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水课”现象由来已久,令人深思。
所谓“水课”,主要有两类:一类为那些缺乏实际价值、课堂管理松、课程绩点高,利于学生顺利获取学分但不利于就业的大学课程;还有一类是内容比较重要,但老师消极怠工,疲于教学,不认真备课,糊弄了事的课程。“水课”泛滥,或是因为新专业准入门槛低,为盲目迎合市场,高校急于设置新的热门专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成为“小白鼠”;或是因为缺乏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师职称考核指标中,论文数量和课题申请为先,教学反而退居其次,教师难免顾此失彼;或是因为教学方法陈旧,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理论体系,涉及枯燥基础理论,极少教师能做到深入浅出,学生不易接受。无论哪种原因,危害都不小,误人子弟。
大学是无数人心中的神圣殿堂。莘莘学子在这里明理解惑,挖掘潜力,成就自身价值,回报社会。要拥有这些,课程质量至关重要,教师须利用自身学术积累,给学生真知灼见,内化成有益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营养不良的“水课”无疑是大学之害。
杜绝“水课”,需着手如下改革:减少缺乏实际价值的课程,精简必修和选修学分;精确设计通识课程体系,改变“文科”“理工科”传统分科模式,引入“文理科”“应用型学科”的新分类方式;教学质量纳入教师职称考评体系,比重不低于论文、课题等因素;加强教师学术素养,激励其追求“几个荒村野老素心人自在切磋”的学术境界;设立学生匿名打分机制,学生期中期末给老师评分,评分结果与教师工资绩效挂钩。若如此举措,“水课”有望销声匿迹,退出教育舞台。
宝鸡旅游组团参加2018西北旅游营销大会
高中生水亭门街头义演 募捐所得用来资助贫困生
码堡沟将大变样 将于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
安吉交通部门“四举措”保障白茶采摘期公路安全畅通
(我在一线)看灌南乡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杜绝“水课”,回归大学之本
五华有个花园式的垃圾中转站,有效破解垃圾转运困局
幸福道幼儿园进行消防安全疏散演练
进校园宣讲消防安全知识
莆田加入海丝保护和申遗城市联盟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委约新作《干将·莫邪幻想曲》全球首演
中东欧特色美食亮相宁波国际会展中心
东海:我县组织系统加强作风建设
"宛马"金秋开跑 锡山首办大型国际马拉松赛
人保寿险岳阳公司开展“7•8保险扶贫健步走”活动
“凝聚全社会节水合力,构建全覆盖节水格局”亲水骑行活动举行
私家车围着冲天水柱“免费洗车”
国庆节去太原博物馆看故宫博物院珍宝附参观提示
市食安办到昌邑区开展2018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日常考核
暑期溺水事故频发敲响安全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