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圈刷屏的是
对于芜湖人的一个好消息
“中山桥终于通车了!”
经历了18个月的等待
今天上午8点
新建成的芜湖中山桥正式通车
中山桥对于芜湖人来说,不只是一座桥,还是一个符号,凝结了很多人的记忆,记录了无数人的故事。桥的一举一动,总会牵动成千上万人的心。
备受关注的中山桥通车啦
媒体市民都去围观啦,脑补下其他桥桥的内心os
临江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花津桥:我再也不是市民的小可爱了?
中江桥:哼,我通车了就是轻轨本人
仓津桥:中山桥小哥哥好帅
袁泽桥:我可是二环路上的一帅啊
广济桥:我没带眼镜听不清,他不是早通车了么?
荆山桥:向中山桥学习,做水上高速!
弋江大桥:恭喜老大哥重获新生!
清水河大桥:我也想上镜当网红
芜湖长江大桥:不管红不红,我终究是老大
纯属娱乐
中山桥重装亮相
7:30
机动车行道尚未开通。
不少市民已经到大桥转悠了一圈
见识了一下久违了的中山桥
遛弯、拍照、看新鲜,过一把瘾。
73岁的齐大爷和老伴一大早就坐着公交车从家赶来,为的就是一睹新中山桥的风采。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在芜湖长大,对中山桥有很深的情感。印象中中山桥已经改建了三次,每次都是越建越好,越改越美!
8:00
第一辆社会车辆开上新中山桥。
8:03
八点零三分,机动车辆鱼贯而行驶上新中山桥。
“全新”的中山桥
随着新中山桥建成通车,芜湖主城区又多了一座闪亮的地标性建筑。新桥采用了最新的钢构桥梁技术,整体造型更加轻盈、灵动。特别是使用了全新亮化效果后,夜色下的中山桥显得更加迷人多姿,不仅能够满足交通、商业、观光需求,更成为主城区青弋江南北两岸的一道靓丽风景。
新在桥身“超薄”
“新中山桥的最大特点就是‘超薄’!新中山桥与老桥相比桥下通航净空需抬高2米。从老桥桥位所处地理位置的局限性、拆迁造价过高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大桥采用了创新设计的全钢结构系杆拱桥、超薄梁高(梁高约1.1米,正常为2米以上)的设计方案,并在中二街处建设t型钢梁桥与主桥相连接,t型钢梁桥东西两个方向分别在国货路、中和路落地。最终在不增加桥面高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桥下净空高度抬升2米的预期目标,满足了三级航道通航要求,提升了芜申运河通航能力。”牧启标自豪地介绍说。
据介绍,根据“一桥一景”的设计理念,新中山桥突出了城市地标作用,大气壮观。大桥主线桥共12跨全长352.9米,主桥跨越青弋江航道为三跨(28+90+28)米系杆拱桥,桥长146米,桥宽24.4米,中二街桥共3跨,桥长48.06米,桥宽11.75米。主桥包括两侧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混行道,以及机动车双向四车道(限速40公里/小时)。引桥两侧不设计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在主桥两端有四座钢梯道桥供非机动车、行人上桥,并在南北两岸东侧各设置一部无障碍电梯,方便行动不便的行人和老人通行。这一新生事物,势必给青弋江两岸的江城市民带来福利与惊喜。
新建的中山桥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9.6米,最低通航水位为+1.4米,设计洪水频率为百年一遇。经过施工,原中山桥的旧桥墩被彻底拆除,青弋江的通航净宽度将常年保持在70米以上。整个工程的主线设计为城市次干道,桥梁设计载荷为城市a级。其中,桥下道路设计净空为4.5米,桥下人行道设计净空为2.5米。
新在技术先进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0月2日,中山桥顺利完成主桥钢箱梁顶推过江工程。拼装完毕的新中山桥主桥主体结构长115米,宽24.2米,桥拱高18米,重1582吨。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的“主桥钢箱梁采取双趸船转换支点顶推法”一次性过河,该工法全国尚属首例,目前已被评选为省级工法。
(新中山桥顶推平移)
