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有个花园式的垃圾中转站,有效破解垃圾转运困局

  在五华县郭田镇坪上村省道228线旁,一栋三层高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红色的琉璃瓦屋顶、米黄色和淡红色瓷砖装贴的墙身、周边绿化树苗生机盎然,远处看似别墅,其实是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这样的镇村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全县共有63个,集垃圾分类、压缩处理、转运于一体,刷新了人们对传统生活垃圾中转站的认识,也实现了全县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达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效果。
创新运营模式
实行政企合作
走进花园式的站场里,可见中转站分为分类回收中心、垃圾压缩车间以及污水处理三大区域,3名工人正在接收从村里运送过来的垃圾,一边对玻璃、五金、纸皮、塑料等可回收垃圾进行分拣,一边及时用高压水枪冲洗渗漏出的污水,引导到污水处理系统。而在垃圾分类回收中心,4个分门别类的绿色大桶几乎装满了可回收的玻璃、五金、纸皮、塑料等垃圾,旁边还有已经压缩打包的各类塑料瓶等待运送。
笔者在现场了解到,除中转站的一楼外,二楼三楼还设置有工人休息室、公共厕所、监控室等小区域,比五华县城“三位一体”生活垃圾中转站的功能更齐全(增加了垃圾分类)。“这个站有5名工人,除运输车辆的司机外,其余4人分别分拣4类可以回收的垃圾,分拣越多我们的收入就越高。”中转站站长江林城告诉笔者,分拣完后就开始压缩,每天下午运送到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实现日产日清,没有任何垃圾在站里过夜,冲洗车辆以及垃圾压缩渗漏的污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不仅达到排放标准,还能实现站内循环使用。
据了解,前两年,五华在县城建设了10多个“三位一体”环卫设施,在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和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入推进,五华积极借鉴成功经验,与广东宝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借助该公司在可再生资源利用方面的成熟技术,在全县建设63个镇村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每个站配备5至6名工人,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30吨,配备2部压缩运输车,一套污水处理系统。“仅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大约5亿元,加上15年的合作周期运营费用,总投资大概20亿元。”五华县城市综合管理局副局长丁金浪表示,这笔大投入体现的是五华改善镇村环境、探索创新有效运营模式的决心。
完善转运机制
实现统筹解决
坪上垃圾中转站是郭田镇3个中转站之一,主要收集坪上、三坑、蕉州、石团四个村约2万人的生活垃圾。自运行以来,每天收集处理的垃圾大约13吨左右,且都有登记备案上报镇政府。“只要是村里运送过来的垃圾全部照单全收,如果发现哪个村没有运送垃圾到中转站,就全镇通报。”郭田镇镇长张小玲告诉笔者,这在很大程度上督促了各村垃圾收集机制能够正常运转。
据了解,在垃圾中转站未运行之前,郭田镇的垃圾收集主要由村保洁员定时运送到省道228线旁,等待镇垃圾运输车运送到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但这就难免出现漏运、偷倒或不运等垃圾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同时还增加了镇政府运送垃圾的大笔投入。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各镇普遍存在,个别镇为了解决转运费用的问题,自建简易垃圾填埋场,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这是镇村生活垃圾处理最关键也是最薄弱的环节,现在由县政府统筹解决。”丁金浪说,全县63个镇村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根据村的人口数等情况合理布局,特别是撤并后的原建制镇全部都建有1个以上。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站内人工监督和电子摄像监督,以及宝汇公司远程对各中转站和运输车辆的监督,倒逼各村按照相关制度收集垃圾,真正实现日产日清,有效解决漏运、偷倒以及二次污染问题。同时还通过统一转运,实现了全县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达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效果,“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巩固了“镇转运”这一薄弱环节。
●特约记者 张炳锋

高中生水亭门街头义演 募捐所得用来资助贫困生
码堡沟将大变样 将于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
安吉交通部门“四举措”保障白茶采摘期公路安全畅通
(我在一线)看灌南乡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杜绝“水课”,回归大学之本
五华有个花园式的垃圾中转站,有效破解垃圾转运困局
幸福道幼儿园进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进校园宣讲消防安全知识
莆田加入海丝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
我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今起实施 独生子女每年有15天护理假
中东欧特色美食亮相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东海:我县组织系统加强作风建设
"宛马"金秋开跑 锡山首办大型国际马拉松赛
人保寿险岳阳公司开展“7•8保险扶贫健步走”活动
“凝聚全社会节水合力,构建全覆盖节水格局”亲水骑行活动举行
私家车围着冲天水柱“免费洗车”
国庆节去太原博物馆看故宫博物院珍宝附参观提示
市食安办到昌邑区开展2018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日常考核
暑期溺水事故频发敲响安全警钟
邮储银行九江市分行召开2018年“大零售”“大公司”板块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