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9月23号,银川电视台的第一声呼号在银川上空响起,从那一刻起,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撒向了万家灯火。
开播伊始的银川电视台,没有固定的台址,为了保证节目按时播出,台领导多方联系租房子,在银川师范学校租借了六间教室,其中的一间电教室作为最初的演播室,简易的灯光,简陋的布景,就这样,银川老百姓第一次从电视银屏中看到了本土的新闻。
电视事业是一项重装备、高消耗、高投入的产业。那时,银川电视台仅靠一台摄像机、一套编辑机硬是支撑起了正常的节目制作与播出,台长亲自编发稿件,没有微波设施传送信号,就用汽车运送录像带。就是在这样十分简陋的条件下,靠着采编人员满腔的热情,银川电视台将银屏里的欢乐与温情带给了千家万户。
在临时台址开播一年以后,银川电视台又搬到了银川市消防支队大楼,虽然工作环境仍旧艰苦,但是大伙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无论是记者还是播音员,始终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同时也收获着记者这份工作带给自己的职业自豪感。
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学校,银川电视台记者的身影出现在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和老百姓中间,他们忠实的纪录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用声音和镜头生动展现银川改革发展的波澜壮美。市民通过广播电波和电视荧屏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通过电波和荧屏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1991年,银川市人民政府拨款100万元,用于购置一台10千万分米波发射机,从此,银川市电视台的电视播出由单机转为双机,保障了节目的正常播出。同年五月,又购置了一套微波传输设备,直接从播出机房向发射台传输信号,从此结束了用汽车跑送带子的窘迫局面。
除了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银川电视台的下设机构也逐渐增加,总编室、新闻部、经济部、专题部、社交部、文艺部、技术部、电视剧部等机构纷纷设立。电视新闻节目由每周三次增加到五次播出,自办栏目也由最初的《银川新闻》,拓展到《综合信息》、《社会热点》、《银川经济》、《为您服务》、《卫生与健康》等栏目,节目种类日渐丰富多彩,节目形式生动活泼,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许和好评。
1999年1月18日,银川电视台重点打造的品牌节目《新闻观察》正式开播,节目定位在关注百姓生活,聚焦时事热点。通过记者的详尽调查,透过事物现象,追寻背后真相,反映事物本质,同时扬善弃恶,针砭时弊,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弘扬正气,弘扬主旋律。
2008年2月18号,《直播银川》应运而生,作为银川电视台改版之后推出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直播银川》的触角延伸到了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记者用手中的话筒忠实的履行着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也奠定了《直播银川》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2018年3月28号,开播十年的《直播银川》以全新的面貌与广大市民见面。改版后的《直播银川》是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打造的一款融媒体产品,融合了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的电视、新媒体、报纸、广播等多种形态的资源。
而这一切的改变则源于2016年的一场变革。
2016年4月,银川市委整合银川日报社和银川市广播电视台,成立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成为全国省级及省会城市首家实现跨媒体整合运营的传媒集团。
无论是银川电视台,还是媒体融合之后的银川新闻传媒集团,三十年,对于千百年奔涌不息的古老黄河而言,不过是白驹过隙、刹那芳华,而于银川电视人来讲,却是一段追逐梦想的漫漫征途。
三十年来,电视信号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电视频道,从一个到三个。电视传播,从无线、有线双路覆盖,到网络、移动互联。电视荧屏,从单一色彩到七彩斑斓……银川电视人以他们的努力和奉献,执着于追梦与筑梦。
专题片《往事如歌---银川电视台成立三十周年》专题片将于2018年7月28日(周六)18:42分在银川电视台文体频道《文化银川》栏目中首播。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陇海线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公告
宝山区召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
2018全国双创周“创响盐城”启动,13场活动等你来
宝清县召开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会议
龙海颜厝:建设富美清新乡镇 党员带头先行
往事如歌——银川电视台成立三十周年
咸安区横沟桥镇加强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嫩江县农业局开展“法治建设年”宣传活动
在全市3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一村一队”
套路贷是个“坑” 坑人没商量 江阴法院对恶势力犯罪集团作出判决
高温天宁波地下商城客流量增四成 美食店老板乐翻了
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名单出炉 我市一集体一个人上榜
汕籍大学生暑期返乡投身公益
沅陵县首座桥梁电子远程健康监控预警系统完成调试
湘潭盘龙大观园:瞄准5A标准 打造精品旅游景区
武陵区育才小学举办“巧手剪纸寄初心,红色传承献七一”剪纸作品展
三亚电视问政节目《责任面对面》通报创文巩卫第一次模拟测评情况
郭永红到随县调研爆破拆除拦坝工作
全力以赴确保工期双塔寺街修路建桥深夜仍在悄悄忙
“方正苑杯”南昌市纪检监察系统第二届运动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