中山桥南起中山南路与三潭路交叉口,向北跨越青弋江、北沿河路后与中二街以立交形式相接,并于衔接处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降坡,于国货路、中和路路口落地。在改造目的上不仅满足了芜申运河通航需求,同时改变以往老桥的机、非混行的现象,并形成桥、景、商、旅、人文相得益彰的一体化格局。新桥投入使用后,将成功实现人与机动车分离,因此行人交通组织方式有较大改善。从步行街到新百大厦由平交调整为立交,行人通过下沉式广场前往新百大厦南楼和北沿河路更加安全。同时,机动车通行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新桥投入使用后,跨桥实现人车分离,二街方向实现立交,机动车通行更加快速便捷。
另外,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新中山桥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合理利用道路资源、优化通行线路,获得较好的通行效率,破解存在多年的交通堵点和瓶颈(如青山街、二街、黄山路、中山南路、新时代商业街等)。
中山桥火了,它们不淡定了
在芜湖,恐怕没有哪一座桥比得过中山桥如此牵动广大市民的心。今天上午开通现场人潮涌动。昨晚,离中山桥正式通车还有1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市民们就三三两两的来到中山桥山合影留念。
中山桥“独受恩宠”的局面引来了“兄弟姐妹们”的不快。一场有关“谁才是芜湖市区青弋江‘桥家族’中最重要的”辩论赛正式拉开帷幕。
(青弋江)
辩论赛由母亲青弋江主持。她首先开场发言,此次中山桥“学习深造”归来,于今天重装亮相,受到了广大芜湖市民的高度关注,本土媒体近些天来也是不惜笔墨、不吝时段、不计流量,连篇累牍、浓墨重彩地报道,引来了兄弟姐妹们的不快。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所以今天,我们有必要在这里举行一个家庭辩论会,希望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临江桥)
一向性子急的小妹临江桥首先发言,我在宝塔根,是青弋江上第一桥,六百里(准确为550里)青弋江从我这汇入长江,我是单塔斜拉索桥,桥塔像只鱼,寓意芜湖“鱼米之乡”……临江桥话音未落,那边的花津桥抛来一句:“小妹,你2008年1月6日出生,今年才10岁,就不要跟我们争了。”
(花津桥)
花津桥文气十足,她引经据典,“你们去翻翻民国八年版《芜湖县志》,里面提到我至少有八处。清人黄钺《于湖竹枝词》第二十五首:‘春波叠叠拍城隈,廿亩平湖一鉴开。试问花津桥下水,几时曾载酒船来。’里面都提到了我。”
(袁泽桥)
花津桥的发言引来现场唏嘘声一片。还在“学习深造”的中江桥都按捺不住了,抢过话题,“你不要扯了,此花津桥非彼花津桥,那花津桥是当年古城西门外跨二街官沟的一座青石板桥,谁都知道建于1996年12月的那座钢铁拱形步行桥才算真正的你,2010年3月,原址重建后又有了如今的模样。”
中江桥意犹未尽,又点到弟弟元泽桥,“你和花津桥妹妹一样,历史上也颇有名气,但最初也是沟渠之上的石板桥,在今天砻坊路附近。1991年建成通车的跨青弋江大桥才是真正的你,不过,你的确是上世纪90年代初芜湖横跨青弋江上最大、最长的一座桥,也是芜湖第一座拱桥。在二环路上,一直默默承担了南北交通联络及繁重的过境交通任务,大大缓解了芜湖市区的交通拥挤,为芜湖交通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点,我为你点赞。此后,为了达到芜申运河的通航标准,你也进行过“深造”,并于2010年11月盛装归来。”老实巴交的元泽桥忙点头称是。
(弋江桥)
这时,徽韵十足的新弋江桥则主动找到荆山桥共同发言,她们有着共同的“命运”,都是在原址附近重建。老弋江桥所处位置,是市区青弋江上最早建桥处,旧有通津桥。原址重建最后一次为1957年10月,定名弋江桥。2013年12月25日,新弋江桥移至老弋江桥上游不远处金马门附近重建,并于2015年10月21日通行,老弋江桥随后拆除。
(新荆山桥)
老荆山桥则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是荆山来往市区的要道。2016年1月,新荆山桥作为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桥梁改建项目中完成的第三座桥,在老桥附近建成通车,老荆山桥随即封闭、拆除。
(广济桥)
2011年7月才出生的小弟弟广济桥,也咿咿呀呀地介绍了自己重任在肩。作为三环路的重要节点特别是二环路修建高架、九华南路修建单轨以来,一直分担了不少车流。
