有按照一般农村习俗厚葬,而是一切从简。“我家30年没有做酒了”,李谟生介绍,他40岁生日那天,亲戚朋友来给他庆祝,他正在田里劳作,爆竹都没要他们放。2018年2月,李谟生获得了涟源市委政府授予的“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强自立“移风易俗典型模范”称号。
“李谟生是墨溪村第一个拿到产业奖补资金的贫困户。”肖立芳介绍,去年6月,李谟生拿到3000元产业奖补资金后,非常高兴,立即把钱用于购买优质鱼苗,加固池塘。李谟生相信,国家政策这么好,自己又这么勤快,儿子的理发技艺也基本上学到手了,好日子就在不远处向他家“招手”了。(肖星群 刘志平 李菱)
长沙市委副秘书长曹再兴视察莲花沥青混凝土有限公司
临沂市“颜值街巷”和“颜值农贸”网络投票结束
市住建委召开2018年促进防城港市建筑业发展座谈会
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
英山食药监局召开中高考期间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专题会议
“我应该是全村最勤快的人” 这个涟源人骄傲地说
丰南区科协开展“优秀科技工作者”人选推荐工作
滨州市粮食局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读书交流活动
江苏省文化志愿者大舞台活动走进崇左
副省长王翠凤来五河县调研指导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承办场馆准备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力量集结深圳设计周
民盟市委举办“灯谜楹联进社区”活动庆新春
溪湖区拆除“资深”违建去除百姓“心病”
民盟焦作市委召开座谈会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
全市中职学校研讨会在宁化召开
通告:因施工冲洗等需要 我市集美湖里相关地区将停水
打造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升级版 苍南亮出党建40条新标准
茂名市公安局“全辐射”精准投递 打通扫黑除恶宣传“最后一米”
我市开出首张违规散发广告罚单一公司被罚2000元
省政务服务中心评估工作小组一行到贵阳综保区开展政务服务示范地区实地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