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须汇聚全社会力量。近年来,在浓浓乡情感召下,一批能人带着资金、知识和情怀回乡,在奋斗中获得幸福感,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春暖花开,万物生长,在这播耕的季节,本报推出“幸福的奋斗者·新时代乡贤”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在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袁湖村,从北京回来的吴斌,一直是村民口中的“话题人物”。
“这人,只怕是个苕!”
2013年7月,年薪百万元的律师“金饭碗”说不要就不要,46岁的吴斌回家乡种地。村子一下子炸了锅:“这人,只怕是个苕!”
“我是农村长大的,父亲曾是高级农艺师。我对泥土有种特殊的情怀,觉得投身‘三农’大有可为。”吴斌租了栋小楼,钉上牌子:湖北香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当起职业农民。
首先流转600亩土地,全种上土豆,指望打地域收获时间差,卖个好价。
谁料,2014年南方持续阴雨,北方持续干旱,孝感的土豆早不熟晚不熟,偏与南北“同胞”一道熟。“卖价跌到四五毛一斤。我请人从地里刨出来,成本也这么多。”
土豆谁要谁来刨,不收钱!吴斌在村里吆喝。
村民们拎着筐,乐呵呵地把土豆刨了个干净,吴斌投入的250万元却全部亏光。
他回了趟北京。大伙以为他吓跑了。没想到,吴斌不仅又来了,还带来500万元——他把自己一套房子卖了。“我要为荣誉而战。一亏就放弃,那才真让人看笑话。再说,钱亏到哪儿了呢?不都投到地里、让乡亲们受益了吗!”
年底结算,之前给农民承诺的地租、工钱一分不少。
没人再笑他了,个个竖起佩服的大拇指。
“吴稻长,真有两把刷子!”
种土豆失败,吴斌豁达地称为“试错”。随后,他瞄准有机香稻。“从土地中受益,首先要善待土地。”吴斌遵循有机水稻种植模式,用红花草为土壤增肥。他在朋友圈里吆喝“高端定制”,让清洁的稻米拥有更高价值。
最让人称道的,是“黄毛粘”的复活。“黄毛粘,两头尖,一人吃饭两人添。”这句湖北民谚,讲的是一种香甜、有嚼劲的稻米品种,因产量低早已被高产水稻替代。2014年起,在全国劳模、“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汤俭民指导下,吴斌用汤俭民珍藏的200多粒稻种提纯复壮,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一定要把流淌历史血液的‘黄毛粘’做成品牌。”没料到,“黄毛粘”早被注册了。
他的法律专业知识派上用场。“对方好几年都没有产品出来。凭这,就能把他注册的商标‘打掉’。”去年底,吴斌成功了。他重新申请的“黄毛粘”商标已被受理。
“我从泥土里收获了情怀。”4年多光阴,这份“情怀”与袁湖村的命运紧紧相连——
过去,扣除农资和人力成本后,袁湖村每亩地年纯收入仅200多元。500多户农户将地流转给香润公司后,到手的土地财产性收入每年每亩达700元;近50人常年在基地打工,去年共发放150万元工资。
他在基地孵化了草莓、蘑菇等多个团队,从外地引进能人和本地大户合作创业,每亩收入过万元。香润基地被挂牌“湖北省星创天地”。
从袁湖村走出的“黄毛粘孝感香米”,去年入列我省首批“荆楚优品”。今年,吴斌打算以托管形式带动周边500户农户种植。
曾经的门外汉,跻身“湖北十大职业农民”。吴斌在业内也得一雅号:“吴稻长”。
洛阳文博广场:打造中轴线上文化地标区
舒兰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王新玉到包保乡镇开展巡河工作
市农业局传达学习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
“美国疫苗癌症根治率97%”是否靠谱?
湘西州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在吉首召开
放弃百万年薪不做律师当"稻长" 他从泥土里收获情怀
梁平区屏锦镇打造万亩生态花椒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环保督察进行时】湘潭市农委:对照“问题清单” 严控养殖污染
泸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肖刚出席川酒集团控股自然香实业后续发展座谈会
把新旧动能转换等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近视之“象”——三亚三成中小学生“镜中看世界”
青川县扎实做好经济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天全县三湾河国有林区再现大熊猫身影
普查员上岗摸清污染源“家底”省暨市纪念六五环境日主题实践活动启动
三水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1+1+7”治水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王福山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让百姓出行无忧 王少玄调研市中心城区公交运营工作
宁波市“最受市民喜爱的科普教育基地”评选结果出炉
市图书馆开展七彩生活冬令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