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离我们还有多远?


说起垃圾分类,大家并不陌生。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实施垃圾分类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日常生活中,处理垃圾是每天都要面对的事情。我市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如何?市民能做到垃圾分类吗?
市民如何处理垃圾?
38岁的李燕在开发区康达小区居住了5年,每天早晨起来,她都会把前一天的生活垃圾处理掉。在处理之前,细心的李燕会按照不同的性质把生活垃圾分类。
“我家有3个垃圾桶,厨房、厕所、客厅各一个,厨房的垃圾桶放一日三餐产生的垃圾,客厅的垃圾桶放日常的垃圾,厕所的垃圾桶放清洁有关的垃圾。”李燕说,“每天,3个垃圾桶都能放满,一家5口人的垃圾按用途分类,我觉得很正常。”
在李燕家客厅的垃圾桶内,孩子喝完的饮料瓶、点心的包装盒、果皮等都在其中,这些垃圾都是被她一块扔掉的。
7月14日早上8点到9点,1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在开发区青岛路一个垃圾桶附近观察发现,共有15位居民扔掉了生活垃圾,大部分人不会注意垃圾桶的标识,都没有按照垃圾桶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标识进行分类处理,对于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识视而不见,都是扔掉就走。更有甚者,直接将垃圾扔在靠近垃圾桶的路边。  
记者走访我市多条街道查看了不少分类垃圾箱,发现很多垃圾箱上明明标有非常清晰的“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字样,但垃圾箱内塑料包装袋、饮料瓶、废纸、烟头、果皮混杂在一起,分类垃圾箱设置的两个垃圾桶几乎没有起到将垃圾分类的作用,分类垃圾箱俨然成了摆设。
走访中,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人在垃圾桶内翻找垃圾,分出部分可以回收售卖的物品。这部分人大多以此为生,往往十几分钟就翻完一个垃圾桶,找出金属类、塑料类、纸制品等物品,并分类装好,再把剩下的垃圾放回去,售卖可回收的部分,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垃圾进行了分类。
生活垃圾该怎么分类?
在街上扔垃圾,你是否想过需要分类?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询问了20位市民,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没有”,仅有两人表示“曾经想过”。这些市民对于按照材质进行垃圾分类表示不明白,甚至有市民认为垃圾按照材质分类就是在浪费时间。
“我觉得普通家庭按照垃圾来源分类已经很细致了,而且我们小区里大多数居民都这样处理,垃圾清运人员也是这样做的。”市民张女士说,“就算我们把垃圾分好类,垃圾桶只分回收和不可回收。那些有害垃圾、化学垃圾等,你想扔却没有地方扔,只能一股脑儿地扔在一起。”
“扔垃圾的时候就随手一丢,哪会再多看一眼可不可回收。”市民刘军笑着说,“除了废纸、易拉罐、饮料瓶这种众所周知的可回收垃圾外,对于其他垃圾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的,我就不知道了。”
读三年级的小学生晨晨说:“老师在学校告诉我们,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要把垃圾按照不同的质地进行分类,然后再按照不同的用途处理。”
7月15日上午,在矿区某垃圾转运站,正在工作的环卫工人把一车车垃圾放入一个设备,随着上方工具的挤压,这些垃圾被压缩成一个个方形块状物体。环卫工人徐师傅介绍,下一步就是干燥工作,然后送到垃圾填埋厂进行处理。
徐师傅介绍,目前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四大类。如果细分的话,可回收垃圾还分为纸制品、塑料类、金属类等;不可回收垃圾分为厨房垃圾、化学类生活垃圾、果壳尘土垃圾、有害垃圾等。另外,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是不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分类需要四个环节,分别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徐师傅说,每天凌晨3时至早7时,他们需将街头垃圾箱内的垃圾处理干净,将箱内的所有垃圾都倒进同一辆垃圾运输车,但并没有进行分类。我市每天产生的垃圾量很大,仅矿区范围内就有50余吨,靠人工分拣根本不现实。
说起垃圾分类,他说,目前我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进行填埋,并未对垃圾进行系统地分类、运输和处理。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倡导垃圾分类处理,但是垃圾处理终端设备跟不上,就无法真正实现垃圾的分类。
垃圾分类需共同推动
其实,早在2007年,我市环卫部门就开始在主要街道上投放分类垃圾箱,倡导百姓将垃圾进行分类。然而,11年过去了,我市绝大多数分类垃圾箱内垃圾混放的现象依然存在。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他们表示,虽然街头设置了分类垃圾箱,内心也叮嘱过自己倒垃圾要注意。但长时间的习惯,让自己已经养成了随手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的“习惯动作”。对于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些无法鉴别,只好随手一扔。
街头的分类垃圾箱被当作普通垃圾箱使用,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我市。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尚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分类垃圾回收系统,这是导致推广垃圾分类回收多年却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2017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其中明确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46个城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达到35%以上。同时《方案》对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都提出了具体规划。
“现在,只有上述这些城市明确了垃圾分类的相关制度,在我市尚无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明确规定。上述城市在垃圾分类处理上,执行力度很大,这本就是利国利民的举措。”矿区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说。
垃圾分类的意义何在?他认为,垃圾分类不仅能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切实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有助于创造更加优良的人居环境。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如剩菜剩饭、骨头、菜叶、果皮等废物,这些经生物技术可就地处理堆肥;像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废油漆、过期药品等,都是有害垃圾,需要特殊处理。
“实施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这位负责人说,目前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各个方面的不断完善,全民的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推进首先要有制度性保障,让相关处理工作有章可循。实施垃圾分类,必须落实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引导全民从我做起,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同时,应该加快建设与垃圾分类相匹配的终端处理设施,系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此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下的综合协调、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推进机制,鼓励多元化投资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有了制度的保障,还要有相关设备的投放,让市民可以把分好类的垃圾进行处理。
“分类投放是前提,市民要学会如何分类生活垃圾。简单来说,就是要知道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区别。”这位负责人称,之后,就是树立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这就需要主流媒体的宣传和相关部门科普工作以及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对于城市建设的意义。要想做到垃圾分类,还需要市民改变意识,让他们主动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大局。尤其是当前,我市正在开展“五城联创”,垃圾分类处理让我们在文明行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环保意识,让每一个市民都养成垃圾分类、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的好习惯。(冯 亮)

高速ETC使用率不足4成 便捷不如移动支付
我市地震系统积极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
退而不休“隔代带孙” 该不该给爸妈付“带娃费”?
漂亮!公安县村级污水处理厂净环境绿化美乡村!
全市关工委工作会议召开
垃圾分类 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7广东智博会:汇聚“智造”高端技术 展示行业发展前景
名爵6插电混动版 售16.98万—18.68万元
2018年全国U11、U12举重锦标赛将在上思举办
江北城街道邀请代表委员话改革谋发展 将畅达渠道促进“民意落地”
患者被困家中 消防队员蹚水两公里紧急救援
21年!居民楼临电说停就停
全省群众安全感调查惠州位列第三
南通职大携手阿里巴巴 共建数据中心培训学院
利剑出鞘严打商标侵权
宿迁获群众比赛“健身气功·八段锦”项目团队亚军
一男子伪造部队驾驶证“换领”地方驾驶证 涉案千万元被抓获
打造“能工巧匠” 常州高校有了首个文创专业
秀出来!角逐“最强舞王”
中天社区举行“健康伴我行共话重阳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