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收看石家庄市农业供给侧改革新进展

金灿灿的谷穗 喜洋洋的丰收
——从秋收看石家庄市农业供给侧改革新进展
编者按:9月23日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国家层面专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节日。在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进田间、进大棚、进企业、进园区,走近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人员,实地探访石家庄市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发展成果战略。即日起,将推出系列报道“丰收时节记者行”,充分反映石家庄市凝集脱贫攻坚之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努力和决心,以及广大农民喜庆丰收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日,在石家庄市藁城区绿之宝家庭农场的谷子种植示范田,联合收割机嗡嗡作响,正在收割成熟的谷子;在比较窄的地块,人们弯着腰,顶着太阳,挥舞着锋利的镰刀,唰唰唰……金灿灿的谷子地里一派丰收的景象。
秋收时节,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在石家庄市广阔的田野上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秋天是美好的,风儿轻轻吹,农作物陆续成熟了。藁城区绿之宝家庭农场150亩金黄的谷子一望无垠,远远望去,遍野铺金。谷秆被谷穗压弯了腰,轻风拂过,微微荡漾着。谷穗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沉甸甸的。
当谷子收完时,农场主刘和宾露出了笑容。这位家庭农场主告诉记者:“2018年谷子能比玉米每亩多收入500元左右。”
近两年,石家庄市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以谷子为主的杂粮种植、加工和销售产业链。刘和宾说,在市、区农业部门的指导下,2018年他的农场将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同时将谷子、绿豆、黄豆等杂粮种植面积增加。
“这150亩去年种的是玉米,为了调整种植结构,2018年改种了谷子。”刘和宾说,从目前的收成看,2018年谷子的产量高于去年,“去年每亩地收了500多斤,2018年每亩地不低于650斤。”望着收获的金黄金黄的谷子,丰收的喜悦涌上了刘和宾的心头。
“现在来看,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对保证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和宾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笔账:谷子每斤比玉米高出一元多,黄豆也比玉米价格高出好几倍……
这是石家庄市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石家庄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幅度调减。
据市农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2018年完成5万亩籽粒玉米调减任务,改种有市场需求的优质蛋白大豆、杂粮杂豆、马铃薯、青贮玉米、优质饲草等作物,杂粮面积持续呈现上升的趋势。
截至目前,石家庄市秋粮种植面积546万亩,其中谷子10万亩、豆类35万亩,薯类29万亩,其他19.8万亩,青贮玉米17.1万亩,油料作物花生66万亩。
近年来,石家庄市农业种植业牢牢把握“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广林下种植夏播张杂谷,努力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稳定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农业节水可持续和农民增收谋发展。重点在西部山区、有种植积极性的贫困村、环省会经济林区域及地下水超采区推广种植,示范种植面积在6万亩以上。(记者岳金宏)

罗增斌春节前夕走访慰问驻巴部队、退休老干部、优秀人才代表和坚守岗位的一线干部职工
关于长乐中路王庄宿舍等片区的停电公告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召开全系统“法治建设年”活动动员部署会议
大丰区推动项目建设迈上“快车道”
宁国:“文艺+廉政” 推动廉洁理念从“文件”走向“文化”
从秋收看石家庄市农业供给侧改革新进展
中外诗人莅射采风 品读“诗意射洪”
宁德市国土资源局 寿宁县犀溪镇大王前等4个村2017年土地整理项目立项的通知
市党代会重点提案面商会召开陈奕君要求大力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乐平市纪委监委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主题活动
丁小强:坚定不移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引向深入
零经验育出可推广 河东捧出自然资源资产绿色账单
“超级廉赛”在廉政文化公园举行
天气渐冷,当心这些“不速之客”进家门
双塔区教体系统严标准严要求持续加强作风建设
滁州市城投公司进社区宣传创城 向居民倡导文明
东莞东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考核断面水质全面改善
广州市旅游局赴景区和旅行社调研讲解词(导游词)编写情况
城建集团直属支部开展第一季度党课活动
方利旭主持召开书记专题会议,研究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