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司法局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精准化、普惠化、个性化为目标,以农业、农村、农民法律服务实际需求为导向,践行“工匠精神”,精准聚焦、精准服务、精耕细作,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一、制定好规范,农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展新气。搭好实体平台服务网络,突出实用性。制定《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实体平台在设施建设、人员配备、服务内容等方面的具体标准,镇(街道)和村(社区)站点集综合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等功能于一体,统一张贴公共法律服务联系牌,放置公共法律服务触摸屏,展示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手册,为农村群众提供详细、便捷的法律服务指引。目前该市已建成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联络点800个。拓展线上平台服务半径,突出便利性。制定《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工作制度》,对责任落实、律师值班、办理时限、满意度测评等工作予以规范。利用村(社区)法律顾问“e服务微信群”、pc端+手机公共法律服务在线咨询系统、“公证云”平台及时提供“指尖上”的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公证预约办理等服务。2017年共提供各类线上法律咨询8200余人次。
二、组建好团队,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活动聚人气。组建青年律师志愿服务队、城市有机更新法律服务队、网上视频在线咨询团队等公共法律服务队伍,按需提供专业化、多层次、定制型公共法律服务。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十月十民俗文化节公共法律服务在身边”活动,加强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让群众在游玩中感受民俗文化之美、体验公共法律服务之 便,活动期间共发放法治宣传资料3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0余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该市电商、物流等企业在农村集聚的特点,组织法律服务志愿者定期到农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开展企业法律体检、一对一法律咨询等活动,与发展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典型村结对共建,设立法律服务站点,更好帮助驻村企业开展经营,推动农村法治建设。2017年到农村开展各类志愿活动25余场,提供法律咨询500余次。
三、开发好产品,农村公共法律服务内容接地气。以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为抓手,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产品。深入挖掘该市义亭镇缸窑村文化底蕴,将该村窑文化、酒文化、戏文化与法治文化有机融合,设置陶罐上的法治漫画,沿路悬挂“法”字灯笼,文化礼堂演出中经常性编排法治故事,将村规民约做成年画,将民主法治融入村民生活、村社发展,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针对城市有机更新中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和公证办理流程,法律服务团队蹲点征收现场及时提供法律咨询,引导矛盾纠纷在法律范围内解决;公证服务下沉,公证员下乡入户开展政策宣讲,提供“点对点”指导,有效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加快征收进程。2017年共开展城市有机更新相关法律咨询500余次;办理城市有机更新公证2074件、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公证7487件、农村宅基地公证2395件,同比增长383%。在该市电视台品牌栏目开办“娘舅来了”调解专栏,通过方言形式增强农村群众知晓度,以案说法提高普法针对性;律师在调解过程中在线解答法律问题,提高调解说服力。目前该栏目已连续开办两年,播出443期。
汕头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季度工作会议
垦利区强化执法监督 提升执法水平 打造立体化执法监督体系
吕志成出席衡水市政府全体会议并讲话
永州28家企业参展湘品入沪2018年湖南名优商品(上海)展示交易周
湖州扎实推进村级边界维护更新工作
义乌市司法局“三好”加强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开工1752套 完成目标任务近6成
湖南省直公积金调整个人贷款政策 二套房首付最低60%
镇长李惠明调研石马河综合整治樟木头段项目
广东省安全管理研究会对市道路养护中心东城养护所进行安全生产巡查
铁血丹心:邓演达
黄海森林公园:初秋美如画
市育才教育集团开展第一届二十公里远足活动
看看看,看这里
湘潭产业集团支持企业发展 服务举措都是“干货”
创新对外宣传工作 讲好“东莞故事”
赤坎进校普法助力扫黑除恶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工资拖欠求助热线 商丘女子成功追回七万余元
特色种植助力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