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碾米机房哼唱打油诗
莆田新闻网讯 “国庆来啊国庆来,五星红旗飘上来。到处点灯又结彩,受苦的人站起来……”昨日,农民黄金达就着自己的一沓歌词手写稿,一边翻着一边轻轻吟唱。这数十首歌词,全部出自他的手中。
黄金达是榜头镇莲墘村人,年轻时做过许多营生,推车拉碳、运木头等等,后来还成为碾米匠,他家里至今保留着碾米用的机器。如今碾米行业已渐渐被淘汰,原来的碾米店也成了便利店,69岁的黄金达便和老伴种菜买菜,贴补家用。
只有小学文化的黄金达却十分爱看书,并从1999年开始写诗歌。那时碾米生意还十分红火,每天,站在轰鸣工作的碾米机前,忙碌的黄金达思路也不停歇。“每年都有国庆,国庆的歌却那么少?”“现在的流行歌曲大多是歌唱爱情的,太缺乏精神内涵”……于是,黄金达一边碾米,一边创作。
除了爱看书,黄金达也喜欢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但凡有重大事情,黄金达都会动笔创作。奥运会举办时他写了《奥运之词》,汶川地震时写了《沉痛之词》。还根据节点,写了《端阳节赛龙舟》、《元旦之歌》等等。
黄金达还把自己的手稿寄到各家媒体,希望有天自己写的诗歌能登上大雅之堂。“我还给江西电视台《红歌会》栏目投过稿,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登上红歌会。”谈及此事,黄金达一边摘下老花镜,一边眯着眼回忆,粗糙的手里握着的手稿自然卷曲着,犹如他的徘徊。“听说这个节目在浙江有分会场,我还特地赶到浙江,但是到了浙江,没文化啊,连门在哪里都找不到,只能回来了。”黄金达说到此时又笑了。
黄金达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听到过乞丐诗,很多都记在脑子里了,现在写的诗歌用方言吟唱也朗朗上口。闲暇之时,他也喜欢自己哼唱。话题渐渐打开之后,黄金达开口了。“两只喜鹊团啊团,肯定旁边有新闻。阿妹何年何月生,媒婆问话张真真……”低沉的声音,简朴的歌词,流畅的旋律和押韵,是久违的莆仙韵味。
“红歌会之后,我就很少投稿了。”黄金达有些气馁。最近几年,许多仙游之歌传唱开来,又勾起了他的诗歌梦。“如果觉得我写得可以,那我就多写一些,写一些关于仙游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有了观众,黄金达又兴致高昂,他又心动了。(今报记者 彭丽程 实习生 黄淑敏 文/图)
我市举行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兰江先锋”智慧 党建平台上线
光泽县举办2018年中式烹调师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童话大王”郑渊洁: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传续垦荒精神的博爱之路——台州市博爱医院“五爱”党建工作纪实
碾米匠喜欢写歌词 数十首本土“打油诗”接地气有韵味
吉水冠山乡开展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
有群“活雷锋”,常驻青芝坞“微笑亭” 用微笑诠释美丽 用奉献服务游客
惠山古镇二期暨龙光塔修缮项目启建
资源开发实现产业升级 地铁两站点将变身
检校合作研究实践国家重大司法项目 “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实践基地落户我市
诏安四都镇:建设村级文体中心 提升村民文体素质
万载县精准发力扶持大学生创业
【今天我当班】坚守地质灾害道路管制一线的交警
烟台莱山开发区中宠宠物食品扩建项目今年9月正式投用
【防汛抢险】柳江主持召开江油市防汛减灾及地质灾害防治第四次调度会商会
普陀区召开城市大脑神经元系统建设现场会
李鸿忠到天穆村调研基层党建和节日市场供应
珍贵影像追寻厦门改革开放轨迹 现面向全市征集老照片
船营区北山街道西城社区联合东北电力大学慰问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