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1+1+7”治水


大棉涌凤凰公园段水质改善后又有鱼儿了,引来垂钓者。/佛山日报记者宾水林摄
  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宾水林通讯员刘绍成报道:“三水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总体效果不错,群众认可度也比较高。”昨天,三水区接受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第5督察组督查,督查组组长、市农管办副主任陈超明如此评价,希望三水以问题为导向,抓好污染源头治理,完善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巩固和提升工作成效。
  水质改善引来垂钓者
  昨天上午,督查组一行首先来到大棉涌北江凤凰公园段。岸绿景美,一名市民正在垂钓。这引起了督查组成员的留意,工作人员上前攀谈。垂钓者说,以前河水黑臭,哪里有鱼,如今水质改善,鱼儿又回来了,也吸引他来此垂钓。
  北江凤凰公园是大棉涌文化景观带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清淤疏浚、增大水体面积及种植水生植物等,提高了河涌自净能力;同时铺装节点广场、建设亲水平台等,提升环境。这里已成为北江新区居民娱乐休闲的首选之地。
  新近建成的荷香湖公园生态优良,成为市民休闲不可多得的选择; 云东海湖引北江清水,荷叶田田,鹭鸟掠过。“湖水很清,环境真不错!”督查组成员不禁感叹。云东海水域面积约4500亩,云东海街道结合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着力改善水质。
  巩固治水体系阶段成效
  凤凰公园、荷香湖公园和云东海湖环境优美,是三水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的缩影。2017年以来,三水围绕“水”开展一系列亮点工作,建立顶层设计、部门协作、区镇联动的治水格局,构建“1+1+7”治水体系,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往深里走、往实里抓,全区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所谓“1+1+7”治水体系,第一个“1”是强化短期治水措施,包括补水引水、生态修复、增氧曝气等应急措施;第二个“1”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提标改造工程、河涌综合整治、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清淤等相关工程;“7”即7大整治方案,分别由环保、国土、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牵头,包括工业源污染整治、农庄整治及沙洲保护、餐饮趸船整治、砂场清理整治等7个方面。
  据悉,三水全区199条大小河涌和32宗湖库都落实了区、镇、村三级河长,做到工作方案到位、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到位、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到位。同时,三水以广佛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为核心,构建“1+1+7”治水工作体系,河长制工作率先迈入实质治理阶段。
  同时,三水出台“三水水更美”三年行动方案,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统筹各镇街、区各职能部门投入超54亿元实施水环境治理项目139宗(含续建)。使全区水环境整体改善,水生态持续提升,基本形成与城市三水相适应的河湖水生态环境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文兴”的河长制总目标。
  以问题为导向抓好源头治理
  “三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在昨天下午的座谈会上,区委常委黄昌建说,三水是广佛区域重要水源地,又位于广佛跨界河涌上游,一直致力于做好水质改善工作。同时,三水探索建立“1+1+7”治水体系,长短结合,让三水水更美,并创新方法,加强与河涌上下游的联动,与南海、广州花都、清远清新等地建立良好互动机制,共同治水。
  陈超明点赞说,三水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总体效果不错,做了大量工作,群众认可度也比较高。区领导带头巡河,部门协作、区镇联动治水,并创新方式方法,建立“1+1+7”治水体系,加大投入,扎实推进治水工作,并完成三个“互联网+河长制”平台的基本信息录制工作,在全市五区中率先完成信息录入和电子标绘工作,这些都是三水的亮点。
  陈超明表示,希望三水继续高度重视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并以问题为导向,抓好污染源头治理,完善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并加大宣传、监督力度,引导市民参与到治水的行列中来。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近视之“象”——三亚三成中小学生“镜中看世界”
青川县扎实做好经济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天全县三湾河国有林区再现大熊猫身影
普查员上岗摸清污染源“家底”省暨市纪念六五环境日主题实践活动启动
三水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1+1+7”治水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王福山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让百姓出行无忧 王少玄调研市中心城区公交运营工作
宁波市“最受市民喜爱的科普教育基地”评选结果出炉
市图书馆开展七彩生活冬令营活动
呼和浩特市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二十五批)
农行建瓯支行青年志原者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中国南平“武夷品牌”建设发布会在武夷山市隆重召开
四平市副市长褚春彦对市区空气质量进行调研
我市新一批安居房轮候合格家庭名单公示
我市与部分皖籍在京企业家投资合作洽谈会在阜举行
龙岗区第四届太极交流赛开幕 千余名太极高手共赴盛会
夯实责任让监督强起来
蚌埠市淮上区商贸物流园区多举措做好冬春防火安全生产工作
宁波交警发布出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