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以来,围绕“斑马线礼让行人”的话题议论颇多。有人认为,机动车体型庞大,是比行人处于较为强势的通行方,更需注意不要挤压行人的出行空间。在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停车礼让,既是每一个驾驶者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也是道义上适当平衡的结果。但也有人认为,车辆和行人都是拥有路权的主体,享有通行的权利,也意味着要尽礼让的义务。“斑马线礼让行人”的规定,并不意味着任何一方权利的缺位,相反是通过对路权归属的界定,涵养权责明晰的马路文明。从另一方面来说,你上一秒或许是驾驶者,下一个路口可能就化身行人。因此,车主与行人都应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礼让才能让斑马线变成安全线。
在现实中,由于目前交通法规对斑马线上如果有行人,哪些车道的车需要停,离行人多远的车需要停,怎么个停法,停多久,这个规定不甚具体,于是就有这么一些行人,在我们强调“斑马线礼让行人”时,歪曲理解“斑马线礼让行人”的基本内含,在有红绿灯的地方,遇到红灯也无视红灯和机动车,慢慢悠悠过路口,使应当通行的车辆不能正常通行,造成交通拥堵;在没有红绿灯的地方,不管眼前的交通情况如何,只管自己过斑马线,全然不顾安全和交通拥堵;更有甚者,有的行人竟然在没有斑马线的街道上走来走去,一点安全意识也没有。如此就带来了两个新问题:一是“斑马线礼让行人”的美好初衷被歪曲为“行人可以随便,反正机动车要让行人,不能撞人,机动车撞人出了安全事故行人无需负责”,导致正常的交通秩序得不到维护;二是由于有的行人“斑马线礼让行人”在其脑子里根深蒂固,常常无视红灯横穿斑马线,一旦机动车不能及时刹住车礼让到位,就会酿成交通安全事故,如果一味强调礼让,往往就会加大交通拥堵,使本来就不是很畅通的交通雪上加霜。
其实,斑马线是城市文明秩序的一个缩影。从表面上看,斑马线界定的是人与车之间的先后次序,但实际上协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构建的是整个城市的文明秩序。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往往和这个城市斑马线上的秩序是成正比的。城市文明,可以始于斑马线,但不能终于斑马线。无论是在斑马线上还是斑马线外,无论有无摄像头或交警,我们都应做到文明出行、遵纪守法、互相礼让;城市文明要始终“在线”,“在线”于城市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在线”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有我们所有交通参与者都遵守规矩,文明出行,才能使交通更和谐。(易延凤)
贵州水利风景区总数达104处 国家级31处
数据严重失实!国家统计局曝光天津、内蒙古、辽宁、山东、宁夏统计违法案件
全国48所高校来汉参加“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国际化研讨会”共商ACCA联合办学
最高法:正在研究制订涉兴奋剂刑事司法解释
马未都等多位艺术大咖现身云冈石窟
五溪时评|“斑马线礼让行人”才能使城市交通更和谐
花都区局“三大举措”提升服务品质
张连军电击三次勇救溺水男子 敬礼!
“食盐里添加的亚铁氰化钾有害健康”是谣言
2018株洲新年音乐会举行
唐山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分局召开节后重点工作部署会暨收心教育
3个“90后”整理出《高邮小吃指南》两天阅读量破8万
镇平县:河南日报刊发县委书记李显庆署名文章——坚持问题导向促进县域转型发展
嘉兴高速综合路况
我市公布非法集资线索举报电话及邮箱
千余人爱心接力 宝鸡扶贫干部2岁女儿急需熊猫血已找到
【寻找新三甲文明细节】宿迁:开放单位庭院与市民共享
24条公交路线 构筑“公交枢纽总站”
点赞!武汉掀整治电动自行车高潮 759名外卖快递小哥受罚
全年开展四个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