(仓津桥)
这之后,仓津桥低调地说,我前身为1905年为建江南铁路而建设的大铁桥,命途多舛。一直建建停停,直到1927年勉强通行汽车,1933年才铺上铁轨,1937年又因日寇进犯,迫不得已被炸毁。建国后的1959年、1973年,我分别迎来人生的两次大修。2010年3月30日,大铁桥被整体拆除,2014年1月25日,第一次取名仓津桥的我正式通车;2015年12月6日,通行市区的第一辆动车从仓津桥飞驰而过。
(铁路桥)
这边话音甫落,那边,水果批发市场边的青弋江铁路大桥和荆山附近的沪渝高速青弋江大桥则异口同声地说,“你们玩,你们玩,我们功能比较固定,就不和你们争了。”清水河大桥发言更短,站在清水河边远远地扔来一句,“我一直负责芜湖县来往市区的交通。额,我离你们最远,还是远远地看着你们吧。”
(中江桥建成后效果图)
中江桥瞟了一眼中山桥,“就只剩我俩了。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出生于1984年,曾经是市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重要节点。这次“学习深造”回来,我不但将容貌焕然一新,还将成为芜湖第一座通行单轨的大桥。”
(图为1960年的中山桥,青弋江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
中山桥最后发言,我其实也老大不小了。我有个旧名叫利涉桥。《芜湖县志》载,“利涉桥在宁渊观码头之东。光绪二十六年(1846年)关道吴景祺创建。”而后,屡有废建。1953年4月10日,在原址建立新桥,正式取了现名——中山桥,我是芜湖青弋江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也是芜湖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桥梁。
1997年4月,我第一次“学习深造”,由邵华泽题写桥名。2016年10月10日,为芜申运河航道再次“学习深造”,并于今日亮相。
中山桥最后对自己变成“红人”的原因作了分析,“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的我位于芜湖人口最密集区,离芜湖最早的、最核心的商圈步行街一步之遥,这或许是此次我引发市民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言至此,大家心知肚明,发现彼此都不简单,更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不好意思再作争论。这时,母亲青弋江趁势作了总结陈词,“你们兄弟姐妹12人都很重要,都是我们市区青弋江‘桥家族’的重要成员,都在各自不同的位置为这座城市的交通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缺一不可。你们的诞生与成长都伴随着这座城市的进步,也见证着芜湖经济和交通的飞速发展。”
一座桥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
一座桥见证着城市发展的脉络
我们期待芜湖的未来更美好
记者 吴安亚 王世宁 杨友艺 戴卿
来源:芜湖日报 大江晚报
娄星区召开干线公路建设调度会
涟源龙井村:实施乡村振兴 打造美丽家园
超白金婚老夫妻 一起“浪漫”变老
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我花了2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二八圈的自行车
举一反三查问题,常抓不懈保蓝天
【今日看点】好久不见,我的中山桥
交通运输部、公安部专项整治网约车顺风车
晋城市青少年成长基金启动
第二故乡的春天味道
我市全面清理整顿房地产中介和经纪人
燃气热水器打不着火别不当回事
猪粮比进入黄色预警区多点发力稳定猪肉市场
两蟊贼流窜至盐城盗窃近10万元财物 盐都民警奔袭千里抓嫌犯
枫深村“党建+”让村更美民更富党旗更鲜艳
2017年高区经济运行亮点纷呈
鼓楼:金陵船厂签订12艘滚装船订单 合同总金额超过8亿美元
助推健康扶贫 汨罗启动农村改厕专项调查
朔州市工商局让880余瓶假冒名酒“现形”
【省十三运会时间】省运会太极拳比赛暨商水县全民健身日启动
湛江交警联合高德地图发布2018年元旦期间出行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