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看丽水——侨声唱响四十年】徐爱荣:一片赤忱中国心 扎根家乡谋发展


  青年时出国闯荡,中年时归国创业,壮年后报效桑梓。这是徐爱荣近40年来走过的人生轨迹。回首过往,在这条长长的轨迹上,始终有一种家国情怀萦绕在他心头。
  1979年,刚满20岁的徐爱荣启程赴德国柏林打工。与当时所有华侨一样,徐爱荣每天起早摸黑,从洗碗、扫地到端盘、烹饪,再到台前的记账、结算,每天工作均在15个小时以上。但徐爱荣并未感觉艰辛,反而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一个不能忍受吃苦的人,是难以干出一番事业的。”徐爱荣说,于是到了第三年,他用3年的工资作为资本,与朋友合伙开出了第一家饭店。
  正是通过这家饭店,徐爱荣更加了解了柏林的中餐业市场,于是1984年,他独资开设了柏林东方市场,1985年又开设了第二家东方饭店,并形成连锁效应,一时成为“柏林一景”。此外,他还接触到中国商品贸易的商机,创立了东方贸易进出口公司、东方商场等八处企业。
  虽然在国外的产业越做越大,生意越来越好,但常怀一颗赤子之心的徐爱荣却深深关心着祖国的稳步发展,1990年,他毅然归国创业。“刚回国初期,我的投资区域并不仅限于家乡丽水。杭州、上海、天津都曾留下了我投资的足迹。”徐爱荣说,在这些创业经历中,有成功、有失败;有波峰、有波谷,但自己始终秉持着“信誉第一”的原则。
  “绝不拖欠债务;绝不在服务和质量上打折;绝不能帮不帮、应帮不帮。”这就是徐爱荣为自己立下的“铁规”。在国内创业的几年中,这几条“铁规”也逐渐成为徐爱荣的口碑,并被他视为最重要的收获。
  随着年岁增长,徐爱荣逐步将生意全部收回到家乡丽水,并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徐爱荣甫一归乡,便发现政府在投资环境上亟待改进,政府尚未有“引侨资、打侨牌”之说,更无“华侨要素回流工程”的实施,于是在各种场合,徐爱荣总是以身作则,带领海外的朋友回来投资。
  2004年,在十六位海外侨领的共同努力下,青田籍归国投资者协会组建成立,徐爱荣任会长。该协会的宗旨便是:充分发挥政府与投资主体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贯彻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引导投资活动;为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促使会员自律,严格遵守法律和内部规定。
  2009年,徐爱荣又与几位华侨一起筹建了丽水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丽水华侨开元名都大酒店,极大提升了丽水旅游的硬件环境。
  如今,即将迈入花甲的徐爱荣并未停歇,依旧在自己的事业上忙前忙后,尤其是水南区块的欧洲华侨城在郭胜华、陈乃科和他的谋划下,已进入审批阶段。徐爱荣说,华侨城的落成不仅将为丽水增加一个地标性建筑,还将吸引更多的华侨回乡投资。

城区园林处集中整治绿地环境
睢县县长曹广阔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扬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郭鹏驰辞去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齐河:3年力争美丽庭院全覆盖
讲述“美食背后的科学” 西安学生在科学汇演活动获二等奖
【改革开放看丽水——侨声唱响四十年】徐爱荣:一片赤忱中国心 扎根家乡谋发展
即日起至8月5日 征集新沈阳“ONE”主题曲
扩大名园效应 力促教育均衡 南阳市实验幼儿园幼教集团龙升园开工建设
万安“旅游+”模式效果显著
免费课外教育 助力孩子成长
身先士卒为典范——记南阳市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优秀基层党工委书记李士范
我市举行2018年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
二道江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了新机制
庆元籍运动员王楠勇夺4项全国锦标赛冠军
芙蓉桥白族乡整治乡村环境
【精准脱贫】湘西州"千企帮千村"行动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带着真心带着感情扶贫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强调:坚持“一带一路”统领 全面推进开放强省
出于好奇种植罂粟花 男子被拘留5日罚款500元
传承匠心 安庆港华组织2018“能工巧匠”认知课程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